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砖幕墙的改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98306发布日期:2023-09-20 00:5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砖幕墙的改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幕墙安装,具体为一种玻璃砖幕墙的改装方法。


背景技术:

1、玻璃砖幕墙是一种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由支承结构体系和玻璃板组成,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玻璃幕墙具有美观、节能、透光、隔音等出色效果。因此在新设建筑上玻璃砖幕墙渐渐成为一种采用的主流方案。对于传统幕墙结构建筑的玻璃砖幕墙改装上,目前还缺少有效的安全的改装设备。

2、于是,本申请人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玻璃砖幕墙的改装方法,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砖幕墙的改装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有效且安全的玻璃砖幕墙改装设备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玻璃砖幕墙的改装方法,包括一种传统幕墙改装为玻璃砖幕墙的改装吊件,所述改装吊件包括吊杆,所述吊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轴线与吊杆的轴线重叠,所述转动杆能够围绕自身的轴线转动,所述转动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玻璃砖放置框和传统幕墙放置框;

5、所述玻璃砖放置框用于放置待安装的玻璃砖,所述玻璃砖放置框的左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上档杆a和下档杆a,所述上档杆a和下档杆a,所述上档杆a和下档杆a用于限制在玻璃砖放置框的玻璃砖向玻璃砖放置框外移动;

6、所述传统幕墙放置框用于放置拆卸下的传统幕墙,所述传统幕墙放置框的右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上档杆b和下档杆b,所述上档杆b和下档杆b,所述上档杆b和下档杆b用于限制在传统幕墙放置框的传统幕墙向传统幕墙放置框外移动;

7、所述上档杆a和下档杆a的末端分别设置有左侧红外发射器a和左侧红外接收器a;

8、所述上档杆b和下档杆b的末端分别设置有右侧红外发射器b和右侧红外接收器b;

9、所述吊杆的下端与转动杆连接的转动部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锁定块,所述转动部的顶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转动部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转动部的上部与吊杆的下端连接,所述转动部的下部与转动杆的上端连接,所述转动部的上部与转动部的下部转动连接,当锁定块转动至垂直状态且卡入定位槽能够限制转动部的上部和下部的转动;

10、当左侧红外接收器a和右侧红外接收器b分别接受到左侧红外发射器a和右侧红外发射器b发出的红外信号时,锁定块才能从定位槽中转出;

11、所述改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s1:将上档杆b和下档杆b转动至水平;

13、s2:将拆卸下的传统幕墙放入传统幕墙放置框内后再将上档杆b和下档杆b转动至垂直;

14、s3:转动转动杆将玻璃砖放置框转动至操作面;

15、s4:将上档杆a和下档杆a转动至水平;

16、s5:将玻璃砖从玻璃砖放置框取出后进行安装。

17、优选的,所述玻璃砖放置框内设置有三角柱,所述三角柱通过滑轨设置在玻璃砖放置框内,所述三角柱向下移动时能够将玻璃砖放置框放置的玻璃砖推出。

18、(三)有益效果

1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砖幕墙的改装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该玻璃砖幕墙的改装方法采用转动结构的设计,在一个转动端上设置玻璃砖放置框和传统幕墙放置框,可以在拆卸传统幕墙后转动设备并安装玻璃砖幕墙,并且采用红外发射、接收器搭配转动限位结构来确保放置框内的物件在不会掉落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转动端的转动操作,进而提高安全程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砖幕墙的改装方法,包括改装吊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装吊件包括吊杆(1),所述吊杆(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的轴线与吊杆(1)的轴线重叠,所述转动杆(12)能够围绕自身的轴线转动,所述转动杆(1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玻璃砖放置框(2)和传统幕墙放置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砖幕墙的改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砖放置框(2)内设置有三角柱(23),所述三角柱(23)通过滑轨(231)设置在玻璃砖放置框(2)内,所述三角柱(23)向下移动时能够将玻璃砖放置框(2)放置的玻璃砖推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砖幕墙的改装方法,涉及幕墙安装技术领域。该玻璃砖幕墙的改装方法包括改装吊件包括吊杆,所述吊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轴线与吊杆的轴线重叠,所述转动杆能够围绕自身的轴线转动,所述转动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玻璃砖放置框和传统幕墙放置框。该玻璃砖幕墙的改装方法采用转动结构的设计,在一个转动端上设置玻璃砖放置框和传统幕墙放置框,可以在拆卸传统幕墙后转动设备并安装玻璃砖幕墙,并且采用红外发射、接收器搭配转动限位结构来确保放置框内的物件在不会掉落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转动端的转动操作,进而提高安全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王佩,陆浩,叶胜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