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构造柱装配式支模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9215发布日期:2023-06-18 00:17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构造柱装配式支模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构造柱装配式支模模板。


背景技术:

1、构造柱作为增强建筑物墙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的结构构件,在建筑填充墙结构中广泛应用。构造柱支模及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在墙体两侧设置模板,再采用对拉螺栓固定,大多采用周转多次的零散模板、木枋作为主次楞,进行现场拼装后进行使用,木模板构造柱支模体系不仅存在着工序复杂、施工效率不高的问题,且还存在构造柱成型精度较低,形变较大,材料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构造柱装配式支模模板,解决现有技术构造柱支模工序复杂、施工效率不高,构造柱无法重复使用,并且形变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一种新型构造柱装配式支模模板,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龙骨、对拉件、固定块和进料斗,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设置并与墙体形成一个浇筑空间;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外侧各设置一个龙骨;所述龙骨包括次背楞、主背楞和固定楞,所述次背楞为两个平行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之间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固定楞,所述固定楞上下平行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主背楞;所述主背楞上设置通孔连接所述对拉件;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活动连接进料斗,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端活动连接固定块,所述对拉件通过固定块上的通孔固定所述进料斗。

3、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进料斗。

4、优选地,所述转动轴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端两侧的固定桩两个所述固定桩设置孔连接丝杆,所述丝杆的中端垂直方向固定设置竖直柱,所述竖直柱上固定设置连接块。

5、优选地,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斗的外侧。

6、优选地,所述进料斗包括侧板、引导板和进料口,两个所述侧板平行设置,并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端两侧,引导板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并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引导板的对面。

7、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下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架。

8、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支座,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杆上,第二支撑杆套接在第三支撑杆上,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支座上。

9、优选地,所述支座为矩形结构,并且支座设置有若干固定孔用于固定在地面上。

10、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次背楞、主背楞和固定楞焊接成一体式龙骨结构,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无需现场进行拼装,并且可以重复使用,通过对拉件将两个支撑板进行固定,工序简单,施工效率高。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轴的设置可以调整进料斗入料口的角度,使得入料的更为均匀,调整各个角度的入料,并且第一支撑板和进料斗连接在一起,又可以旋转进料斗,便于进行运输和入料。

13、3.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通过设置支撑架,使得支撑板能够稳定设置在墙体的两侧,并且支撑架通过支座上设置的固定孔可以进行拆卸,可以重复使用到不同的构造柱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构造柱装配式支模模板,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龙骨(3)、对拉件(5)、固定块(8)和进料斗(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相对设置并与墙体形成一个浇筑空间(4);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外侧各设置一个龙骨(3);所述龙骨(3)包括次背楞(31)、主背楞(32)和固定楞(33),所述次背楞(31)为两个平行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之间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固定楞(33),所述固定楞(33)上下平行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主背楞(32);所述主背楞(32)上设置通孔连接所述对拉件(5);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端活动连接进料斗(7),所述第二支撑板(2)上端活动连接固定块(8),所述对拉件(5)通过固定块(8)上的通孔固定所述进料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构造柱装配式支模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端通过转动轴(6)活动连接进料斗(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构造柱装配式支模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6)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上端两侧的固定桩(61),两个所述固定桩(61)设置孔连接丝杆(62),所述丝杆(62)的中端垂直方向固定设置竖直柱(63),所述竖直柱(63)上固定设置连接块(6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构造柱装配式支模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64)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斗(7)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构造柱装配式支模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7)包括侧板(71)、引导板(72)和进料口(73),两个所述侧板(71)平行设置,并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上端两侧,引导板(72)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71)之间并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1),所述进料口(73)设置在所述引导板(72)的对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构造柱装配式支模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下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架(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新型构造柱装配式支模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9)包括第一支撑杆(92)、第二支撑杆(95)、第三支撑杆(91)和支座(93),所述第一支撑杆(9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第二支撑杆(95)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杆(92)上,第二支撑杆(95)套接在第三支撑杆(91)上,第三支撑杆(91)固定连接在支座(9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新型构造柱装配式支模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93)为矩形结构,并且支座(93)设置有若干固定孔(94)用于固定在地面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新型构造柱装配式支模模板,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龙骨、对拉件、固定块和进料斗,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设置并与墙体形成一个浇筑空间;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外侧各设置一个龙骨;所述龙骨包括次背楞、主背楞和固定楞,所述次背楞为两个平行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之间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固定楞,所述固定楞上下平行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主背楞;所述主背楞上设置通孔连接所述对拉件;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活动连接进料斗。本技术支模模板安装简单快捷,施工效率高,结构稳定可靠,且可重复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深红,陈冬,李建增,唐辉超,秦荷成,李焕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