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8633发布日期:2023-05-17 16:52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装修设计,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


背景技术:

1、吊顶是室内设计中普遍采用的装饰方法,可以增加室内空间的层次感,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装配式吊顶是目前流行的一种吊顶形式,可以将吊顶所需要使用的各个部件在工厂内生产完成,然后运输到装饰现场进行组合安装,可以极大地提高装饰现场的施工效率,并且施工现场更为整洁和美观。

2、传统吊顶以及部分装配式吊顶在安装时,结构复杂,尤其是最后一块吊顶板安装困难,没有操作空间,且大部分需要打钉,存在钉眼外露,不够美观,后期还可能出现板材松动,板材变形等情况。例如中国专利cn112160488a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收边卡件吊顶面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结构本体、挤压装置和弹力板,所述安装结构本体包括固定板和承载板,所述弹力板设于承载板上方,所述固定板垂直设于承载板上壁一侧,所述挤压装置设于固定板一侧,所述弹力板包括固定座、弹簧、顶针和软垫,所述承载板上壁等间距均匀分布设有活动腔,所述固定座设于活动腔底部,所述顶针设于固定座上方,所述弹簧设于固定座和顶针之间,所述软垫设于顶针上方。

3、但是上述吊顶收边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安装困难,且收边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且收边后整体稳定性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用于对吊顶板和墙面板进行收边,包括第一收边件和第二收边件;所述第一收边件包括固接于墙面板顶部的第一横板、固接于所述第一横板上表面的第一竖板以及固接于所述第一竖板顶部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横板的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远离所述第一竖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竖板,所述第一横板、第一竖板、第二横板和第二竖板依次连接围成插接槽,所述第二竖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竖板的高度,使得所述第二竖板与所述第一横板间形成空隙;所述第二收边件呈l形,包括容纳在所述插接槽内的收边竖板和垂直于所述收边竖板且能够穿出所述空隙的收边横板,所述吊顶板搭接在所述收边横板上。

4、在对最后一块吊顶板进行安装时,可能出现安装间隙过小,无法安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收边件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插接槽,从而实现将最后一块吊顶板安装后,再将收边横板从所述插接槽内滑出,使得吊顶板搭接在收边横板上,完成安装。

5、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收边竖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有用于拉动所述收边竖板以使得所述第二收边件在所述插接槽内滑动的拉线。

6、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拉线为碳素线。

7、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空隙的高度大于所述收边横板的厚度,从而使得所述收边横板穿出所述空隙后,所述拉线仍能够从所述空隙伸出。

8、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板上表面靠近所述第二竖板的一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到第二竖板的距离与所述收边竖板的厚度相同。使得所述收边竖板与第二竖板的内侧紧贴后所述收边竖板远离所述收边横板的一侧与凸台相抵,从而不会产生晃动的情况,保证安装稳定性。

9、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收边竖板与所述第一竖板的高度相同。增大与第二竖板的接触面积,使得其能够与第二竖板内侧面完全贴合,进一步提高安装稳固性。

10、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板的底部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三竖板和第四竖板,且与所述第三竖板和第四竖板围成供所述墙面板插入的插槽。

11、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板的下底面设有粘接层。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收边竖板容纳在插接槽中,实现了第一收边件和第二收边件的紧密连接,并通过墙面板与第一横板固接、吊顶板搭接在收边横板上,使得吊顶板与墙面板紧密连接,不但安装方式简单,而且吊顶安装整体稳定性好。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用于对吊顶板(1)和墙面板(2)进行收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收边件(3)和第二收边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边件(4)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插接槽(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边竖板(41)上设有通孔(411),所述通孔(411)中穿设有用于拉动所述收边竖板(41)以使得所述第二收边件(4)在所述插接槽(35)内滑动的拉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为碳素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36)的高度大于所述收边横板(42)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31)上表面靠近所述第二竖板(34)的一端设有凸台(37),所述凸台(37)到第二竖板(34)的距离与所述收边竖板(41)的厚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边竖板(41)与所述第一竖板(32)的高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31)的下底面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三竖板(38)和第四竖板(39),且与所述第三竖板(38)和第四竖板(39)围成供所述墙面板(2)插入的插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31)的下底面设有粘接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装修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用于对吊顶板和墙面板进行收边,包括第一收边件和第二收边件。通过将收边竖板容纳在插接槽中,实现了第一收边件和第二收边件的紧密连接,并通过墙面板与第一横板固接、吊顶板搭接在收边横板上,使得吊顶板与墙面板紧密连接,不但安装方式简单,而且吊顶安装整体稳定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项欣雨,刘航东,钟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