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结构及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39811发布日期:2023-07-12 22:1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连接结构及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组合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框架。


背景技术:

1、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建筑行业中常用的框架结构,该结构可以有效避免露柱问题,且能够充分发挥出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高和变形能力好的特点。

2、在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连接处通常是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最薄弱的位置,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内隔板式节点构造或外隔板式节点构造来实现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连接。

3、然而,对于截面较小的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柱,内隔板式节点构造施工难度较大,尤其是钢管内部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难以控制;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柱形式多样,例如l形、t形和十字形等,采用外隔板式节点用钢量较大且外隔板的局部易屈曲,导致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承载力下降。因此,如何对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改进,以在不影响钢管内部混凝土浇筑的同时增强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承载力,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及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框架,以在不影响钢管内部混凝土浇筑的同时,实现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承载力的增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柱和h型钢梁,h型钢梁以其腹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布置且其延伸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与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柱中任一最外围钢管的最外侧的第一侧壁固定,h型钢梁的顶部翼缘板和底部翼缘板的宽度尺寸分别与第一侧壁的宽度尺寸适配;该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第一肋板;和两个第二肋板,分别与第一肋板的形状尺寸适配;其中,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分别具有相邻且垂直的两个侧面,每个第一肋板通过其上的两个侧面与顶部翼缘板的顶面和第一侧壁固定,每个第二肋板分别通过其上的两个侧面与底部翼缘板的底面和第一侧壁固定,任一最外围钢管中与第一侧壁相邻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每个第一肋板和每个第二肋板背离腹板的表面分别与第二侧壁或第三侧壁共面。

4、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连接结构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该连接结构还包括:两个第三肋板;和两个第四肋板,分别与第三肋板的形状尺寸适配;其中,第三肋板和第四肋板分别具有相邻且垂直的两个侧面,每个第三肋板通过其上的两个侧面与顶部翼缘板的底面和第一侧壁固定,每个第四肋板分别通过其上的两个侧面与底部翼缘板的顶面和第一侧壁固定,每个第三肋板和每个第四肋板背离腹板的表面分别与第二侧壁或第三侧壁共面。

5、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连接结构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该连接结构还包括:两个分隔板,分别位于h型钢梁的顶部翼缘板和底部翼缘板之间且分别与h型钢梁的腹板垂直设置,两个分隔板在纵向上的长度尺寸分别与腹板的宽度尺寸适配,且分别与顶部翼缘板的底面、底部翼缘板的顶面及腹板固定;其中,两个分隔板分别为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位于腹板靠近第二侧壁的一侧,其背离腹板的一侧分别与靠近第二侧壁的第三肋板和第四肋板固定,第二分隔板位于腹板靠近第三侧壁的一侧,其背离腹板的一侧分别与靠近第三侧壁的第三肋板和第四肋板固定。

6、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连接结构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该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固定于第二侧壁,且其与第二侧壁固定的表面分别与靠近第二侧壁的第一肋板、第二肋板、第三肋板和第四肋板固定;第二加强板固定于第三侧壁,且其与第三侧壁固定的表面分别与靠近第三侧壁的第一肋板、第二肋板、第三肋板和第四肋板固定。

7、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连接结构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该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第五加强板和第六加强板;第三加强板和第四加强板分别固定于第二侧壁,第三加强板与第二侧壁固定的表面分别与靠近第二侧壁的第一肋板和第三肋板固定,第四加强板与第二侧壁固定的表面分别与靠近第二侧壁的第二肋板和第四肋板固定;第五加强板和第六加强板分别固定于第三侧壁,第五加强板与第三侧壁固定的表面分别与靠近第三侧壁的第一肋板和第三肋板固定,第六加强板与第三侧壁固定的表面分别与靠近第三侧壁的第二肋板和第四肋板固定。

8、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连接结构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肋板、第二肋板、第三肋板和第四肋板的厚度尺寸分别与任一最外围钢管的管壁的厚度尺寸适配。

9、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连接结构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h型钢梁的顶部翼缘板的顶面用于承接楼板;第一肋板内置于楼板,其在纵向上的高度尺寸不超过楼板的厚度尺寸。

10、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连接结构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每个分隔板的厚度尺寸与h型钢梁的腹板的厚度尺寸适配。

11、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连接结构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h型钢梁远离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柱的端部与两个分隔板间隔预设距离。

12、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框架,该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框架包括:上述任一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连接结构。

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结构,通过h型钢梁以其腹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布置,使其延伸方向的端部与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柱中最外围钢管的最外侧的第一侧壁固定,通过将两个第一肋板上相邻且垂直的表面与h型钢梁的顶部翼缘板的顶面及第一侧壁进行固定,将两个第二肋板上相邻且垂直的表面与h型钢梁的底部翼缘板的底面及第一侧壁进行固定,可以实现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柱与h型钢梁之间的连接和固定。本发明提供的连接结构能够解决在不影响钢管内部混凝土浇筑的同时,实现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承载力的增强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柱和h型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梁以其腹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布置且其延伸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与所述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柱中任一最外围钢管的最外侧的第一侧壁固定,所述h型钢梁的顶部翼缘板和底部翼缘板的宽度尺寸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宽度尺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及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框架。其中,一种连接结构,H型钢梁以腹板垂直水平面的方向布置且延伸方向上的端部与异型多腔钢管混凝土柱中任一最外围钢管最外侧的第一侧壁固定,H型钢梁的翼缘板宽度尺寸与第一侧壁宽度尺寸适配;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第一肋板和与第一肋板形状尺寸适配的两个第二肋板;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分别具有相邻且垂直的两个侧面,第一肋板通过其上的两个侧面与顶部翼缘板的顶面和第一侧壁固定,第二肋板分别通过其上的两个侧面与底部翼缘板的底面和第一侧壁固定,任一最外围钢管与第一侧壁相邻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背离腹板的表面分别与第二侧壁或第三侧壁共面。

技术研发人员:时继瑞,储德文,陈茜,李义龙,马宏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