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建造用钢构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6115发布日期:2023-04-26 21:3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厂房建造用钢构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厂房建造用钢构梁。


背景技术:

1、钢结构厂房具有构建速度快,施工周期短的优点。钢结构厂房在构建中所使用到的梁也可以是钢构梁,其无需混凝土浇筑,在满足同等力学要求的前提下,可大幅减轻自身质量,加装省力方便,连接也便捷。

2、市面上的钢构梁结构简单,普遍采用截面呈“工”字型结构设计,各局部受力不均衡,在受侧向力时,存在安全隐患,整体效果不佳。据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厂房建造用钢构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厂房建造用钢构梁,该钢构梁具有受力均衡,承载力强,使用安全可靠的特点。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厂房建造用钢构梁,包括梁主体以及分别设在梁主体两端的连接端板,所述梁主体包括四根相互平行设置且呈二乘二矩形阵列分布的角钢,角钢包括设在所述梁主体顶部或底部的第一钢带、设在梁主体侧部的第二钢带,相邻两所述第一钢带间、相邻两第二钢带间均连接有多个沿梁主体长度方向作排布的加强组件。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呈x状的加强叉板,加强叉板具有设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连接角部和第二连接角部、设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三连接角部和第四连接角部,所述第一连接角部和第二连接角部上设有连接销,所述梁主体上开设有供连接销插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销插装在连接孔内,所述第三连接角部和第四连接角部通过铆钉与梁主体实现铆接。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所述第一钢带间的相邻两加强组件间间距相等。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所述第二钢带间的相邻两加强组件间间距相等。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端板焊接在梁主体的两端。

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8、1.梁主体周向四侧面受力均衡,各局部无受力薄弱点,承载力强,使用安全可靠;

9、2.呈x状的加强叉板采用两点插接、两点铆接方式固定,安装快捷,连接可靠。



技术特征:

1.厂房建造用钢构梁,包括梁主体以及分别设在梁主体两端的连接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主体包括四根相互平行设置且呈二乘二矩形阵列分布的角钢,角钢包括设在所述梁主体顶部或底部的第一钢带、设在梁主体侧部的第二钢带,相邻两所述第一钢带间、相邻两第二钢带间均连接有多个沿梁主体长度方向作排布的加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房建造用钢构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呈x状的加强叉板,加强叉板具有设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连接角部和第二连接角部、设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三连接角部和第四连接角部,所述第一连接角部和第二连接角部上设有连接销,所述梁主体上开设有供连接销插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销插装在连接孔内,所述第三连接角部和第四连接角部通过铆钉与梁主体实现铆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厂房建造用钢构梁,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第一钢带间的相邻两加强组件间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厂房建造用钢构梁,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第二钢带间的相邻两加强组件间间距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房建造用钢构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板焊接在梁主体的两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厂房建造用钢构梁,包括梁主体以及分别设在梁主体两端的连接端板,梁主体包括四根相互平行设置且呈二乘二矩形阵列分布的角钢,角钢包括设在梁主体顶部或底部的第一钢带、设在梁主体侧部的第二钢带,相邻两第一钢带间、相邻两第二钢带间均连接有多个加强组件;加强组件包括呈X状的加强叉板,加强叉板具有设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连接角部和第二连接角部、设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三连接角部和第四连接角部,第一连接角部和第二连接角部上设有连接销,梁主体上开设有连接孔,第三连接角部和第四连接角部通过铆钉与梁主体实现铆接。该钢构梁具有受力均衡,承载力强,使用安全可靠的特点,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邢飞,杨宇琛,黄吉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营合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