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密肋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0121发布日期:2023-08-18 15:1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密肋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密肋空心叠合板。基板采用预应力密肋底板,放置轻质填充箱体,浇筑叠合层,形成一种新型装配式空心楼盖。


背景技术:

1、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以及人们对于建筑功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很多户型的建筑设计要求具有更加灵活空间,要保留更大的后期改造的可能。传统现浇混凝土梁板结构,主次梁较多,建筑布置不佳。自重大,空间利用率不高,后期装修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施工速度慢,现场工作量大,建设周期较长。装配式楼盖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

2、现有技术中存在板块较薄,在预应力作用下的反拱不易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预应力密肋空心叠合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密肋空心叠合楼板,能够有效减小混凝土用量,降低楼板自重;在预应力叠合基板制作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反拱过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预应力密肋空心叠合板,包括预应力密肋底板、轻质填充箱体、叠合层混凝土;所述轻质填充箱体上设置有叠合层钢筋,所述叠合层钢筋上设置有叠合层混凝土;

3、所述预应力密肋底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基板和肋梁,所述肋梁从基板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一个个空腔;

4、所述轻质填充箱体放置在预应力密肋底板的空腔内,所述预应力密肋底板上设置有叠合层混凝土,所述叠合层混凝土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叠合层钢筋。所述轻质填充箱体放置在预应力密肋底板的空腔内,减轻混凝土用量,降低建筑自重。

5、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包括沿基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预应力钢筋和沿板宽度方向设置的横向非预应力钢筋,所述横向非预应力钢筋设置于基板底部第一排,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筋设置于基板底部第二排,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筋和横向非预应力钢筋共同形成双向钢筋网。

6、进一步的,所述肋梁沿肋梁长度方向设置有受力钢筋和环形箍筋,所述肋梁沿肋梁宽度方向设置有纵向钢筋,所述环形箍筋外露一定距离,所述环形箍筋顶部做拉毛处理。

7、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上绑扎钢筋,所述轻质填充箱体顶部支撑垫块,做抗浮处理。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1、预应力密肋空心叠合楼板在预制基板中采用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很好的大跨度楼板解决方案,相比非预应力叠合楼板具有抗裂性能好、承载能力强、减少现场施工支撑数量、安装方便等优势。

10、2、轻质填充箱体可以有效地降低楼板自重,节约混凝土用量,楼板的轻量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地震力,后浇叠合层使楼板有更好的整体性;

11、3、肋梁刚度大,能够减小预应力叠合楼板的反拱;

12、4、空腔成型模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成腔效率和质量,不需要芯模就可以形成空心楼盖,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应力密肋空心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应力密肋底板、轻质填充箱体、叠合层混凝土;所述轻质填充箱体上设置有叠合层钢筋,所述叠合层钢筋上设置有叠合层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密肋空心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沿基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预应力钢筋和沿板宽度方向设置的横向非预应力钢筋,所述横向非预应力钢筋设置于基板底部第一排,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筋设置于基板底部第二排,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筋和横向非预应力钢筋共同形成双向钢筋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密肋空心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梁沿肋梁长度方向设置有受力钢筋和环形箍筋,所述肋梁沿肋梁宽度方向设置有纵向钢筋,所述环形箍筋外露一定距离,所述环形箍筋顶部做拉毛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密肋空心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绑扎钢筋,所述轻质填充箱体顶部支撑垫块,做抗浮处理。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密肋空心叠合板,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包括预应力密肋底板、轻质填充箱体、叠合层混凝土;所述轻质填充箱体上设置有叠合层钢筋,所述叠合层钢筋上设置有叠合层混凝土;所述预应力密肋底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基板和肋梁,所述肋梁从基板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一个个空腔;所述轻质填充箱体放置在预应力密肋底板的空腔内,所述预应力密肋底板上设置有叠合层混凝土,所述叠合层混凝土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叠合层钢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相比非预应力叠合楼板抗裂性能好、承载能力强、减少现场施工支撑数量、安装方便等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康星,刘伟,郭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晶宫绿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