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系统及支护支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18152发布日期:2023-09-10 04:5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系统及支护支撑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系统及支护支撑方法。


背景技术:

1、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撑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建筑模板在浇筑柱子时,针对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柱子,需要相应的柱模板。存在柱模板不能根据设计需要而进行调整,柱模板使用场景单一,浇筑的柱子的形状和尺寸受限于柱模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一种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系统,可以根据需要浇筑的柱自得形状和尺寸采用多个单元板拼接成柱模板。

2、一种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系统,包括:

3、柱模板,整体上为立置的筒状且内部为浇筑空间,所述柱模板沿周向包括依次拼接的多个单元板,所述单元板沿高度方向包括一组或多组,每一组呈环形布置,各组之间沿高度方向依次叠置,同组中相邻两单元板相互铰接,铰接轴沿高度方向布置,相邻组之间的单元板彼此通过设置在各自端面的端板相互叠置抵靠;

4、环形背楞,围绕在所述柱模板的外周且具有径向间隔,针对每一组单元板,至少配置一套环形背楞,所述环形背楞与各所述单元板相连;

5、竖向背楞,立置连接各个环形背楞,所述竖向背楞沿周向间隔排布有多根;

6、斜撑,连接在所述竖向背楞和支撑面之间。

7、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8、可选的,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系统还包括: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浇筑空间的底部,用于定位所述柱模板;

9、所述定位组件至少包括相对位置可调的多根定位杆,各定位杆的端部定位所述浇筑空间的边界位置,并与位置对应的单元板内侧相互配合以指示定位。

10、可选的,每一组单元板具有以下两种状态,分别为:

11、预装状态,同组的单元板依次铰接,且首尾两块单元板处在分离状态,所有单元板整体上为帘状结构且能够展平以及多组之间相互堆叠;

12、工作状态,同组的单元板依次铰接围成筒状且绕所述浇筑空间布置。

13、可选的,所述环形背楞沿周向包括依次拼接的多个单元段,各单元段包括沿周向并排延伸的多根筋条,多根筋条周向的端部设有连接在彼此之间加强板;相邻单元段之间的加强板相互贴靠连接。

14、可选的,各单元段中包括四根筋条,所述四根筋条在所处单元段的横截面上布置在矩形区域的四角;所述加强板包括四块,分别位于径向相邻的两根筋条之间以及高度方向相邻的两根筋条之间;各加强板上设有连接孔,用于通过连接件与相邻单元段连接。

15、可选的,所述单元板的背侧带有处在高度方向两端的端板以及处在中部的肋板,所述端板和/或所述肋板通过径向撑杆与位置相应的环形背楞相连;

16、所述单元板与所述环形背楞之间的径向距离通过所述径向撑杆双向可调。

17、可选的,所述环形背楞整体上为圆环形,所述浇筑空间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环形背楞的整体形状相似或不同。

18、可选的,所述环形背楞带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沿周向延伸且处在所述环形背楞高度方向上的中部;

19、所述第一滑道贯通所述环形背楞径向的内外两侧,所述径向撑杆一端与所述单元板相连,另一端经由所述第一滑道延伸并固定于所述环形背楞的外侧。

20、可选的,所述环形背楞还带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沿周向延伸且处于所述环形背楞径向方向上的中部;

21、所述第二滑道沿高度方向贯通所述环形背楞,并与所述第一滑道,所述环形背楞与所述竖向背楞之间通过贯穿所述第二滑道的背楞连接件相互结合。

22、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方法,包括:

23、在浇筑施工区外预装柱模板,具体为针对混凝土柱周长,将数量相应的单元板作为一组并依次铰接,且首尾两块单元板处在分离状态,同组单元板整体上为帘状结构且能够展平以及多组之间相互堆叠;

24、在浇筑施工区将所述帘状结构进行卷绕,使同组的单元板依次铰接围成筒状,并在所述浇筑空间外周搭建所述柱模板;

25、安装所述环形背楞、所述竖向背楞以及所述斜撑;

26、利用径向撑杆连接各所述单元板与所述环形背楞,通过所述径向撑杆向外牵拉各单元板,直至所述柱模板的位置以及围绕的区域形状与所述浇筑空间一致。

27、本申请的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系统,多个单元板拼接形成柱模板,可以根据需要浇筑的柱子形状和尺寸进行拼接;设置环形背楞、竖直背楞和斜撑从径向、轴向以及外周为柱模板提供支撑,保证拼接形成的柱模板受自身重力和载荷后的结构稳定。



技术特征:

1.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浇筑空间的底部,用于定位所述柱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背楞沿周向包括依次拼接的多个单元段,各单元段包括沿周向并排延伸的多根筋条,多根筋条周向的端部设有连接在彼此之间加强板;相邻单元段之间的加强板相互贴靠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单元段中包括四根筋条,所述四根筋条在所处单元段的横截面上布置在矩形区域的四角;所述加强板包括四块,分别位于径向相邻的两根筋条之间以及高度方向相邻的两根筋条之间;各加强板上设有连接孔,用于通过连接件与相邻单元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板的背侧带有处在高度方向两端的端板以及处在中部的肋板,所述端板和/或所述肋板通过径向撑杆与位置相应的环形背楞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背楞整体上为圆环形,所述浇筑空间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环形背楞的整体形状相似或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背楞带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沿周向延伸且处在所述环形背楞高度方向上的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背楞还带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沿周向延伸且处于所述环形背楞径向方向上的中部;

10.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系统及支护支撑方法,包括:柱模板,整体上为立置的筒状且内部为浇筑空间,所述柱模板沿周向包括依次拼接的多个单元板;环形背楞,套设在所述柱模板的外周且沿周向布置有多套,各环形背楞径向向内支撑所述柱模板;竖向背楞,立置连接各个环形背楞,所述竖向背楞沿周向间隔排布有多根;斜撑,连接在所述竖向背楞和支撑面之间。本申请的混凝土柱浇筑的支护支撑系统,多个单元板拼接形成柱模板,可以根据需要浇筑的柱子形状和尺寸进行拼接;设置环形背楞、竖直背楞和斜撑从径向、轴向以及外周为柱模板提供支撑,保证拼接形成的柱模板受自身重力和载荷后的结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龚顺风,程鹏,孟彤,姜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宜和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