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预制墙板及采用该保温预制墙板构建墙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516337发布日期:2023-06-21 12:15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保温预制墙板及采用该保温预制墙板构建墙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墙。


背景技术:

1、预制装配墙因施工周期短、施工现场污染小,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

2、现有的预制装配墙在施工的时候,第一步,将预制板运至施工现场,第二步,将预制板吊装到指定位置,第三步,在预制板的两侧分别搭设模板,第四步,向模板的内部现浇混凝土砂浆,第五步,待混凝土砂浆干后拆除模板,第六步,对墙面进行抹灰、养护或固定饰板。若能减少模板的数量,势必会减少第三步、第五步的用时用力,从而缩短施工周期。

3、此外,现有的预制板多是通过内置保温沟槽,然后向保温沟槽内填充保温材料,来使构建出的预制装配墙符合保温要求的。

4、该种结构的预制装配墙存在下述问题:1.保温材料的填充总量受保温沟槽的容积的限制,导致支撑框架的通用性差;2.保温材料容易出现填充不均匀或空隙的情况,导致构建出的建筑墙体的保温效果各处有所差异;3.保温材料的尺寸受保温沟槽的位置的限制,导致保温材料无法覆盖梁或柱,从而不能对梁或柱进行保温;4.预制墙体与梁柱的连接处密封性差,容易出现裂缝或水渗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预制墙板,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墙的施工方法,从而利用本发明的保温预制墙板构建预制装配墙。

3、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4、保温预制墙板,包括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固定有钢丝网板,所述支撑框架的外侧固定有第一保温板,所述第一保温板的外侧覆盖有免抹灰板,所述第一保温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框架的高度,从而使所述第一保温板的顶部外漏在所述支撑框架外,所述第一保温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宽度,从而使所述第一保温板至少一侧边外漏在所述支撑框架外。

5、一种预制装配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将保温预制墙板运至施工现场;步骤二,将保温预制墙板吊装到指定位置,使保温预制墙板的底坐在楼板上,支撑框架与柱、梁、楼板固定连接,第一保温板外漏在支撑框架外的顶部覆盖在梁的一侧面上,第一保温板外漏在支撑框架外的侧部覆盖在柱的一侧面上;步骤三,在远离保温预制墙板的免抹灰板的一侧搭设模板;步骤四,第一保温板、梁、模板、楼板、柱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灌注空间,向所述灌注空间内灌注混凝土砂浆,混凝土砂浆穿过第一钢丝网板进入到第一钢丝网板、第一保温板、支撑框架所围成的子空间内;步骤五,待混凝土砂浆干后,现浇混凝土砂浆和保温预制墙板形成预制装配墙。

6、另一种预制装配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将保温预制墙板运至施工现场;步骤二,将保温预制墙板吊装到指定位置,使保温预制墙板的底坐在楼板上,支撑框架与柱、梁、楼板固定连接,第一保温板外漏在支撑框架外的侧部覆盖在柱的一侧面上,第一保温板外漏在支撑框架外的顶部覆盖在梁的一侧面上;步骤三,在保温预制墙板远离免抹灰板的一侧现浇混凝土砂浆,形成预制装配墙。

7、方案1,所述梁、所述柱是在保温预制墙板吊装到指定位置前就已经浇筑成型的现成的梁或柱。

8、方案2,所述梁、所述柱是在保温预制墙板吊装到指定位置前没有,以第一保温板外漏在支撑框架外的部分作为侧模板,待保温预制墙板吊装到位后再现浇成型的梁或柱。可以,先向梁或柱处现浇混凝土砂浆形成现浇梁、现浇柱,然后再墙体处现浇混凝土砂浆形成预制装配墙。还可以,先向梁、柱、墙处一起浇混凝土砂浆形成现浇梁、现浇柱、预制装配墙。

9、优选,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用l型连接件或者植筋与梁、柱、楼板进行固定连接。

10、有益效果:

11、1.本发明的保温预制墙板结构简单、重量轻,方便运输和吊装;

12、2.本发明优化了第一保温板的尺寸,可以利用第一保温板外露在支撑框架外的顶部包覆梁,实现对梁的辅助保温,可以利用第一保温板外露在支撑框架外的两侧包覆柱,实现对柱的辅助保温。

13、3.本发明的保温预制墙板自带免抹灰板和第一保温板,免抹灰板和第一保温板均可以有效限制混凝土砂浆的流动,从而允许预制板的外侧不设模板,仅在预制板内侧设置模板即可。

14、4.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可大大减少第三步、第五步的用时用力,从而缩短施工周期,防水效果好。

15、5.本发明的保温预制墙板自带免抹灰板,所以无需对墙面的外侧进行抹灰处理,仅对墙的内侧面进行抹灰处理即可。免抹灰板还对第一保温板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降低对第一保温板自身支撑强度的要求。



技术特征:

1.保温预制墙板,包括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固定有钢丝网板,所述支撑框架的外侧固定有第一保温板,所述第一保温板的外侧覆盖有免抹灰板,所述第一保温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框架的高度,从而使所述第一保温板的顶部外漏在所述支撑框架外,所述第一保温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宽度,从而使所述第一保温板至少一侧边外漏在所述支撑框架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保温板,所述第二保温板填充在第一保温板、支撑框架、钢丝网板围成的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呈方形框状,所述支撑框架由位于顶部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框架、位于底部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框架、位于左侧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三框架、位于右侧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四框架构成;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上开有开口背离第一保温板的缺口,使得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的横截面的外侧边缘呈波纹状,所述钢丝网板的横截面也呈波纹柱状,且所述钢丝网板的波形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波形一致,所述钢丝网板卡接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钢丝网板的波谷抵在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的波谷上,所述钢丝网板的波峰抵在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的波峰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还固定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筋,所述钢丝网板夹在所述第一支撑筋和所述支撑框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筋或支撑框架上预制有斜撑预制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固定有横向延伸的穿筋管。

7.一种预制装配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保温预制墙板运至施工现场,保温预制墙板,包括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固定有钢丝网板,所述支撑框架的外侧固定有第一保温板,所述第一保温板的外侧覆盖有免抹灰板,所述第一保温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框架的高度,从而使所述第一保温板的顶部外漏在所述支撑框架外,所述第一保温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宽度,从而使所述第一保温板至少一侧边外漏在所述支撑框架外;

8.另一种预制装配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将保温预制墙板运至施工现场;步骤二,将保温预制墙板吊装到指定位置,使保温预制墙板的底坐在楼板上,支撑框架与柱、梁、楼板固定连接,第一保温板外漏在支撑框架外的侧部覆盖在柱的一侧面上,第一保温板外漏在支撑框架外的顶部覆盖在梁的一侧面上;步骤三,在保温预制墙板远离免抹灰板的一侧现浇混凝土砂浆,形成预制装配墙。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预制装配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所述柱是以第一保温板外漏在支撑框架外的部分作为侧模板,在保温预制墙板吊装到位后再现浇成型的梁或柱。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预制装配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用l型连接件或者植筋与梁、柱、楼板进行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保温预制墙板及采用该保温预制墙板构建墙的施工方法涉及建筑领域。保温预制墙板,包括支撑框架、钢丝网板、第一保温板、免抹灰板,第一保温板的高度大于支撑框架的高度,第一保温板的宽度大于支撑框架的宽度。预制装配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保温预制墙板运至施工现场;步骤二,将保温预制墙板吊装到指定位置;步骤三,搭设模板;步骤四,浇筑混凝土砂浆;步骤五,待混凝土砂浆干后,现浇混凝土砂浆和保温预制墙板形成预制装配墙。本发明的保温预制墙板结构简单、重量轻,方便运输和吊装。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可大大减少用时用力,从而缩短施工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燕,邹本宁,林海,邹梦珂,边秋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良固建筑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