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防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9014发布日期:2023-11-30 10:0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防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坠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防坠装置。


背景技术:

1、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在进行安装使用时,需要操作者进行高空作业,而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的同时必须佩戴防坠装置,以免在施工时发生危险。

2、例如申请号:cn202122820297.4中涉及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防坠装置,包括腰带和快速卡扣机构,其两者通过连接绳固定连接,所述快速卡扣机构包括环形钩和限位扣,所述限位扣受驱翻转贴合所述环形钩一端内壁,所述腰带上固定连接有工具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防坠装置,利用了限位扣和拉柄能将环形钩在钢架上快速卡箍或拆卸,并且安全性能得以保证,以使得整个钢架的搭建进度加快,且腰带上加装有工具袋和圆弧圈,能使得搭建用的工具有存放的地方,不会从高空落下以保护人身安全,且工具袋内设置有隔板,能分出两个独立的空间来存储不同的紧固件,以快速的分辨需要的紧固件使得搭建的进度进一步提升。

3、就目前现有的施工防坠装置而言,其固定结构不完善,使用时,只能通过卡扣固定在管架上,无法固定到一些墙体类和板类的部件上,从而导致防坠装置的实用性差,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且现有的施工防坠装置的位置调节结构不完善,当安全绳在管架上固定好后,其长度限制了施工者上下移动的高度,从而导致施工防坠装置使用起来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防坠装置,其具有活动安装的连接组件,能够在施工时方便调节安装带固定点的位置,从而使得防坠装置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防坠装置的目的与功效,具体包括: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有夹板和连接杆,所述夹板设在安装机构中主体的内侧左端,且夹板上等列设有防滑凹槽,并且夹板中间设有弧形槽,所述连接杆设在夹板的左侧,且连接杆贯穿主体的左侧,并且连接杆与主体之间设有弹性件,连接杆外侧两端设有楔形结构;所述安装机构上设有调节组件,且调节组件的安装杆设在主体的左侧,且安装杆两端与主体左侧的连接板相卡合,并且安装杆内部两端的接触块与连接杆两端的楔形结构相接触;所述安装机构上设有连接组件,且连接组件的移动架滑动安装在主体的后侧的活动槽中,移动架的后侧与活动槽内的定位块相接触,并且移动架两侧的顶辊顶在活动槽的内壁上。

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主体和连接板;所述主体前侧内端开设有矩形槽;所述连接板共设有两组,且连接板对称设在主体左侧两端。

3、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活动槽、内槽和定位块;所述活动槽开设在主体的后侧;所述内槽开设在活动槽的内端;所述定位块通过弹性件等列设在内槽中,且定位块贯穿主体的后侧,并且定位块后侧设有楔形结构。

4、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杆和滑槽;所述安装杆内部转动安装有一组带有反向螺纹的螺杆,且螺杆两侧贯穿安装杆;所述滑槽共设有两组,且滑槽对称设在安装杆内部两侧。

5、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移动块和卡持块;所述移动块滑动安装在两组滑槽中,且移动块与安装杆上的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卡持块设在移动块的内端。

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接触块和卡持槽;所述接触块设在移动块的内端;所述卡持槽开设在接触块的内侧,且卡持槽内插接有卡持块。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移动架和移动槽;所述移动架内部中间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移动槽开设在移动架内侧前端。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调节螺杆和连接口;所述调节螺杆转动安装在移动架内部后端,且调节螺杆前侧处在移动槽中;所述连接口设在移动架的后侧,且连接口内设有圆形固定杆。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移动板和顶辊;所述移动板滑动安装在移动架前侧的移动槽中,且移动板与调节螺杆前侧转动连接;所述顶辊共设有两组,且顶辊转动安装在移动板的两端,并且顶辊两侧设有圆柱形结构,顶辊贯穿移动架两侧。

10、有益效果

11、1.本发明通过设置了调节组件,通过转动安装杆内的螺杆,可使两组移动块带动接触块向两侧移动,然后与弹簧相配合使连接杆带动夹板进行复位,使本装置从附着物上进行拆卸,在进行拆卸时,无论使用者处在防坠装置的上端还是下端,通过旋转安装杆上的螺杆的任意一端都可将本装置进行快速拆卸,这样设置可使本装置进行拆卸时更加方便。

12、2.本发明通过设置了安装机构和连接组件,通过将移动架后端与带有楔形结构的定位块相接触,可在施工人员向上移动施工时,通过安全带可带动移动架在活动槽内进行滑动,当施工人员急速下坠时,定位块又能通过对移动架进行限位,又能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通过这样设置,即能满足安全需求的同时,又能保证施工者能向上施工作业。

13、3.本发明通过设置了安装机构,通过在主体内的夹板上开设防滑槽和弧形槽,然后通过配合调节组件使夹板向内收缩,能将本装置在板状固定件和管状固定件上进行固定,使得本装置能适配多种使用场景,减少防坠装置使用的局限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机构(1);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有夹板(102)和连接杆(1021),所述夹板(102)设在安装机构(1)中主体(101)的内侧左端,且夹板(102)上等列设有防滑凹槽,并且夹板(102)中间设有弧形槽,所述连接杆(1021)设在夹板(102)的左侧,且连接杆(1021)贯穿主体(101)的左侧,并且连接杆(1021)与主体(101)之间设有弹性件,连接杆(1021)外侧两端设有楔形结构;所述安装机构(1)上设有调节组件(2),且调节组件(2)的安装杆(201)设在主体(101)的左侧,且安装杆(201)两端与主体(101)左侧的连接板(1011)相卡合,并且安装杆(201)内部两端的接触块(203)与连接杆(1021)两端的楔形结构相接触;所述安装机构(1)上设有连接组件(3),且连接组件(3)的移动架(301)滑动安装在主体(101)的后侧的活动槽(103)中,移动架(301)的后侧与活动槽(103)内的定位块(1032)相接触,并且移动架(301)两侧的顶辊(3041)顶在活动槽(103)的内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还包括:主体(101)和连接板(1011);所述主体(101)前侧内端开设有矩形槽;所述连接板(1011)共设有两组,且连接板(1011)对称设在主体(101)左侧两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还包括:活动槽(103)、内槽(1031)和定位块(1032);所述活动槽(103)开设在主体(101)的后侧;所述内槽(1031)开设在活动槽(103)的内端;所述定位块(1032)通过弹性件等列设在内槽(1031)中,且定位块(1032)贯穿主体(101)的后侧,并且定位块(1032)后侧设有楔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安装杆(201)和滑槽(2011);所述安装杆(201)内部转动安装有一组带有反向螺纹的螺杆,且螺杆两侧贯穿安装杆(201);所述滑槽(2011)共设有两组,且滑槽(2011)对称设在安装杆(201)内部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还包括:移动块(202)和卡持块(2021);所述移动块(202)滑动安装在两组滑槽(2011)中,且移动块(202)与安装杆(201)上的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卡持块(2021)设在移动块(202)的内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还包括:接触块(203)和卡持槽(2031);所述接触块(203)设在移动块(202)的内端;所述卡持槽(2031)开设在接触块(203)的内侧,且卡持槽(2031)内插接有卡持块(202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移动架(301)和移动槽(3011);所述移动架(301)内部中间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移动槽(3011)开设在移动架(301)内侧前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还包括:调节螺杆(302)和连接口(303);所述调节螺杆(302)转动安装在移动架(301)内部后端,且调节螺杆(302)前侧处在移动槽(3011)中;所述连接口(303)设在移动架(301)的后侧,且连接口(303)内设有圆形固定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还包括:移动板(304)和顶辊(3041);所述移动板(304)滑动安装在移动架(301)前侧的移动槽(3011)中,且移动板(304)与调节螺杆(302)前侧转动连接;所述顶辊(3041)共设有两组,且顶辊(3041)转动安装在移动板(304)的两端,并且顶辊(3041)两侧设有圆柱形结构,顶辊(3041)贯穿移动架(301)两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防坠装置,涉及防坠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有夹板和连接杆,所述夹板设在安装机构中主体的内侧左端,且夹板上等列设有防滑凹槽,并且夹板中间设有弧形槽,通过将移动架后端与带有楔形结构的定位块相接触,可在施工人员向上移动施工时,通过安全带可带动移动架在活动槽内进行滑动,当施工人员急速下坠时,定位块通过对移动架进行限位,又能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通过这样设置,即能满足安全需求的同时,又能保证施工者能向上施工作业,解决了施工防坠装置的位置调节结构不完善,当安全绳在管架上固定好后,其长度限制了施工者上下移动的高度,从而导致施工防坠装置使用起来不够灵活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蔡晋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晋弘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