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建筑添加立柱桩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24225发布日期:2023-07-07 19:0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既有建筑添加立柱桩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添加立柱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一些旧建筑的楼层较低,使用面积较小,不利于商业化。特别是以前建设的一些电影院等建筑,只有几个电影厅,建筑面积小,功能少。而现代的电影城除了影视之外,还会具有吃饭、商业等其他功能区,组合成综合商业区,给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一些旧的电影院会被拆除后重新建成现代的电影城。但是,拆除重建工期长,而且成本高。而保留既有建筑并在既有建筑上进行扩建和加高能够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但是既有建筑中的原有基础桩较少,无法提供扩建和加高所需要的支撑力。特别是旧电影院,内部是一个中间空旷的影视厅,影视厅内没有立柱桩和主梁等支撑结构,需要在空旷的影视厅内添加立柱桩以提高扩建和加高所需要的支撑力。然而打桩设备体积较大,无法进入到影视厅内进行施工,导致立柱桩施工困难。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既有建筑内添加立柱桩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在既有建筑内添加立柱桩,本申请提供一种既有建筑添加立柱桩的施工方法。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既有建筑添加立柱桩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既有建筑添加立柱桩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施工临时主梁:在既有建筑内施工临时主梁,临时主梁连接既有建筑的框架并以既有建筑的框架作为支撑;

5、吊装立柱桩:将预制好的立柱桩吊装到既有建筑的内部,并将立柱桩竖立在设计位置;

6、静压立柱桩:在临时主梁上安装反顶装置,并将反顶装置连接立柱桩,然后启动反顶装置,将立柱桩压入至设计深度;

7、拆除临时主梁:所有的立柱桩均压入到位后,拆除临时主梁。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既有建筑内空旷无支撑结构,无法给立柱桩提供静压所需的反力支撑结构,通过在既有建筑内施工临时主梁,并将临时主梁连接到既有建筑的框架上,将临时主梁和既有建筑一体作为立柱桩静压所需要的反向受力承载结构,从而将立柱桩压入到既有建筑内的设定位置,完成立柱桩的施工,施工方便,特别适用于打桩设备无法进入的既有建筑的立柱桩的施工。

9、优选的,临时主梁的两端分别施工临时立柱,临时立柱支撑于地面和临时主梁之间,临时立柱与临时主梁一体浇筑,临时立柱固定连接既有建筑的框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临时立柱能够提高临时主梁的稳定性,并增加临时主梁与既有建筑的框架的连接点,分散静压立柱桩时临时主梁传递到既有建筑的作用力,减少作用力集中而造成既有建筑破损的情况发生。

11、优选的,在吊装立柱桩之前,先在浇筑内施工筏板基础,筏板基础在立柱桩的设计位置处预留桩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筏板基础提高既有建筑的重量,并提高既有建筑与土体连接的牢固性,从而提高既有建筑能够承受的反向力的上限值,降低既有建筑并顶起的风险。

13、优选的,立柱桩压入到位后,在桩孔绑扎钢筋并连接筏板基础的预埋钢筋,然后浇筑桩孔使得立柱桩和筏板基础连接成一体。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桩和筏板基础连接成一体,使得前面施工的立柱桩能够为后续的立柱桩施工提供一定的反向力。

15、优选的,施工临时主梁前,在既有建筑的外部施工抗拔桩,施工临时主梁时将临时主梁与抗拔桩连接成一体,拆除临时主梁后,再拆除抗拔桩的地面部分。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有建筑的外部空间较大,能够采用打桩设备等进行施工,所以在既有建筑外施工抗拔桩较为方便,通过抗拔桩提高既有建筑承受反向作用力的上限值,降低既有建筑并顶起的风险。

17、优选的,静压立柱桩的过程中,实时监测既有建筑的高度,并实时监控既有建筑的框架的破损情况。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监测既有建筑的高度和破损情况,若超过设定范围则立即停止施工,降低既有建筑被破坏的风险。

19、优选的,反顶装置包括反顶架和千斤顶,所述反顶架的一端固定于临时主梁上,所述反顶架的另一端往既有建筑的顶部延伸并设于立柱桩的上方,所述千斤顶安装于所述反顶架的上端与立柱桩的上端之间,所述千斤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反顶架和立柱桩。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静压立柱桩时,千斤顶对立柱桩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将立柱桩压入到土中,而千斤顶对反顶架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反顶架将向上的作用力通过临时主梁传递给既有建筑。

21、优选的,所述反顶架包括顶杆、两根立杆和两块底板,两块所述底板分别固定于两根临时主梁上,两根所述立杆分别固定于两块所述底板上,所述顶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根所述立杆。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底板的位置,使得顶杆位于立柱桩的正上方,再将千斤顶安装于顶杆与立柱桩的上端面之间,即可采用千斤顶将立柱桩竖直压入到土中。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由于既有建筑内空旷无支撑结构,无法给立柱桩提供静压所需的反力支撑结构,通过在既有建筑内施工临时主梁,并将临时主梁连接到既有建筑的框架上,将临时主梁和既有建筑一体作为立柱桩静压所需要的反向受力承载结构,从而将立柱桩压入到既有建筑内的设定位置,完成立柱桩的施工,施工方便,特别适用于打桩设备无法进入的既有建筑的立柱桩的施工。



技术特征:

1.一种既有建筑添加立柱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添加立柱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临时主梁(2)的两端分别施工临时立柱(4),临时立柱(4)支撑于地面和临时主梁(2)之间,临时立柱(4)与临时主梁(2)一体浇筑,临时立柱(4)固定连接既有建筑的框架(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添加立柱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吊装立柱桩(7)之前,先在浇筑内施工筏板基础,筏板基础在立柱桩(7)的设计位置处预留桩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添加立柱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立柱桩(7)压入到位后,在桩孔绑扎钢筋并连接筏板基础的预埋钢筋,然后浇筑桩孔使得立柱桩(7)和筏板基础连接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添加立柱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既有建筑的外部施工抗拔桩(5),施工临时主梁(2)时将临时主梁(2)与抗拔桩(5)连接成一体,拆除临时主梁(2)后,再拆除抗拔桩(5)的地面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添加立柱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静压立柱桩(7)的过程中,实时监测既有建筑的高度,并实时监控既有建筑的框架(1)的破损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添加立柱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反顶装置(3)包括反顶架和千斤顶(34),所述反顶架的一端固定于临时主梁(2)上,所述反顶架的另一端往既有建筑的顶部延伸并设于立柱桩(7)的上方,所述千斤顶(34)安装于所述反顶架的上端与立柱桩(7)的上端之间,所述千斤顶(3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反顶架和立柱桩(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添加立柱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顶架包括顶杆(33)、两根立杆(32)和两块底板(31),两块所述底板(31)分别固定于两根临时主梁(2)上,两根所述立杆(32)分别固定于两块所述底板(31)上,所述顶杆(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根所述立杆(32)。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添加立柱桩的施工方法,其包括步骤施工临时主梁、吊装立柱桩、静压立柱桩和拆除临时主梁,先在既有建筑内施工临时主梁,临时主梁连接既有建筑的框架并以既有建筑的框架作为支撑;再将预制好的立柱桩吊装到既有建筑的内部,并将立柱桩竖立在设计位置;之后在临时主梁上安装反顶装置,并将反顶装置连接立柱桩,然后启动反顶装置,将立柱桩压入至设计深度;当所有的立柱桩均压入到位后,拆除临时主梁,完成立柱桩的添加。本申请具有便于在既有建筑内添加立柱桩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邓亚生,蔡剑文,李志东,李雄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建咨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