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3524发布日期:2023-05-25 01:15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景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景墙结构。


背景技术:

1、伴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全国各地都在逐步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其中古镇类城市更新尤为重要。古镇类城市更新既要塑造城市风貌,推进新型城镇化,又要强化历史文化保护,留住城市历史记忆。在古镇新建仿古青砖景墙成为传承古镇历史文化的一种方式。为保证整体景观效果,一般采用在新建仿古青砖景墙上方设置压顶结构。

2、大多数室外景墙为不规则形状,压顶结构与景墙固定难度大。现有施工技术中是采用钢板压顶结构,钢板下端与景墙通过水泥砂浆粘结固定,水泥沙浆容易掉落。当需要采用钢筋加固时,将钢板开洞,在景墙开洞植筋与钢板焊接,但这种施工方法钢板稳定性差,极易脱落,且钢筋与钢板焊接,后期不易处理,美观性差,后期维护及修复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景墙稳定性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简易稳固、安全性能高兼具美观性的景墙结构。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景墙结构,适于设置在基坑处,包括:

3、景墙本体,所述景墙本体上开设盲孔;

4、压板,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景墙本体端面上,且与所述景墙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盲孔相对设置;

5、第一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通孔与盲孔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板大小与所述通孔大小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通孔处,且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盲孔,与所述景墙本体固定连接。

6、可选地,上述的景墙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由所述压板在所述通孔处切割而成。

7、可选地,上述的景墙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尺寸与所述盲孔的尺寸相适应。

8、可选地,上述的景墙结构,所述通孔直径为所述第一连接杆直径的两倍。

9、可选地,上述的景墙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景墙本体端面相垂直。

10、可选地,上述的景墙结构,所述景墙本体下端部分设置在基坑内,所述基坑底端设置垫层结构,所述垫层结构包括:碎石垫层和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位于所述碎石垫层上、与所述景墙本体下端固定连接。

11、可选地,上述的景墙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与景墙本体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中靠近所述景墙本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一端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

12、可选地,上述的景墙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杆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弯折部。

13、可选地,上述的景墙结构,还包括:护脚结构,所述护脚结构设置在位于基坑内景墙本体侧端面处的压板外侧。

14、可选地,上述的景墙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为钢筋,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为钢板。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景墙结构,包括景墙本体、压板和第一连接结构,压板设置在景墙本体的上端面和外侧端面,在压板上提前成型通孔,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杆焊接连接,再根据压板上通孔的位置,在景墙本体上进行标记开设盲孔,盲孔内插入第一连接杆固定,将开好洞的压板放置于景墙本体上,焊接连接固定压板与第一连接板,使得第一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压板与景墙本体,可以进一步打磨焊接处,增强美观性。

17、采用这样的节点连接形式的压板与景墙本体,避免了第一连接杆与整个压板直接焊接在连接处的较大受力,能够均匀受力,减少了表面处理难度,增强了景墙结构压顶的稳定性,且能够现场制作,施工方便,操作简单,很大程度保证了景墙结构的美观效果,有效减少了后期维修的成本。

18、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景墙结构,第一连接板由压板在通孔处切割而成,增强第一连接结构与压板的适配度,有效节省材料,节约成本。

19、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景墙结构,景墙本体下端置于基坑内,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固定,基坑底端设置包括碎石垫层和混凝土垫层的垫层结构,混凝土垫层位于碎石垫层上、与景墙本体下端固定连接。

2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景墙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在基础施工阶段作为预埋件在混凝土垫层施工时进行预埋固定,在压板施工时,将设置在景墙本体侧端的压板与预埋的第二连接板进行焊接固定,增加压板与第二连接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在增强景墙本体下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景墙结构,景墙本体在基坑内部分的外侧还设置有护脚结构,有助于增强景墙本体在基坑内的防水性,增强安全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景墙结构,适于设置在基坑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由所述压板(2)在所述通孔(21)处切割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2)的尺寸与所述盲孔的尺寸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直径为所述第一连接杆(32)直径的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2)与所述景墙本体(1)端面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景墙本体(1)下端部分设置在基坑内,所述基坑底端设置垫层结构,所述垫层结构包括:碎石垫层(101)和混凝土垫层(102),所述混凝土垫层(102)位于所述碎石垫层(101)上、与所述景墙本体(1)下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42)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41)的另一端设置有弯折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42)为钢筋,所述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41)为钢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景墙结构。本技术适于设置在基坑处,包括景墙本体、压板和第一连接结构,景墙本体上开设盲孔;压板设置在景墙本体端面上,与景墙本体固定连接,压板上开有通孔,通孔与盲孔相对设置;第一连接结构设置在通孔与盲孔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板大小与通孔大小相同,第一连接板设置在通孔处与压板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一端与第一连接板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盲孔与景墙本体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景墙结构,避免了第一连接杆与整个压板直接焊接的较大受力,降低表面处理难度,增强景墙结构压顶的稳定性和美观效果,且能够现场制作,施工方便,操作简单,有效减少维修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飞,赵云龙,许波,刘园浩,王恒,张永明,冯雪峰,张永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