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砖木排水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0921发布日期:2023-12-21 22:48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仿古建筑砖木排水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排水防渗,具体涉及仿古建筑砖木排水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1、仿古建筑砖木结构的屋面瓦主要采用传统瓦片,主要是穿斗结构形式,该形式能稳定表现出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具有良好的历史价值及纪念意义,能完整地反应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现状和传统文化,部分仿古建筑砖木结构的年久失修,存在漏水、坍塌等问题,为避免破坏传统风貌,在民居古建筑修缮时,主要方式是替换原结构中已破坏部分;

2、在仿古建筑砖木结构房屋的修复过程中,应该及时、尽早、优先的解决屋顶漏水问题,现有的方案多为就地取材,例如使用防水布和木板一类的防水材料对屋顶进行遮盖,可塑性较差的防水材料不能稳定的紧贴底瓦的瓦面,覆盖不完全且难以固定,还有些防水材料本身结构较为柔软容易出现褶皱,导致雨水聚集,造成排水不畅或固定困难的问题,由此提出仿古建筑砖木排水防渗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仿古建筑砖木排水防渗结构,其目的在于解决了在仿古建筑砖木结构房屋的修复过程中,应该及时、尽早、优先的解决屋顶漏水问题,现有的方案多为就地取材,例如使用防水布和木板一类的防水材料对屋顶进行遮盖,可塑性较差的防水材料不能稳定的紧贴底瓦的瓦面,覆盖不完全且难以固定,还有些防水材料本身结构较为柔软容易出现褶皱,导致雨水聚集,造成排水不畅或固定困难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仿古建筑砖木排水防渗结构,包括结构板,所述结构板的顶端固定着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一侧设置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和插接块插接,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仿古建筑屋顶的正脊卡接,所述结构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结构板的底部开设有锁定槽,所述固定条的材料为防水石膏,所述固定条的形状和仿古建筑砖木屋顶的底瓦形状相吻合,固定螺栓的一端依次与连接条、插接块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栓的另一端和固定架螺纹连接;

3、所述固定槽内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突块,所述固定板一侧的边缘和卡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与固定板内侧变动连接,所述突块和仿古建筑屋顶的正脊外侧紧贴;

4、所述结构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分流柱,所述分流柱的旋转为半圆柱体。

5、进一步地,所述结构板由防水层、附着层和接触层三个部分构成,所述附着层位于结构板的中部,所述附着层的顶部固定着防水层,所述附着层的底部固定着接触层。

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附着层为骨架、支撑构件,用于承载和附着防水层和接触层。

7、进一步地,所述结构板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引流杆,所述引流杆的外侧包裹着引流海绵,所述引流海绵的材料为海绵。

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引流海绵浸润雨水后,可引导雨水沿着引流杆和引流海绵的轴线垂直流下。

9、进一步地,所述结构板的包括弧板一、弧板二和弧板三,所述弧板一远离分流柱的一侧设置有卡条一,所述弧板三远离分流柱的一侧设置有卡条二,所述弧板二的一侧设置有卡条一,所述弧板二的另一侧设置有卡条二,所述卡条一和卡条二可变动卡接;

10、所述弧板一和弧板二利用弧板一上的卡条一和弧板二上的卡条二固定连接,弧板二和弧板三利用弧板二上的卡条一和弧板三上的卡条二固定连接,卡条一和卡条二使得一个弧板一、弧板三和若干个弧板二连接为一个整体;

11、弧板一、弧板二、弧板三的宽度一致,且顶部均设置有一个连接条;

12、所述连接条的材料为橡胶。

1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卡条一和卡条二卡接使得一个弧板一、弧板三和数个弧板二连接为一个整体,结构板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弧板二的数量。

14、进一步地,所述卡条二的顶部设置有橡胶条,所述卡条一的旋转为l形,所述卡条一和结构板之间形成一个卡槽,所述卡槽和卡条二插接,所述橡胶条的材料为橡胶,所述橡胶条的顶部与配合槽插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卡条一和结构板之间形成的卡槽使卡条一和卡条二可以稳定的相对固定。

16、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层的材料为聚氨酯,所述附着层的材料为聚苯醚,所述接触层的材料为石膏,所述突块的材料为硅胶。

1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聚氨酯防水性能较好。

1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结构板,所述固定架的另一侧与封闭盖可变动连接,插接块和卡接槽插接;

19、所述结构板为弧形板,其走向和弧度和屋顶的走向和弧度一致。

2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封闭盖使卡接槽被封闭,避免与雨水通过卡接槽进入到固定架的里侧。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2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架、连接条、插接块、卡接槽、固定板和突块的使用,使结构板为弧形板,其走向和弧度和屋顶的走向和弧度一致,结构板的底部紧贴屋顶的瓦面,使防渗机构能够稳定的固定在屋顶瓦面上,通过引流海绵的使用,在引流海绵浸润雨水后,可引导雨水沿着引流杆和引流海绵的轴线垂直流下,引流海绵使水雨水集中流向,避免雨水从结构板的顶部从结构板的边缘渗漏到结构板的底部;

2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条的使用,固定条与底瓦的上表面紧密结合,进而使防渗机构能够稳定的固定在屋顶瓦面上,通过固定架的外侧与仿古建筑屋顶的正脊紧密接触从而使固定架固定在仿古建筑屋顶的正脊上进而使防渗机构能够稳定的固定在屋顶瓦面上。

24、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仿古建筑砖木排水防渗结构,包括结构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板(1)的顶端固定着连接条(14),所述连接条(14)的一侧设置有插接块(16),所述插接块(16)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的两侧开设有卡接槽(17),所述卡接槽(17)和插接块(16)插接,所述固定架(6)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7),所述固定槽(7)与仿古建筑屋顶的正脊卡接,所述结构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条(2),所述结构板(1)的底部开设有锁定槽(8),所述固定条(2)的材料为防水石膏,所述固定条(2)的形状和仿古建筑砖木屋顶的底瓦形状相吻合,固定螺栓(15)的一端依次与连接条(14)、插接块(16)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栓(15)的另一端和固定架(6)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建筑砖木排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板(1)由防水层(20)、附着层(21)和接触层(22)三个部分构成,所述附着层(21)位于结构板(1)的中部,所述附着层(21)的顶部固定着防水层(20),所述附着层(21)的底部固定着接触层(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建筑砖木排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板(1)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引流杆(3),所述引流杆(3)的外侧包裹着引流海绵(4),所述引流海绵(4)的材料为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古建筑砖木排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板(1)的包括弧板一(101)、弧板二(102)和弧板三(103),所述弧板一(101)远离分流柱(5)的一侧设置有卡条一(9),所述弧板三(103)远离分流柱(5)的一侧设置有卡条二(10),所述弧板二(102)的一侧设置有卡条一(9),所述弧板二(102)的另一侧设置有卡条二(10),所述卡条一(9)和卡条二(10)可变动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古建筑砖木排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二(10)的顶部设置有橡胶条(11),所述卡条一(9)的旋转为l形,所述卡条一(9)和结构板(1)之间形成一个卡槽,所述卡槽和卡条二(10)插接,所述橡胶条(11)的材料为橡胶,所述橡胶条(11)的顶部与配合槽(12)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古建筑砖木排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20)的材料为聚氨酯,所述附着层(21)的材料为聚苯醚,所述接触层(22)的材料为石膏,所述突块(19)的材料为硅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建筑砖木排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6)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结构板(1),所述固定架(6)的另一侧与封闭盖(13)可变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为仿古建筑砖木排水防渗结构,属于排水防渗技术领域,包括结构板,所述结构板的顶端固定着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一侧设置有插接块。本技术解决了防水材料对屋顶进行遮盖,可塑性较差的防水材料不能稳定的紧贴底瓦的瓦面,覆盖不完全且难以固定,还有些防水材料本身结构较为柔软容易出现褶皱,导致雨水聚集,造成排水不畅或固定困难的问题,本技术中,通过固定架、连接条、插接块、卡接槽、固定板和突块的使用,使结构板为弧形板,其走向和弧度和屋顶的走向和弧度一致,结构板的底部紧贴屋顶的瓦面,使防渗机构能够稳定的固定在屋顶瓦面上。

技术研发人员:章振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殷巧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