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拼装结构

文档序号:34712626发布日期:2023-07-07 14:54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拼装结构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拼装结构。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2、现有技术中,将浇筑好的墙板直接搬运到需要进行搭建的位置,然后将墙板进行拼装,实现快速建筑;

3、但是,由于墙板需要相互之间进行固定,由于墙体是完整的,使用混凝土将两组墙板固定在一起时,混凝土在未干之前,墙板之间缺少固定结构,使得混凝土干了之后,两组墙板之间可能存在缝隙,影响墙板之间的牢固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拼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拼装结构,包括:第一墙体,第一墙体的表面开设有灌入槽;第二墙体,第二墙体的表面设置有挂钩,挂钩的表面开设有通槽,第二墙体的表面开设有灌入槽,第二墙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接孔,第二插接孔中插接有插接块,插接块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及第一插接孔,设于第一墙体的表面。

3、优选的,所述灌入槽的内部插接固定有横杆,横杆具有多组,多组横杆均匀的分布在灌入槽的内壁,灌入槽的内壁插接有挡板,挡板可进入第一墙体的内部,第一墙体的内部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连接着第一墙体的内部,另一端连接着挡板的表面,挡板的端部设置有弧形板,弧形板随着挡板进行移动。

4、优选的,所述第一墙体的表面开设有卡槽,卡槽具有两组,两组卡槽分布位于第一墙体端部的两侧,第一插接孔设置有多组,多组第一插接孔均匀的分布在第一墙体的表面,第一插接孔中插接有插接板,插接板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中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的表面开设有螺接孔,移动块可在滑槽中移动。

5、优选的,所述通孔中插接有插接环,插接环呈t型,插接环的端部插接在通孔中,通孔的直径大于插接环端部的直径,插接环的端部可在通孔中晃动,插接环的表面安装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着插接块的表面,插接环的内部螺接有螺杆,螺杆的端部螺接在移动块表面的螺接孔中。

6、优选的,所述挂钩呈l型,挂钩位于横杆的外部,横杆的表面与挂钩的表面接触,灌入槽中注入有混凝土。

7、优选的,所述第二墙体的表面设置有卡板,卡板具有两组,两组卡板分别位于第二墙体端部的两侧。

8、优选的,所述卡板的厚度与卡槽的厚度一致,卡板可插接在卡槽中,且挂钩的厚度与灌入槽的厚度一致。

9、优选的,所述挂钩可槽插接在灌入槽中,通槽贯穿挂钩的表面。

10、优选的,所述挂钩插接进灌入槽中时,挂钩的表面顶推着弧形板,挡板收进第一墙体的内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发明提出的第一墙体固定好后,向灌入槽中注入混凝土,挡板将灌入槽中的混凝土阻挡,将第二墙体端部的挂钩插接在灌入槽中,挂钩顶推弧形板,使得挡板收进第一墙体内部,灌入槽中的混凝土进入灌入槽中,且通过通槽快速进入到灌入槽中,旋拧螺杆,使得螺杆的端部螺接在移动块表面的螺孔中,挂钩位于横杆的外部,挂钩起到勾挂的作用,将第一墙体和第一插接孔固定在一起,螺杆将第一墙体和第一插接孔拉向一起,当第一插接孔移动时,插接板可在滑槽中移动,且插接环的表面设置有弹簧,弹簧起到拉动的作用,且插接环可在通孔中年摆动,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通过混凝土固定后,可将插接板从第一插接孔中抽出,插接块可从第二插接孔中抽出。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建筑墙体拼装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入槽(10)的内部插接固定有横杆(11),横杆(11)具有多组,多组横杆(11)均匀的分布在灌入槽(10)的内壁,灌入槽(10)的内壁插接有挡板(13),挡板(13)可进入第一墙体(1)的内部,第一墙体(1)的内部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连接着第一墙体(1)的内部,另一端连接着挡板(13)的表面,挡板(13)的端部设置有弧形板(14),弧形板(14)随着挡板(13)进行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1)的表面开设有卡槽(12),卡槽(12)具有两组,两组卡槽(12)分布位于第一墙体(1)端部的两侧,第一插接孔(2)设置有多组,多组第一插接孔(2)均匀的分布在第一墙体(1)的表面,第一插接孔(2)中插接有插接板(16),插接板(16)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7),滑槽(17)中设置有移动块(15),移动块(15)的表面开设有螺接孔,移动块(15)可在滑槽(17)中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中插接有插接环(7),插接环(7)呈t型,插接环(7)的端部插接在通孔(6)中,通孔(6)的直径大于插接环(7)端部的直径,插接环(7)的端部可在通孔(6)中晃动,插接环(7)的表面安装有弹簧(8),弹簧(8)的另一端连接着插接块(5)的表面,插接环(7)的内部螺接有螺杆(9),螺杆(9)的端部螺接在移动块(15)表面的螺接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18)呈l型,挂钩(18)位于横杆(11)的外部,横杆(11)的表面与挂钩(18)的表面接触,灌入槽(10)中注入有混凝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体(3)的表面设置有卡板(21),卡板(21)具有两组,两组卡板(21)分别位于第二墙体(3)端部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1)的厚度与卡槽(12)的厚度一致,卡板(21)可插接在卡槽(12)中,且挂钩(18)的厚度与灌入槽(10)的厚度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18)可槽插接在灌入槽(10)中,通槽(19)贯穿挂钩(18)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18)插接进灌入槽(10)中时,挂钩(18)的表面顶推着弧形板(14),挡板(13)收进第一墙体(1)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拼装结构,包括:第一墙体,第一墙体的表面开设有灌入槽;第二墙体,第二墙体的表面设置有挂钩,挂钩的表面开设有通槽,第二墙体的表面开设有灌入槽,第二墙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接孔,第二插接孔中插接有插接块,插接块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及第一插接孔,设于第一墙体的表面;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的第一墙体固定好后,向灌入槽中注入混凝土,挡板将灌入槽中的混凝土阻挡,将第二墙体端部的挂钩插接在灌入槽中,挂钩顶推弧形板,使得挡板收进第一墙体内部,灌入槽中的混凝土进入灌入槽中,且通过通槽快速进入到灌入槽中,旋拧螺杆,使得螺杆的端部螺接在移动块表面的螺孔中。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来,诸寅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大城市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