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全预制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7777发布日期:2023-04-19 10:31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全预制楼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预制楼板,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全预制楼板。


背景技术:

1、楼板作为建筑结构中重要的结构构件,直接承担着建筑结构中使用空间内的荷载。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开始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特别是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这导致主体框架安装速度很快,楼板如继续采用传统现浇混凝土楼板,完全跟不上主体框架的施工速度。因此全预制楼板应运而生,全预制楼板安装时无需浇筑叠合层,仅在节点部位需要补充浇筑。

2、传统技术中,全预制板在使用过程中需一块块拼接起来,相邻全预制板之间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长时间后,相邻全预制板之间拼接的地方很容易出现裂缝,造成漏水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全预制楼板。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全预制楼板,包括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所述第一预制板一侧的边角处开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预制板一侧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预制板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部连通的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二预制板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腰型孔内壁固定的固定组件。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预制板上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预制板上的第二连接部配合,改变了传统技术中的左右拼接,避免了形成通缝,降低了渗水概率,固定组件的设置,使得第二预制板与第一预制板得以固定连接,增强了第一预制板与第二预制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第二连接部表面固定的栓钉以及填充于栓钉与第一腰型孔内壁之间空隙处的封堵层,所述栓钉的位置与第一腰型孔的位置对应。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栓钉固定于第二连接部表面,栓钉与第一腰型孔内壁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封堵层,封堵层可以为水泥硬化而成,也可以为其他建筑砂浆材料制成,固化的封堵层使得栓钉与第一腰型孔之间牢固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预制板与第二预制板之间牢固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制板上贯穿设置有与第一预制板间隙配合的定位销,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供定位销插接的插接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销贯穿第一预制板并第一预制板间隙配合,且定位销与第二连接部上的插接孔插接,对第一预制板与第二预制板之间的拼接起到了良好的预定位作用,降低了工作人员在填充封堵层的过程中,第一预制板与第二预制板之间的连接发生松动的概率。

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上端一体成型有端面板,所述第一预制板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容纳端面板的容纳槽,所述端面板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底壁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贯穿固定柱并与固定柱活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环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插拔定位销,容纳槽对端面板起到了良好的容纳作用,增强了第一预制板表面的平整性。

1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底面与插接孔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定位销上贯穿开设有与安装槽连通的注浆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进一步增强第一预制板与第二预制板连接的稳定性,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注浆孔注入水泥砂浆即可,待水泥砂浆固化后,定位销与插接孔之间牢固连接,提高了相互拼接的预制板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12、进一步的,所述注浆孔内壁与安装槽内底壁之间的相交处开设有扩口部,所述定位销下端与定位销外壁之间的相交处开设有倒角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口部的设置,降低了工作人员通过注浆孔注入水泥砂浆的难度。倒角部的设置,降低了定位销与插接孔之间插接的难度。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拐角处设置有第一角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拐角处设置有第二角钢。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角钢的设置,增强了第一连接部拐角处的结构强度,第二角钢的设置,增强了第二连接部拐角处的结构强度。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申请中,第一预制板上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预制板上的第二连接部配合,改变了传统技术中的左右拼接,避免了形成通缝,降低了渗水概率,固定组件的设置,使得第二预制板与第一预制板得以固定连接,增强了第一预制板与第二预制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8、2、本申请中,栓钉固定于第二连接部表面,栓钉与第一腰型孔内壁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封堵层,封堵层可以为水泥硬化而成,也可以为其他建筑砂浆材料制成,固化的封堵层使得栓钉与第一腰型孔之间牢固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预制板与第二预制板之间牢固连接;

19、3、本申请中,为进一步增强第一预制板与第二预制板连接的稳定性,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注浆孔注入水泥砂浆即可,待水泥砂浆固化后,定位销与插接孔之间牢固连接,提高了相互拼接的预制板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全预制楼板,其特征是:包括第一预制板(1)和第二预制板(2),所述第一预制板(1)一侧的边角处开设有第一连接部(11),所述第二预制板(2)一侧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部(11)配合的第二连接部(21),所述第一预制板(1)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部(11)连通的第一腰型孔(12),所述第二预制板(2)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腰型孔(12)内壁固定的固定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预制楼板,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与第二连接部(21)表面固定的栓钉(31)以及填充于栓钉(31)与第一腰型孔(12)内壁之间空隙处的封堵层(32),所述栓钉(31)的位置与第一腰型孔(12)的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全预制楼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预制板(1)上贯穿设置有与第一预制板(1)间隙配合的定位销(6),所述第二连接部(21)上开设有供定位销(6)插接的插接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全预制楼板,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销(6)上端一体成型有端面板(7),所述第一预制板(1)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容纳端面板(7)的容纳槽(13),所述端面板(7)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71),所述安装槽(71)内底壁固定有固定柱(8),所述安装槽(71)内设置有拉环(9),所述拉环(9)贯穿固定柱(8)并与固定柱(8)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全预制楼板,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销(6)底面与插接孔(22)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定位销(6)上贯穿开设有与安装槽(71)连通的注浆孔(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全预制楼板,其特征是:所述注浆孔(61)内壁与安装槽(71)内底壁之间的相交处开设有扩口部(62),所述定位销(6)下端与定位销(6)外壁之间的相交处开设有倒角部(6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全预制楼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拐角处设置有第一角钢(4),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拐角处设置有第二角钢(5)。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预制楼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全预制楼板,包括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所述第一预制板一侧的边角处开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预制板一侧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预制板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部连通的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二预制板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腰型孔内壁固定的固定组件。本申请第一预制板上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预制板上的第二连接部配合,改变了传统技术中的左右拼接,避免了形成通缝,降低了渗水概率,固定组件的设置,使得第二预制板与第一预制板得以固定连接,增强了第一预制板与第二预制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雷军,许亚南,王有路,刘铨,黄国阳,魏玲玲,潘启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波威建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