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原料配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52119发布日期:2023-07-22 15:0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原料配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原料配比装置。


背景技术:

1、预拌混凝土的生产,需要将多种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为了提高生产的效率,而此时就需要使用专用的原料配比装置,实现对各种原料的预混合。

2、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657854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用原料配比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端的四周均安装有支撑柱,且箱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箱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主转杆,所述主转杆的外壁均匀安装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箱体内部的上端设置有分散板。该预拌混凝土生产用原料配比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工作带动主转杆转动,由于主动齿轮和主转杆相互啮合,从而带动副转杆转动使得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对原料搅拌,使得搅拌更为快速,同时击打板转动将加入的原料打散至各处,配合分散板和导料板的引导,实现对原料的初步混合,大大提高了后续混合的效率,从而解决了原料堆积配比效率不高的问题。

3、但是上述配比装置仍存在以下缺陷:通过多个搅拌杆和击打板对原料进行混合,箱体内的原料只能在水平方向进行混合,原料难以上下翻滚,箱体底部的原料容易堆积沉淀,搅拌不够均匀,继而导致搅拌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原料配比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原料配比装置,包括底座和混合筒,底座设置在混合筒的下方,且底座与混合筒之间通过对称分布的四个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筒的上下表面分别安装有进料斗和排料斗,且进料斗、排料斗均与混合筒的内部相连通,排料斗的底端侧面安装有排料管;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位于排料斗下方的一号电机,排料斗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搅拌架,一号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排料斗的转轴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筒的一侧安装有二号电机,混合筒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搅拌辊,搅拌辊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二号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3、优选的,所述搅拌架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搅拌轴的底端与进料斗的底端转动连接,且通过联轴器与一号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搅拌叶片为螺旋叶片且安装在搅拌轴的外表面。

4、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的外径从上至下依次减小。

5、优选的,所述搅拌辊包括搅拌杆和安装在搅拌杆外表面的螺旋绞龙,螺旋绞龙由两个旋向相反的螺旋叶对接而成。

6、优选的,所述排料管靠近进料斗的一端上安装有阀门。

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生产用原料配比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混凝土原料经由进料斗进入到混合筒和进料斗内,通过一号电机带动搅拌架转动,二号电机带动搅拌辊转动,即可对混合原料进行搅拌,利用搅拌架上大下小的螺旋叶片设计,在对原料进行搅拌的同时,还能将进料斗底部的原料持续向上输送,使得原料上下翻滚,有利于提高混合原料的搅拌均匀度,利用搅拌辊双向螺旋的绞龙叶片设计,在对原料进行搅拌的同时,还能将混合筒两侧的原料向中部传输,提高了混合原料的翻滚幅度,从而提高搅拌效果,有利于提高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品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利于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原料配比装置,包括底座(1)和混合筒(2),底座(1)设置在混合筒(2)的下方,且底座(1)与混合筒(2)之间通过对称分布的四个支撑杆(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原料配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管(6)靠近排料斗(5)的一端上安装有阀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原料配比装置,包括底座和混合筒,底座设置在混合筒的下方,且底座与混合筒之间通过对称分布的四个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筒的上下表面分别安装有进料斗和排料斗,且进料斗、排料斗均与混合筒的内部相连通,排料斗的底端侧面安装有排料管;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位于排料斗下方的一号电机。本技术通过一号电机带动搅拌架转动,二号电机带动搅拌辊转动,即可对混合原料进行搅拌,在对原料进行搅拌的同时,还能提高混合原料的搅拌均匀度,提高了混合原料的翻滚幅度,从而提高搅拌效果,有利于提高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品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利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程绪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汶上县利强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