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陶瓷粉造粒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03740发布日期:2023-06-18 01:1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碳化硅陶瓷粉造粒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碳化硅陶瓷粉造粒塔。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碳化硅陶瓷粉造粒塔,喷浆口和热风口位于塔体顶部,造粒时,浆料自顶部向下喷出,自塔体底部的出料口排出,由于浆料自上向下喷出,浆料在自塔体顶部的喷出口喷出后,向下及四周扩散,受向下的惯性和引力的共同向下作用,飞向塔体内壁的浆料在内壁与喷出口之间飞行时间短,出现部分浆料因湿度大粘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设计了一种碳化硅陶瓷粉造粒塔,造粒塔热风管及浆料输入管位于塔体下端,造粒时,浆料随热风由中间上行,浆料具有向上的惯性和向下的引力作用,浆料先向上运动再散开向塔体内壁运动,浆料在内壁与热风管喷出口之间的行程长,飞行时间长,在浆料碰到内壁时,湿度低,大大减少了粘壁问题。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碳化硅陶瓷粉造粒塔,包括塔体,塔体底部固定安装有粉料收集管,粉料收集管的下端封闭,侧面设有粉料输出管,热风管穿过粉料收集管伸入塔体内底部,浆料输入管穿过热风管伸入塔体内底部,且浆料输入管的上端具有浆料喷雾嘴,浆料喷雾嘴所在高度低于热风管上端所在高度。

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热风管包括横管、竖管,横管位于粉料收集管外侧,竖管穿过粉料收集管伸入塔体内底部。

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横管上安装有热电偶传感器。

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粉料收集管的侧面还设有冷风补充管,冷风补充管位于粉料收集管的中部,高于粉料输出管。

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塔体内壁底部设有下部热电偶传感器。

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塔体上部设有人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一、本实用新型作为造粒塔热风管及浆料输入管位于塔体下端,造粒时,浆料随热风由中间上行,浆料具有向上的惯性和向下的引力作用,浆料先向上运动再散开向塔体内壁运动,浆料在内壁与热风管喷出口之间的行程长,飞行时间长,在浆料碰到内壁时,湿度低,大大减少了粘壁问题。

10、二、本实用新型因粉料不粘壁,既提高了造粒粉的质量,又提高了造粒塔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减少了生产运行成本(塔内无需加装粉料清扫装置)。

11、三、本实用新型造粒塔的热风管、冷风补充管、粉料输出管以及浆料雾化喷头均安装在造粒塔的下部,从而减轻了造粒设备的安装难度和维护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碳化硅陶瓷粉造粒塔,包括塔体(10),其特征在于:塔体底部固定安装有粉料收集管(11),粉料收集管的下端封闭,侧面设有粉料输出管(7),热风管(3)穿过粉料收集管(11)伸入塔体内底部,浆料输入管(1)穿过热风管(3)伸入塔体内底部,且浆料输入管(1)的上端具有浆料喷雾嘴(2),浆料喷雾嘴(2)所在高度低于热风管(3)上端所在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陶瓷粉造粒塔,其特征在于,热风管(3)包括横管、竖管,横管位于粉料收集管(11)外侧,竖管穿过粉料收集管伸入塔体内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化硅陶瓷粉造粒塔,其特征在于,横管上安装有热电偶传感器(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陶瓷粉造粒塔,其特征在于,粉料收集管(11)的侧面还设有冷风补充管(4),冷风补充管(4)位于粉料收集管的中部,高于粉料输出管(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陶瓷粉造粒塔,其特征在于,塔体内壁底部设有下部热电偶传感器(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陶瓷粉造粒塔,其特征在于,塔体上部设有人孔(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化硅陶瓷粉造粒塔,包括塔体,塔体底部固定安装有粉料收集管,粉料收集管的下端封闭,侧面设有粉料输出管,热风管穿过粉料收集管伸入塔体内底部,浆料输入管穿过热风管伸入塔体内底部,且浆料输入管的上端具有浆料喷雾嘴,浆料喷雾嘴所在高度低于热风管上端所在高度。造粒塔热风管及浆料输入管位于塔体下端,造粒时,浆料随热风由中间上行,浆料具有向上的惯性和向下的引力作用,浆料先向上运动再散开向塔体内壁运动,浆料在内壁与热风管喷出口之间的行程长,飞行时间长,在浆料碰到内壁时,湿度低,大大减少了粘壁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何思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何思义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