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窗间墙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86989发布日期:2023-06-08 06:4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窗间墙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窗间墙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在建筑领域,设窗的墙体为主墙体,两窗之间的墙体为窗间墙,窗间墙设于主墙体之间。作为窗间墙,窗框和窗扇的重量可以忽略,所以窗间墙视为不承重。

2、目前,窗间墙在建筑施工中不作为承重墙进行设计和建造,由于窗间墙的强度较低,在出现意外事故后,经常会导致窗间墙出现碎裂或者受损的情况,进而对居民造成安全隐患,因而不能很好的满足现代建筑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窗间墙结构解决上述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装配式窗间墙结构体系,能够提高窗间墙的强度,提高居民居住的安全性。

2、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装配式窗间墙结构体系,包括:窗间墙模块,包括窗间墙,所述窗间墙连接在两个主墙体之间,且与所述主墙体共面,所述窗间墙包括窗间墙本体、若干第一加强筋以及若干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窗间墙本体内,所述第一加强筋连接于所述窗间墙本体内相对的两个内壁之间,所述弹性件和所述第一加强筋均垂直于所述窗间墙和所述主墙体所在的平面设置,且所述弹性件的至少一端连接于所述窗间墙本体的内壁,所述窗间墙本体内浇筑有混凝土,以填充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弹性件以及所述窗间墙本体之间的间隙。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配式窗间墙结构体系,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这种装配式窗间墙结构体系包括有窗间墙模块,窗间墙模块包括有窗间墙,窗间墙连接于两个主墙体之间,每个主墙体至少设有一个窗口,窗间墙包括有窗间墙本体、若干第一加强筋和若干弹性件,弹性件和第一加强筋分别设置在窗间墙本体内部,并且均垂直于窗间墙本体和主墙体所在的平面设置,同时第一加强筋连接在窗间墙本体内相对的两个内壁之间;从而当施加外力在窗间墙上,并且外力垂直于窗间墙和主墙体所在平面时,一方面第一加强筋的强度使得窗间墙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另一方面在受到外界的冲击力时,弹性件可以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收并削弱一部分的冲击力;并且,由于在第一加强筋和窗间墙本体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在弹性件和窗间墙本体之间也浇筑有混凝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窗间墙的整体强度,使得窗间墙承受冲击力的能力得到增强,在遇到意外情况时,窗间墙不易破损,从而提高对居民居住的安全性。

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窗间墙本体内设有若干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水平连接于所述窗间墙本体内相对的两个内壁之间,且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加强筋垂直。

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窗间墙本体内设有若干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水平连接于所述窗间墙本体内相对的两个墙内壁之间,且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加强筋垂直,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加强板和所述窗间墙本体的内壁之间。

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窗间墙模块还包括隔墙,所述隔墙与所述窗间墙的内部结构相同,且与所述窗间墙垂直,所述隔墙的一端与所述窗间墙的中部连接。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窗间墙模块连接有防火模块,所述防火模块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贴合所述窗间墙设置,另一部分贴合所述隔墙设置,所述防火模块包括有防火层。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火模块包括有钢结构层,所述钢结构层的一侧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防火层通过容纳槽嵌设于所述钢结构层的一侧,且所述防火层位于所述钢结构层靠近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一侧。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火模块和所述窗间墙模块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呈u型,所述窗间墙和所述主墙体的上端均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所述窗间墙的插槽和所述主墙体的插槽,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于所述主墙体,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三紧固件连接所述窗间墙。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墙体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靠近所述窗间墙的一侧壁设有穿孔,所述穿孔朝向所述窗间墙设置,所述窗间墙靠近所述主墙体的一侧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孔对应所述穿孔设置,所述主墙体和所述窗间墙之间通过第四紧固件依次穿入所述穿孔和所述第四螺纹孔实现连接。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部和两个t型部,所述t型部包括相互垂直的插入部和侧板部,所述插入部插设于所述主墙体和所述窗间墙之间,所述连接部连接于两个侧板部之间,所述侧板部和所述连接部紧贴所述窗间墙的外侧设置,所述插入部设有过孔,所述第四紧固件通过依次穿入所述穿孔、所述过孔以及所述第四螺纹孔实现与所述窗间墙连接。

13、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装配式窗间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窗间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窗间墙本体内设有若干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水平连接于所述窗间墙本体内相对的两个内壁之间,且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加强筋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窗间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窗间墙本体内设有若干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水平连接于所述窗间墙本体内相对的两个墙内壁之间,且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加强筋垂直,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加强板和所述窗间墙本体的内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窗间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窗间墙模块还包括隔墙,所述隔墙与所述窗间墙的内部结构相同,且与所述窗间墙垂直,所述隔墙的一端与所述窗间墙的中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窗间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火模块,所述防火模块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贴合所述窗间墙设置,另一部分贴合所述隔墙设置,所述防火模块包括有防火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窗间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模块包括有钢结构层,所述钢结构层的一侧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防火层通过容纳槽嵌设于所述钢结构层的一侧,且所述防火层位于所述钢结构层靠近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窗间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模块和所述窗间墙模块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装配式窗间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呈u型,所述窗间墙和所述主墙体的上端均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所述窗间墙的插槽和所述主墙体的插槽,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于所述主墙体,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三紧固件连接所述窗间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窗间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墙体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靠近所述窗间墙的一侧壁设有穿孔,所述穿孔朝向所述窗间墙设置,所述窗间墙靠近所述主墙体的一侧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孔对应所述穿孔设置,所述主墙体和所述窗间墙之间通过第四紧固件依次穿入所述穿孔和所述第四螺纹孔实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窗间墙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两个t型部和连接两个所述t型部的连接部,所述t型部包括相互垂直的插入部和侧板部,所述插入部插设于所述主墙体和所述窗间墙之间,所述侧板部和所述连接部紧贴所述窗间墙的外侧设置,所述插入部设有过孔,所述第四紧固件通过依次穿入所述穿孔、所述过孔以及所述第四螺纹孔实现与所述窗间墙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窗间墙结构体系,包括:窗间墙模块,包括窗间墙,窗间墙连接在两个主墙体之间,且与主墙体共面,窗间墙包括窗间墙本体、若干第一加强筋以及若干弹性件,弹性件设于窗间墙本体内,第一加强筋连接于窗间墙本体内相对的两个内壁之间,弹性件和第一加强筋均垂直于窗间墙和主墙体所在的平面设置,第一加强筋和窗间墙本体之间、弹性件和窗间墙本体之间均浇筑有混凝土。本申请的装配式窗间墙结构体系能够提高窗间墙的强度,提高居民居住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林,张伟,胡震之,曾熠,李萧,李挺,古承城,严小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科工集团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