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结构及模块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2090发布日期:2023-05-25 02:4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结构及模块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具体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模块框架。


背景技术:

1、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是在工厂预制,运输到现场进行搭建的建筑方式。依靠其建造速度快、环境污染小、对天气等施工环境要求低等优势,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在各国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具有标准化和高集成度的优势,但当建筑有较大空间要求时,模块化建筑体系无法实现。而钢框架结构体系可以根据建筑功能需求设置柱网和钢梁,从而满足对于大层高、大跨度的要求。因此,优选的解决方案是将模块化建筑体系与钢框架结构体系结合起来,从而取得建筑效果、预制化程度、施工效率等方面的效果的平衡。

2、公开号为cn206859404u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连接节点,用于连接由四根立柱和八根框架梁组成的上部模块和下部模块,上部模块和下部模块分别包括两个模块单元,每个模块单元的立柱和框架梁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每个模块单元的立柱一侧设置有开口且立柱的底部焊接有封板,封板和立柱上分别设有第一水平螺栓孔和第一竖向螺栓孔;上部模块和下部模块之间通过十字形中间件和高强螺栓相互连接,十字形中间件包括水平板和竖向板,水平板和竖向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水平螺栓孔和第二竖向螺栓孔。本实用新型具有构造简洁、传力可靠、结构整体性强等优点,且所有连接工作均在模块外部完成,可以和模块内部装修配合。

3、然而,上述结构的连接节点,由于框架之间仅采用螺栓固定连接,连接结点的结构抗剪能力较差,在面对横向剪切力时螺栓连接强度无法满足要求,从而导致结构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框架结构的连接节点抗剪性能较差。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适于连接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抗剪结构,第一安装件适于与第一结构连接,第二安装件适于与第二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抗剪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所述抗剪结构包括凸起件和抗剪槽,所述凸起件和所述抗剪槽二者之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件上,二者另一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件上,所述凸起件与所述抗剪槽面面接触以使所述凸起件卡接在所述抗剪槽内。

3、可选地,上述的连接结构中,还包括中间件,设置在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之间,且所述中间件通过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连接。

4、所述抗剪结构被配置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中间件之间,所述凸起件安装在所述中间件上,所述抗剪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件上;

5、和/或

6、所述抗剪结构被配置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件和所述中间件之间,所述凸起件安装在所述中间件上,所述抗剪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件上。

7、可选地,上述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中间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均为l形构件。

8、可选地,上述的连接结构中,所述中间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凸起件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凸起件穿设所述通孔并与所述中间件固定连接,所述抗剪槽为与所述凸起件相适配的长腰孔。

9、可选地,上述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凸起件为半圆形柱体。

10、可选地,上述的连接结构中,所述抗剪结构包括至少一组凸起件,所述凸起件间隔设置。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模块框架,包括上述的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

12、可选地,上述的模块框架中,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与中间件固定连接。

13、可选地,上述的模块框架中,所述立柱上开设有安装槽,中间件具有挂接部,所述挂接部适于挂接在所述安装槽内。

14、可选地,上述的模块框架中,所述安装槽的尺寸与所述挂接部相适配。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结构,包括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抗剪结构,第一安装件适于与第一结构连接,第二安装件适于与第二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抗剪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所述抗剪结构包括凸起件和抗剪槽,所述凸起件和所述抗剪槽二者之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件上,二者另一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件上,所述凸起件与所述抗剪槽面面接触以使所述凸起件卡接在所述抗剪槽内。

17、此结构的连接结构,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分别适于安装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通过连接件相连接,通过设置抗剪结构,抗剪结构中的凸起件与抗剪槽分别设置在相互连接的构件上,进而形成面接触相互抵接的抗剪结构,从而提高了相互连接构件之间的抗剪面积,相比现有结构的框架节点采用螺栓固定的连接方式,凸起件与抗剪槽配合抵接的方式的抗剪面积要远大于螺栓固定连接方式的抗剪面积,进而提高了连接结构整体的抗剪性能,解决了现有框架结构节点抗剪性能较差的问题。

18、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框架,包括上述的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结构、第二结构和立柱。所述立柱上开设有安装槽,中间件具有挂接部,所述挂接部适于挂接在所述安装槽内。

19、此结构的模块框架,通过设置立柱以及在立柱上开设安装槽,从而与中间件的挂接部配合连接,实现中间部在立柱上的安装,简化了中间部与立柱的安装步骤,提高了现场施工的操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结构,适于连接第一结构(6)和第二结构(7),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1)、所述中间件(4)和所述第二安装件(2)均为l形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4)上开设有与所述凸起件(31)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凸起件(31)穿设所述通孔并与所述中间件(4)固定连接,所述抗剪槽(32)为与所述凸起件(31)相适配的长腰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件(31)为半圆形柱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结构包括至少一组凸起件(31),所述凸起件(31)间隔设置。

7.一种模块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结构(6)和第二结构(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柱(5),所述立柱(5)与中间件(4)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5)上开设有安装槽(51),中间件(4)具有挂接部(41),所述挂接部(41)适于挂接在所述安装槽(5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51)的尺寸与所述挂接部(41)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及模块框架,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中间件以及抗剪结构,第一安装件适于与第一结构连接,第二安装件适于与第二结构连接,第一安装件与第二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抗剪结构设置在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之间,抗剪结构包括凸起件和抗剪槽,凸起件与抗剪槽面面接触以使凸起件卡接在抗剪槽内,中间件设置在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之间,且中间件通过连接件分别与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连接。相比现有结构的框架节点采用螺栓固定的连接方式,凸起件与抗剪槽配合抵接的方式的抗剪面积要远大于螺栓固定连接方式的抗剪面积,进而提高了连接结构整体的抗剪性能,解决了现有框架结构节点抗剪性能较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余佳亮,陈韬,常明媛,钱昆,许骏,王旭,季泽华,雷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