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屋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9817发布日期:2023-05-12 00:07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屋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屋面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屋面结构。


背景技术:

1、金属屋面具有方便施工和节能环保的特点,目前已被推广,但是金属屋面由于主要材质是金属板,所以在经过长时候使用金属屋面容易弯曲变形而影响金属屋面的防水性能,严重的时候需要将金属板拆掉而换新,现有的金属屋面在安装时利用弯曲金属板而和建筑的梁过盈配合,这种做法的缺点是拆卸金属板十分不方便,严重影响金属板的换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金属屋面拆除金属板不方便的缺点,提出一种金属屋面结构,拆除屋面部方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金属屋面结构,包括支撑梁、若干固定连接在支撑梁的上侧的限位组件、设置在支撑梁的上侧的屋面部,限位组件的延伸方向和支撑梁的延伸方向垂直,限位组件沿支撑梁等间距设置,限位组件包括和支撑梁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杆、设置在第一限位杆的上方的第二限位杆,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之间形成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包括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第一容纳槽内设置有芯杆,芯杆的一侧凸出于第一槽口形成第一限位凸起,芯杆的另一侧凸出于第二槽口形成第二限位凸起,屋面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凹槽,凹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凹槽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凸起设置在第一限位槽内,第二限位凸起设置在第二限位槽内。

4、通过上述设置,屋面板的拆除十分方便,具体的,初始时,屋面部设置在支撑梁上,且限位组件位于凹槽上,且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分别位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此时限位组件和凹槽之间过盈配合,从而使得限位组件和凹槽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屋面板牢牢的固定在支撑梁上,当需要拆除屋面部时,将芯杆沿芯杆的轴线从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之间抽出,此时第一限位凸起从第一限位槽离开,第二限位凸起从第二限位槽离开,此时屋面部可向上运动并和支撑梁分开,限位组件从凹槽中出来,即完成屋面部的拆卸。

5、进一步的,第一限位杆的两端通过限位环和第二限位杆固定连接,芯杆穿过限位环。

6、通过上述设置,第一限位杆通过限位环和第二限位杆固定连接,限位环使得芯杆始终在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之间。

7、进一步的,芯杆内设置有油道,油道的一端贯穿至芯杆的一端,芯杆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和第一限位槽连通的第一出油口,芯杆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和第二限位槽连通的第二出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均和油道连通。

8、通过上述设置,减小芯杆向外抽的阻力,具体的,当需要拆卸屋面部时,向油道内输送润滑油,润滑油从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输出并润滑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从而便于芯杆的抽出。

9、进一步的,屋面部由若干屋面板组成,屋面板包括贴合在支撑梁的上侧的主板,主板的一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挡水板,主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挡水板,第二挡水板的上侧设置有向远离主板的一侧延伸的连接板,连接板远离第二挡水板的一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密封板,密封板、连接板和第二挡水板之间形成凹槽,第二挡水板隆起形成第一限位槽,密封板隆起形成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容纳槽,第一挡水板设置在第二容纳槽内,密封板和相邻的屋面板的第一挡水板远离第一限位杆的一侧抵接。

10、通过上述设置,在安装屋面板的时候,将主体的一侧的第一挡水板放入第二容纳槽,然后主体的另一侧的第二挡水板贴合在另一个限位组件上,此时芯杆位于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之间,芯杆至少部分嵌入第二限位槽内,此时第二挡水板向上延伸,然后采用现有的弯折装置沿限位组件的外侧弯折第二挡水板而形成连接板和密封板,至此安装完成。

11、进一步的,密封板的下侧和相邻的屋面板的主板抵接。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梁、若干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的上侧的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梁的上侧的屋面部,所述限位组件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支撑梁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限位组件沿所述支撑梁等间距设置,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和所述支撑梁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杆、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上方的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之间形成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包括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置有芯杆,所述芯杆的一侧凸出于所述第一槽口形成第一限位凸起,所述芯杆的另一侧凸出于所述第二槽口形成第二限位凸起,所述屋面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凹槽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两端通过限位环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芯杆穿过所述限位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内设置有油道,所述油道的一端贯穿至所述芯杆的一端,所述芯杆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和所述第一限位槽连通的第一出油口,所述芯杆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和所述第二限位槽连通的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均和所述油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部由若干屋面板组成,所述屋面板包括贴合在所述支撑梁的上侧的主板,所述主板的一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挡水板,所述主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挡水板,所述第二挡水板的上侧设置有向远离所述主板的一侧延伸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挡水板的一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二挡水板之间形成所述凹槽,所述第二挡水板隆起形成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密封板隆起形成所述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挡水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内,所述密封板和相邻的屋面板的第一挡水板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的下侧和相邻的所述屋面板的主板抵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屋面结构,包括支撑梁、若干固定连接在支撑梁的上侧的限位组件、设置在支撑梁的上侧的屋面部,限位组件沿支撑梁等间距设置,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之间形成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包括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第一容纳槽内设置有芯杆,芯杆的一侧凸出于第一槽口形成第一限位凸起,芯杆的另一侧凸出于第二槽口形成第二限位凸起,屋面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凹槽,凹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凹槽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凸起设置在第一限位槽内,第二限位凸起设置在第二限位槽内。本发明拆除屋面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谢斌,高立峰,倪姣,朱棋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鑫格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