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倒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5398发布日期:2023-11-22 15:2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倒角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玻璃加工,尤其是一种新型倒角器。


背景技术:

1、倒角是为了去除零件上因机加工产生的毛刺,也为了便于零件装配,一般在零件端部做出倒角;倒角主要是在机械加工中的轴和孔沿30°、45°、60°等角度车或用钻床等方式做一个一定长度的斜坡,主要是为了便于安装常用的标注方式。

2、在现有技术中,倒角器在玻璃和岩板加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倒角器通常是进行同一规格倒角操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浪费,浪费能源。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倒角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倒角器,具备操作灵活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倒角器倒角较为单一的问题。

2、一种新型倒角器,包括钻头本体、倒角器本体和定位结构;

3、所述倒角器本体套接于所述钻头本体表面,所述钻头本体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倒角器本体内侧壁设有凸块,且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卡合连接;所述倒角器本体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倒角处与第二倒角处,且所述第一倒角处位于所述第二倒角处顶端;

4、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活动板和紧固螺栓,所述倒角器本体顶端内部开有活动腔,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活动腔内部,且所述活动板内侧面固接有定位块;所述活动板外侧面开有卡槽,所述活动腔外侧面开有螺纹孔,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紧固螺栓末端固接有卡柱,且所述卡柱卡合于所述卡槽内部。

5、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螺旋分别于所述钻头本体表面,所述倒角器本体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倒角器本体内部螺分布有所述凸块,且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尺寸相匹配。

6、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螺栓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紧固螺栓对称分布于所述倒角器本体顶端两侧。

7、进一步地,所述钻头本体侧面对称分布有两个定位槽,且所述定位块内端卡合于所述定位槽内部。

8、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活动腔横截面均为弧形结构,且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活动腔滑动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卡柱与所述卡槽横截面均为圆形结构,且所述卡柱与所述卡槽活动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内侧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定位块表面。

11、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弹簧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活动腔内部。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倒角处的位置能够倒角15mm。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倒角处的倒角位置为10mm。

14、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本倒角器本体相比于市场上的倒角器的特点是能够进行不同规格倒角,较为节约能源,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使用时较为灵活。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倒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头本体(1)、倒角器本体(2)和定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倒角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倒角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倒角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倒角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倒角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倒角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倒角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倒角器,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倒角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倒角器,包括钻头本体、倒角器本体和定位结构;所述倒角器本体套接于所述钻头本体表面,所述钻头本体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倒角器本体内侧壁设有凸块,且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卡合连接;所述倒角器本体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倒角处与第二倒角处,且所述第一倒角处位于所述第二倒角处顶端;本倒角器本体相比于市场上的倒角器的特点是能够进行不同规格倒角,较为节约能源,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使用时较为灵活;可将倒角器本体与钻头本体配合使用,此时直接将倒角器本体旋在钻头本体的表面,此时拧紧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会将定位块卡合在定位槽内部,以此来将倒角器本体与钻头本体固定,稳定性较好,拆装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古运豪,古治国,余辉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国锐超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