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18681发布日期:2023-08-04 09:4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模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2、通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6196632u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螺栓,所述限位板的内部设置有活动球,所述活动球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动块。使得夹持板能和建筑模块有更好的接触,同时也方便拆卸,有效解决了建筑模板支撑装置只能水平支撑,调节不了角度,且不能很好的对建筑模板进行支撑的问题。

3、在模板的支撑过程中,工人需要先移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使得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共同夹紧于模板,再通过螺栓将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锁紧固定,然后工人将调节第一伸缩杆的长度,使得固定板抵紧于模板,最后工人将把定位锥下插到地内,使得支撑板稳定支撑在地面上。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缺陷:支撑装置在对模板进行支撑时需要进行较多的操作步骤,导致模板的支撑效率较为低下;若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将模板夹持较紧,则工人将不易调节固定板所处的位置;若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将模板夹持较松,则起不到应有的夹持效果;在定位锥向下插入到地内的过程中,若工人不能稳定压紧支撑板,则支撑板有可能在地面上发生偏移,导致固定板不能较好地抵紧模板,影响了对模板的支撑效果,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对模板的支撑效果和支撑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模板支撑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板支撑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推车、滑动穿设于推车的插杆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板,推车上设有用于驱动插杆进出地内的驱动单元和用于带动支撑板升降的升降单元,支撑板的两端均设有用于抵紧模板侧部的夹板和用于带动夹板沿支撑板长度方向运动的带动单元;

3、支撑板上设有供模板挤压的第一气囊,夹板上设有供模板挤压的第二气囊,插杆上设有供推车挤压的第三气囊,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共同连通有同一组设于支撑板上的伸缩充气单元,伸缩充气单元的伸缩端设有供电块,供电块通过导线连接有设于推车上的电源;

4、升降单元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一导电块,带动单元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二导电块,驱动单元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三导电块,第一导电块、第二导电块和第三导电块均设于支撑板上并供供电块依次抵触;

5、当支撑板抵紧于模板使得第一气囊被压扁后,供电块将脱离于第一导电块并抵触于第二导电块;当两块夹板共同夹紧于模板使得两个第二气囊均被压扁后,供电块将脱离于第二导电块并抵触于第三导电块;当插杆插入到地内使得第三气囊被压扁后,供电块将脱离于第三导电块。

6、可选的,所述升降单元包括设于推车上的第一电缸,第一电缸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延伸并设有安装座,支撑板转动连接于安装座并可在竖直面上翻转,安装座和支撑板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二电缸,第二电缸的活塞杆在伸缩时将促使支撑板相对安装座进行翻转,且第二电缸通过导线连接于第一导电块。

7、可选的,所述带动单元包括设于支撑板上的第三电缸,第三电缸的活塞杆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连接于夹板,且第三电缸通过导线连接于第二导电块。

8、可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于推车上的第四电缸,第四电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插杆,且第四电缸通过导线连接于第三导电块。

9、可选的,所述伸缩充气单元包括安装在支撑板上的连接管和滑轨,连接管的一端连通于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有伸缩波纹管,伸缩波纹管上设有滑动配合于滑轨的滑块,供电块设于滑块上,滑轨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导电块、第二导电块、第三导电块的排布方向相同。

10、可选的,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遮蔽第一导电块、第二导电块和第三导电块的保护壳。

11、可选的,所述保护壳上设有拉手,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电缸、第二电缸、第三电缸和第四电缸伸缩的控制器。

12、可选的,所述插杆在竖直面上呈倾斜设置,插杆的长度方向与插杆的滑动方向相同;当支撑板抵紧于模板时,插杆的高端与模板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插杆的高端与模板之间的水平距离。

1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4、1.在模板的支撑过程中,工人通过拉动拉手并开启电源,即可使得支撑板支撑于处于不同高度的模板并贴合于处于不同倾斜度的模板,两块夹板将共同夹持于不同长度的模板,插杆将插入到地内,使得支撑装置稳定固定在地面上,以提高对模板的支撑效果和支撑效率;

15、2.在模板无需支撑时,工人通过拉动拉手将调节控制器,即可使得插杆脱离于地面,并使得夹板和支撑板脱离于模板,以便支撑装置的拆卸。



技术特征:

1.一种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1)、滑动穿设于推车(1)的插杆(3)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板(2),推车(1)上设有用于驱动插杆(3)进出地内的驱动单元(4)和用于带动支撑板(2)升降的升降单元(5),支撑板(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抵紧模板侧部的夹板(6)和用于带动夹板(6)沿支撑板(2)长度方向运动的带动单元(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5)包括设于推车(1)上的第一电缸(51),第一电缸(51)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延伸并设有安装座(52),支撑板(2)转动连接于安装座(52)并可在竖直面上翻转,安装座(52)和支撑板(2)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二电缸(53),第二电缸(53)的活塞杆在伸缩时将促使支撑板(2)相对安装座(52)进行翻转,且第二电缸(53)通过导线连接于第一导电块(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单元(7)包括设于支撑板(2)上的第三电缸(71),第三电缸(71)的活塞杆沿支撑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连接于夹板(6),且第三电缸(71)通过导线连接于第二导电块(7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4)包括设于推车(1)上的第四电缸(41),第四电缸(41)的活塞杆连接于插杆(3),且第四电缸(41)通过导线连接于第三导电块(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充气单元(8)包括安装在支撑板(2)上的连接管(81)和滑轨(82),连接管(81)的一端连通于第一气囊(22)、第二气囊(62)和第三气囊(32),连接管(81)的另一端连通有伸缩波纹管(83),伸缩波纹管(83)上设有滑动配合于滑轨(82)的滑块(84),供电块(85)设于滑块(84)上,滑轨(8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导电块(54)、第二导电块(72)、第三导电块(43)的排布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84)上设有用于遮蔽第一导电块(54)、第二导电块(72)和第三导电块(43)的保护壳(8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87)上设有拉手(88),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电缸(51)、第二电缸(53)、第三电缸(71)和第四电缸(41)伸缩的控制器(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3)在竖直面上呈倾斜设置,插杆(3)的长度方向与插杆(3)的滑动方向相同;当支撑板(2)抵紧于模板时,插杆(3)的高端与模板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插杆(3)的高端与模板之间的水平距离。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板支撑装置,其包括推车、滑动穿设于推车的插杆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板,推车上设有驱动单元和升降单元,支撑板的两端均设有夹板和带动单元;支撑板上设有供模板挤压的第一气囊,夹板上设有供模板挤压的第二气囊,插杆上设有供推车挤压的第三气囊,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共同连通有同一组设于支撑板上的伸缩充气单元,伸缩充气单元的伸缩端设有供电块,供电块通过导线连接有设于推车上的电源;升降单元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一导电块,带动单元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二导电块,驱动单元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三导电块。本申请能够提高对模板的支撑效果和支撑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萍,韦钦伟,董婷婷,李林锋,郭红亮,张敬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鼎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