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施工安全监测功能的下吊装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31179发布日期:2023-07-08 00:5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施工安全监测功能的下吊装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吊装模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施工安全监测功能的下吊装模板。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现代结构向着更大、更高、更长方向发展。型钢混凝土结构因其具有延性好、强度高、刚度大等优点,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建筑结构体量逐渐增加,在型钢混凝土结构中梁的高度也越来越大,使得模板支撑系统的受力也随之增大,模板支撑因承载力不足导致坍塌的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对模板支撑技术进行研究。

2、施工实践表明,选择合适的模板支撑系统,是其施工安全性、合理性与经济性的关键。在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型钢承受自身模板荷载和混凝土自重荷载,其受力及变形较小,因此可以采用吊模方式进行梁模板施工。吊模作为一种新型施工工艺,特别适用于大面积施工的超高大梁形成的型钢混凝土梁板中,可有效解决型钢混凝土梁模板支撑问题。吊模相比于传统的梁模板施工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梁下支撑体系的承载力,加大板架体支撑间距或使用较为经济的支撑体系。从而使支模体系构造简单,荷载传递路径清晰,减少了梁支撑架的投入,降低了支撑架材质的需求,为模板支撑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

3、现有的吊模形式主要包括上翼缘吊装梁模板和下翼缘吊装梁模板。上翼缘吊装梁模板由于吊筋过长,钢筋在混凝土内部受力无法准确估量,并且会出现钢筋间距过密问题。而下翼缘吊装模板支撑方法在原有吊装梁模板支撑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钢筋受力简单,能够大大减少钢筋用量,有效解决梁内钢筋过密的问题,但是可能会使型钢梁因下吊模板引起局部受力集中导致屈曲的问题。

4、有鉴于此,目前亟需发明一种具有施工安全监测功能的新型型钢混凝土梁浇筑用下吊装模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施工安全监测功能的下吊装模板,旨在解决型钢梁因下吊模板引起局部受力集中导致屈曲的问题。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施工安全监测功能的下吊装模板,包括梁下底板、四个梁侧模板、两个加劲肋、两个竖向受拉螺杆和多个水平对穿螺杆,四个所述梁侧模板均固定连接在梁下底板上,四个所述梁侧模板和梁下底板组成一个筒型的吊装模板,两个所述加劲肋分别焊接在型钢梁的两侧,两个所述竖向受拉螺杆分别焊接在两个加劲肋的两侧,所述型钢梁位于吊装模板内部,所述梁下底板的底部焊接有多根第一主楞,第一主楞的下方焊接有第一托梁,所述竖向受拉螺杆穿过梁下底板和第一托梁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梁侧模板的侧面焊接有多根第二主楞,所述第二主楞的侧面焊接有第二托梁,多个所述水平对穿螺杆贯穿第二托梁、梁侧模板和型钢梁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还包括:

3、受力监测系统,所述受力监测系统包括多个传感器,多个所述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竖向受拉螺杆和水平对穿螺杆上,受力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竖向受拉螺杆和水平对穿螺杆的受力状态。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受力监测系统还包括采集仪以及监测客户端,多个所述传感器通过导线电连接在采集仪上,所述采集仪内含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监测客户端通过无线信号与采集仪连接。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第一托梁与第一螺母之间以及第二托梁与第二螺母之间,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套设在竖向受拉螺杆和水平对穿螺杆上。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为振弦式应力传感器,多个所述振弦式应力传感器设置在梁侧模板与第二托梁之间的水平对穿螺杆上以及梁下底板和第一托梁之间的竖向受拉螺杆上。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监测客户端为电脑和手机中的一种或多种。

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专利在型钢梁的两侧加设加劲肋,通过在加劲肋两侧提前焊接竖向受拉螺杆,并在型钢梁下端底板开设垂直方向的通孔,使得两根竖向受拉螺杆可以穿过安装孔,通过将型钢梁下端的梁下底板和竖向受拉螺杆固定,从而增加了吊装模板稳定性,有效防止型钢梁因下吊模板引起局部受力集中导致屈曲的问题。

10、2.通过水平对穿螺杆穿过型钢梁、梁侧模板以及第二托梁,并通过第二螺母将其固定,同时在梁侧模板两侧设置与型钢梁同方向的第二主楞,保证梁侧模板受力均匀,同时,为了及时监测竖向受拉螺杆和水平对穿螺杆的受力状态,引入安全监测系统,能够更直观、更精确的掌握螺杆的应力状态,避免竖向受拉螺杆和水平对穿螺杆因承受过量荷载可能发生危险,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施工安全监测功能的下吊装模板,包括梁下底板、梁侧模板、加劲肋、竖向受拉螺杆和水平对穿螺杆,所述梁侧模板固定连接在梁下底板上,所述梁侧模板和梁下底板组成吊装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肋焊接在型钢梁的侧面,所述竖向受拉螺杆焊接在加劲肋的侧面上,所述型钢梁设置于吊装模板内部,所述梁下底板的底部焊接有多根第一主楞,所述第一主楞的下方焊接有第一托梁,所述竖向受拉螺杆穿过梁下底板和第一托梁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梁侧模板的侧面焊接有多根第二主楞,所述第二主楞的侧面焊接有第二托梁,多个所述水平对穿螺杆贯穿第二托梁、梁侧模板和型钢梁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施工安全监测功能的下吊装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监测系统还包括采集仪以及监测客户端,多个所述传感器通过导线电连接在采集仪上,所述采集仪内含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监测客户端通过无线信号与采集仪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施工安全监测功能的下吊装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第一托梁与第一螺母之间的竖向受拉螺杆上以及第二托梁与第二螺母之间的水平对穿螺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施工安全监测功能的下吊装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振弦式应力传感器,多个所述振弦式应力传感器设置在梁侧模板与第二托梁之间的水平对穿螺杆上以及梁下底板和第一托梁之间的竖向受拉螺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施工安全监测功能的下吊装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客户端为电脑和手机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适用于吊装模板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施工安全监测功能的下吊装模板,本专利在型钢梁的两侧加设加劲肋,在加劲肋两侧提前焊接竖向受拉螺杆,通过使两根竖向受拉螺杆穿过型钢梁下端的梁下底板和第一托梁,并用第一螺母固定,从而增加了吊装模板稳定性,有效防止型钢梁因下吊模板引起局部受力集中导致屈曲的问题;通过水平对穿螺杆穿过型钢梁、两侧的梁侧模板以及第二托梁,并通过第二螺母将其固定,保证梁侧模板受力均匀,同时,为了及时监测竖向受拉螺杆和水平对穿螺杆的受力状态,引入安全监测系统,能够更直观、更精确的掌握螺杆的应力状态,避免竖向受拉螺杆和水平对穿螺杆因承受过量荷载可能发生危险,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张峥,冯琳,王吉河,兰春光,李铭,卫启星,张致豪,秘红丹,袁明明,尧金金,卢立飞,刘宝,武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