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难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2459发布日期:2023-05-17 20:0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避难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产品,具体为一种避难舱。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近来频发的地震、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灾区的人民带来了人身、财产上巨大的伤害,对于生命的保护来说是最重要的而且是无法弥补的,为了减少自然灾害侵袭时来不及逃生所带来的人员伤亡,人们想出了许多逃生方法和工具,但是由于自然灾害都是一些突发事件,而这些逃生的方法或工具由于长时间不使用容易被人们忽视或遗弃。

2、公开号为cn 203783220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避难舱。所述避难舱包括:钢筋混凝土外筒,所述外筒与外部墙体固定连接,其一侧开设有第一舱门;内筒,位于所述外筒内部,其底部与侧壁均通过阻尼结构与所述外筒相连,所述内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舱门对应的舱门入口。本实用新型所述避难舱结构简单,适用于大部分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提高建筑室内的局部安全系数,能有效提高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人们的生存几率。然而,本装置的阻尼结构方向均为从外至内,在使用阻尼结构进行减震的过程中,阻尼结构受到冲击时,会向内侧的内筒进行挤压,面对一些冲击较小的情况时,能够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但是当冲击较大时,由于结构的原因,冲击力会挤压阻尼结构向内侧运动,阻尼结构随之朝着内筒进行挤压,从而压迫内筒,减少内筒空间的同时,也会对内部的人员形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难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难舱,包括内筒,所述内筒的外壁均设置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腔中设置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之间设置有合页连接,所述旋转板可绕着合页进行旋转,所述旋转板远离内筒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旋转板之间设置有销轴连接,所述连接座远离内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支撑框的内腔且可以在支撑框的内腔中进行移动,所述旋转板的内腔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为圆槽形,所述内筒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在通孔的内腔中,所述固定杆的外圈套装有弹簧,所述旋转板靠近内筒的一侧铰接有滚轮。

3、优选地,所述移动板与连接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4、优选地,所述弹簧的两侧分别与旋转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5、优选地,所述支撑框之间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为矩阵阵列并分布在内筒的四角。

6、优选地,所述内筒的顶部设置有舱门,所述舱门与内筒之间设置有铰链连接,所述舱门的底部设置有信号发射模块。

7、优选地,所述内筒的内壁设置有储存箱。

8、优选地,所述内筒与支撑框的材料均为防水与耐高温材料。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该避难舱,通过旋转板和弹簧的配合,当外侧的移动板受到作用向内侧挤压时,会带动连接座向内侧移动,进而带动销轴连接的旋转板展开。当旋转板展开的过程中,被拉伸后的弹簧会提供一个反向的作用力,进而用以抵消震动带来的作用力,起到缓冲与防震的效果,且通过旋转板与弹簧的配合,将横向的外侧冲击转化为竖直方向的作用力,从而对内筒的空间与使用者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减轻了由于外部冲击力造成内筒的塌陷与对使用者的伤害。

11、2、该避难舱,通过内筒、存储箱和信号发射模块的配合,本避难舱通过设置内筒与外侧保护的双层结构,能够较大限度地防止避难舱坍塌,使得内筒的室内有效形成一个安全空间,而内筒中的存储箱可以提供食物支持,并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向外发射求救信号,等待救援的到来。



技术特征:

1.一种避难舱,包括内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的外壁均设置有支撑框(2),所述支撑框(2)的内腔中设置有旋转板(3),所述旋转板(3)之间设置有合页连接,所述旋转板(3)可绕着合页进行旋转,所述旋转板(3)远离内筒(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与旋转板(3)之间设置有销轴连接,所述连接座(4)远离内筒(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5),所述移动板(5)设置在支撑框(2)的内腔且可以在支撑框(2)的内腔中进行移动,所述旋转板(3)的内腔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为圆槽形,所述内筒(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设置在通孔(6)的内腔中,所述固定杆(7)的外圈套装有弹簧(8),所述旋转板(3)靠近内筒(1)的一侧铰接有滚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难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5)与连接座(4)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难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8)的两侧分别与旋转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难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2)之间设置有缓冲垫(10),所述缓冲垫(10)为矩阵阵列并分布在内筒(1)的四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难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的顶部设置有舱门(11),所述舱门(11)与内筒(1)之间设置有铰链连接,所述舱门(11)的底部设置有信号发射模块(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难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的内壁设置有储存箱(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难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与支撑框(2)的材料均为防水与耐高温材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避难舱,包括内筒,内筒的外壁均设置有支撑框,支撑框的内腔中设置有旋转板,旋转板之间设置有合页连接,旋转板可绕着合页进行旋转,旋转板远离内筒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与旋转板之间设置有销轴连接,连接座远离内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设置在支撑框的内腔且可以在支撑框的内腔中进行移动,旋转板的内腔开设有通孔,通孔为圆槽形。该避难舱,当外侧的移动板受到作用向内侧挤压时,会带动连接座向内侧移动,进而带动销轴连接的旋转板展开。当旋转板展开的过程中,被拉伸后的弹簧会提供一个反向的作用力,将横向的外侧冲击转化为竖直方向的作用力,从而对内筒的空间与使用者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胡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小左环境设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