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混结构板体浇筑用的厚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46243发布日期:2023-08-25 14:28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混结构板体浇筑用的厚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钢混结构板体浇筑用的厚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钢混结构板体,指的是由钢筋笼和混凝土一起浇筑固化制得的现浇板,一般可用于楼板或承重墙。而在钢混结构板体的浇筑过程中,则需要对其厚度进行控制,否则板体厚度不达标,容易出现板体表面不平齐、板体后期安装位置精度低,以及板体承载能力不足等诸多危害。

2、另一方面,板体浇筑用的现有、常见厚度控制装置,主要包括两类,即外部辅助式和直接浇筑式。前者一般为尺类工具,可以多次使用,后者一般为已经预设所需高度的复合柱体,而且直接浇筑进入板体中,板体的两个侧面与复合柱体的两个端面平齐,就是有效的板体厚度控制方式。

3、如附图2所示,复合柱体包括一个底板和一个竖向柱,钢混结构板体浇筑过程中,厚度不断增加,直至刚好看不见竖向柱了,即为板体浇筑厚度准确达标了。当然,板体中的钢筋网则通过其他方式顶起固定。

4、但是此类现有的厚度控制装置,其缺点相对较多,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就是竖向柱容易造成“漏筋”现象,影响板体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对该类结构相对简单的厚度控制装置进行改良升级。

5、例如,专利公告号为cn215406945u、公告日为2022.01.0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新的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块、可伸缩杆、支撑件、第二混凝土块。

6、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楼板厚度控制装置,通过可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混凝土块和第二混凝土块,从而减少了钢筋用量,两端设定为混凝土块,这也避免了在楼板浇筑后有漏筋的风险,此外,可伸缩杆的长度可调节,从而可灵活适应浇筑不同厚度的楼板。

7、但是,该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在实际施工使用过程中,则至少还存在以下2个不足之处,同时也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8、1、其支撑件结构的使用方式,具有唯一的正确朝向要求,换言之,第一混凝土块在下、第二混凝土块在上时,支撑件也就倒置了,无法支撑钢筋网,这是十分麻烦的,更麻烦的是,此时混凝土可能已经铺设一层了,该装置想要上下位置对调就极其不方便;

9、2、该装置的长度可调功能本质上是有级调节,这相较于无级调节而言,使用灵活性又进一步降低了。

10、所以综上所述,现在急需一种钢筋网支撑功能、长度调节功能都更加灵活、方便的新型厚度控制装置,以用在钢混结构板体的浇筑施工过程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混结构板体浇筑用的厚度控制装置,其能通过在2个混凝土块上整体设置螺纹内管单元、单外管单元、限位螺母、升降板单元,以及可旋转架体单元的方式,使得:1、无论螺纹内管单元在上还是在下,可旋转架体单元始终是钢筋网固定用开口朝上,保证该厚度控制装置在使用时没有朝向要求,使其使用效果更加方便快捷;2、该装置的整体长度可以相对的无级调节;3、钢筋网在钢混结构板体中的位置也可以适当的无级调节。

2、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混结构板体浇筑用的厚度控制装置,结构包括2个混凝土块,还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混凝土块上的螺纹内管单元,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混凝土块上、且与所述螺纹内管单元套接的单外管单元,设置在所述螺纹内管单元上的限位螺母,设置在所述单外管单元上的升降板单元,以及插接设置在所述升降板单元上、并用于固定钢筋网的可旋转架体单元。

3、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螺纹内管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块上、并用于安装所述限位螺母的外螺纹管,设置在所述外螺纹管上、并用于连接所述单外管单元的轴向开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外螺纹管外环面上、并用于插接所述单外管单元的径向板。

4、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轴向开口和径向板的数量都为2个。

5、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单外管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块上、并用于插入所述外螺纹管和抵住所述限位螺母的圆管,设置在所述圆管上、并用于插入所述径向板的限位口和操作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圆管内环面上、并用于插入所述轴向开口的端头板。

6、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操作口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口,2个所述径向板分别环向卡合所述操作口和限位口的侧面。

7、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升降板单元包括和所述圆管一起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块上的内侧螺柱,设置在所述操作口上的安装端限位板,设置在所述限位口上、且连接所述安装端限位板上的单独限位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端限位板上、并用于穿过所述内侧螺柱的圆孔。

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升降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螺柱上、且位于所述混凝土块和安装端限位板之间的支撑用螺母,设置在所述内侧螺柱上、且位于所述安装端限位板和螺纹内管单元之间的悬挂用螺母,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端限位板上、并用于插入所述可旋转架体单元的径向圆槽。

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升降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径向圆槽上的通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径向圆槽内环面上、且连通所述通孔、并用于径向限位固定所述可旋转架体单元的环形槽。

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可旋转架体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径向圆槽上的安装圆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圆柱上、并用于固定钢筋网的弧形板。

11、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可旋转架体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弧形板上的中部配重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圆柱上、且插入所述环形槽的后装限位杆。



技术特征:

1.一种钢混结构板体浇筑用的厚度控制装置,结构包括2个混凝土块(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混凝土块(11)上的螺纹内管单元(1),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混凝土块(11)上、且与所述螺纹内管单元(1)套接的单外管单元(2),设置在所述螺纹内管单元(1)上的限位螺母(3),设置在所述单外管单元(2)上的升降板单元(4),以及插接设置在所述升降板单元(4)上、并用于固定钢筋网(a)的可旋转架体单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混结构板体浇筑用的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内管单元(1)包括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块(11)上、并用于安装所述限位螺母(3)的外螺纹管(101),设置在所述外螺纹管(101)上、并用于连接所述单外管单元(2)的轴向开口(102),以及设置在所述外螺纹管(101)外环面上、并用于插接所述单外管单元(2)的径向板(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混结构板体浇筑用的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开口(102)和径向板(103)的数量都为2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混结构板体浇筑用的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外管单元(2)包括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块(11)上、并用于插入所述外螺纹管(101)和抵住所述限位螺母(3)的圆管(201),设置在所述圆管(201)上、并用于插入所述径向板(103)的限位口(202)和操作口(203),以及设置在所述圆管(201)内环面上、并用于插入所述轴向开口(102)的端头板(2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混结构板体浇筑用的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口(203)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口(202),2个所述径向板(103)分别环向卡合所述操作口(203)和限位口(202)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混结构板体浇筑用的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单元(4)包括和所述圆管(201)一起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块(11)上的内侧螺柱(401),设置在所述操作口(203)上的安装端限位板(402),设置在所述限位口(202)上、且连接所述安装端限位板(402)上的单独限位板(403),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端限位板(402)上、并用于穿过所述内侧螺柱(401)的圆孔(4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混结构板体浇筑用的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单元(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螺柱(401)上、且位于所述混凝土块(11)和安装端限位板(402)之间的支撑用螺母(405),设置在所述内侧螺柱(401)上、且位于所述安装端限位板(402)和螺纹内管单元(1)之间的悬挂用螺母(406),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端限位板(402)上、并用于插入所述可旋转架体单元(5)的径向圆槽(40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混结构板体浇筑用的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单元(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径向圆槽(407)上的通孔(408),以及设置在所述径向圆槽(407)内环面上、且连通所述通孔(408)、并用于径向限位固定所述可旋转架体单元(5)的环形槽(4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钢混结构板体浇筑用的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架体单元(5)包括设置在所述径向圆槽(407)上的安装圆柱(501),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圆柱(501)上、并用于固定钢筋网(a)的弧形板(50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钢混结构板体浇筑用的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架体单元(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弧形板(502)上的中部配重块(503),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圆柱(501)上、且插入所述环形槽(409)的后装限位杆(50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混结构板体浇筑用的厚度控制装置。本发明通过在2个混凝土块上整体设置螺纹内管单元、单外管单元、限位螺母、升降板单元,以及可旋转架体单元的方式,使得:1、无论螺纹内管单元在上还是在下,可旋转架体单元始终是钢筋网固定用开口朝上,保证该厚度控制装置在使用时没有朝向要求,使其使用效果更加方便快捷;2、该装置的整体长度可以相对的无级调节;3、钢筋网在钢混结构板体中的位置也可以适当的无级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吕焕明,沃林华,翁建军,刘祖雄,曹钊华,王波君,朱旭,马其川,陈晓,施仑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