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为一种建筑钢结构加固屋顶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钢结构是一种通过预制钢材进行装配化施工的建筑工程,建筑钢结构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工作便捷等优点。
2、在目前的建筑钢结构建筑的施工方面,由于其自身大部分有钢结构进行结构的搭建,因此其在自重上具有轻质的特点,然而钢结构的搭接式建造方式也造成了其结构的连接具有不够稳定的性质,尤其是在于对屋面进行组装的工作中,其屋面处的承重荷载较小,且檩条对屋面板的支撑不够稳固,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建筑钢结构加固屋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钢结构加固屋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钢结构的搭接式建造方式也造成了其结构的连接具有不够稳定的性质,尤其是在于对屋面进行组装的工作中,其屋面处的承重荷载较小,且檩条对屋面板的支撑不够稳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钢结构加固屋顶装置,包括:
3、主体,包括对接钢板,所述对接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接门字钢;
4、加固机构,包括上脚板,所述上脚板与卡接门字钢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接门字钢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横腹板,所述横腹板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配套螺杆,所述配套螺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配套螺帽,所述对接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承托钢板,所述承托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撑,所述承托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撑,所述对接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焊板,所述对接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焊板。
5、优选的,所述装置的整体均由钢制材料加工而成,所述对接钢板呈长方体形状,所述卡接门字钢呈门字形。
6、优选的,所述上脚板呈两组,两组所述上脚板呈长方体形状,两组所述上脚板与卡接门字钢的两侧内表面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横腹板呈两组,两组所述横腹板呈长方体形状,两组所述横腹板位于上脚板与卡接门字钢之间位置,两组所述横腹板的上端开设有圆孔,所述配套螺杆与横腹板的圆孔部分穿接。
8、优选的,所述卡接门字钢的下端开设有两组圆孔,所述配套螺杆与卡接门字钢的下端圆孔部分穿接,所述配套螺帽位于卡接门字钢的下端外表面位置。
9、优选的,所述第一斜撑呈三组,三组所述第一斜撑远离承托钢板的一端与对接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承托钢板通过第一斜撑与对接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撑呈三组,三组所述第二斜撑远离承托钢板的一端与对接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承托钢板通过第二斜撑与对接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分别设置在对接钢板的两侧位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装置通过横腹板的设置,使得卡接门字钢与钢结构的檩条之间进行拼接,进而通过配套螺杆使得两者之间进行固定,通过此种方式使得装置可以安装在檩条的上端,进而通过对接钢板之间的对接,并通过螺栓将两者进行连接,从而加固了檩条之间的连接,同时通过承托钢板的设置,从而在檩条之间完成稳固的时候也加强了整体对于屋面板的支撑效果,从而保证了钢结构屋顶具有更高的荷载承受力。
1.一种建筑钢结构加固屋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加固屋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整体均由钢制材料加工而成,所述对接钢板(1)呈长方体形状,所述卡接门字钢(11)呈门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加固屋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脚板(2)呈两组,两组所述上脚板(2)呈长方体形状,两组所述上脚板(2)与卡接门字钢(11)的两侧内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加固屋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腹板(21)呈两组,两组所述横腹板(21)呈长方体形状,两组所述横腹板(21)位于上脚板(2)与卡接门字钢(11)之间位置,两组所述横腹板(21)的上端开设有圆孔,所述配套螺杆(22)与横腹板(21)的圆孔部分穿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加固屋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门字钢(11)的下端开设有两组圆孔,所述配套螺杆(22)与卡接门字钢(11)的下端圆孔部分穿接,所述配套螺帽(23)位于卡接门字钢(11)的下端外表面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加固屋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25)呈三组,三组所述第一斜撑(25)远离承托钢板(24)的一端与对接钢板(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承托钢板(24)通过第一斜撑(25)与对接钢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撑(26)呈三组,三组所述第二斜撑(26)远离承托钢板(24)的一端与对接钢板(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承托钢板(24)通过第二斜撑(26)与对接钢板(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撑(25)和第二斜撑(26)分别设置在对接钢板(1)的两侧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