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线洞口临时封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63900发布日期:2023-07-05 12:2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放线洞口临时封堵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主体施工均需设置放线洞口,为防止安全隐患,需把放线洞口封堵。传统封堵方法采用洞口上部盖一块模板或者盖模板后用钢钉与混凝土板固定,前者盖板容易偏位,后者钢筋容易破坏混凝土结构或者板内预埋机电管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放线洞口临时封堵方法。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放线洞口临时封堵方法,包括竹胶板(1),竹胶板(1)边长比放线洞口长100mm,方木(2)通过钢钉(3)与竹胶板(1)连接,6-8mm厚epe珍珠棉泡沫板(4)采用塑料胶带(5)与方木(2)粘贴紧密,整体放入放线洞口,竹胶板朝上;还包括

4、步骤1、在符合规范要求前提下加工成顶部竹胶板尺寸大于洞口尺寸;

5、步骤2、方木组成的矩形,其外边尺寸比洞口小约5mm;

6、步骤3、放线洞口尺寸为150*150mm,模板尺寸为250*250mm;

7、步骤4、、方木通过钢钉与模板相连;

8、步骤5、由于放线洞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尺寸偏差,为避免本装置加工完成后加固困难,应在本装置加工前测量放线洞口尺寸,根据洞口尺寸对方木位置微调,确保方木距离洞口约5mm;

9、步骤6、方木与模板连接后方木外侧包6-8mm厚epe珍珠棉泡沫板,采用塑料胶带粘贴紧密,epe珍珠棉泡沫板搭接处不小于5cm ,利用epe珍珠棉泡沫板的变形性能确保本装置与洞口侧壁紧贴。

10、本发明与洞口连接紧密,不会造成盖板移位现象;不采用钢钉与顶板连接,不会对主体混凝土结构造成破坏,不会对机电预留预埋管造成破坏,不会造成相关房间渗漏。与传统风度方法相比,不破坏主体混凝土结构,最大限度利用余料,省时省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放线洞口临时封堵方法,其特征是:包括竹胶板(1),竹胶板(1)边长比放线洞口长100mm,方木(2)通过钢钉(3)与竹胶板(1)连接,6-8mm厚epe珍珠棉泡沫板(4)采用塑料胶带(5)与方木(2)粘贴紧密,整体放入放线洞口,竹胶板朝上;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放线洞口临时封堵方法;包括竹胶板(1),竹胶板(1)边长比放线洞口长100mm,方木(2)通过钢钉(3)与竹胶板(1)连接,6‑8mm厚epe珍珠棉泡沫板(4)采用塑料胶带(5)与方木(2)粘贴紧密,整体放入放线洞口,竹胶板朝上。本发明与洞口连接紧密,不会造成盖板移位现象;不采用钢钉与顶板连接,不会对主体混凝土结构造成破坏,不会对机电预留预埋管造成破坏,不会造成相关房间渗漏。与传统风度方法相比,不破坏主体混凝土结构,最大限度利用余料,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丁宪钦,韩光瑞,王志强,刘宝硕,李晨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