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的装配式金属墙板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34768发布日期:2023-12-01 15:07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的装配式金属墙板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金属墙板,具体为一种模块化的装配式金属墙板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装配式轻质墙板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它可以是由木材或石膏或其他材料制成的,装配式墙之间通常使用金属互连板连接。通常力学性能较差,不具备支撑风力或地震载荷,不适用于较长墙板的施工。

2、采用砖砌墙或者石膏板墙,前者施工复杂,厚度较厚,施工周期长;后者力学性能较差,不适用较长墙板的施工。现有技术中各种隔墙安装麻烦,施工周期长,墙体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出现裂缝和收缩等一系列现象,墙体无法进行更换,或整面墙更换成本高,工期长,施工技术麻烦,故发明一种模块化的金属剪力墙结构单元,该单元是预制的,并可用于支撑和施工且可周转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的装配式金属墙板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的装配式金属墙板,包括:支撑杆一、支撑杆二、顶杆和底杆,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竖直设置,顶杆水平位于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上端,底杆水平位于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下端;

3、顶杆和底杆之间安装有中间杆,中间杆和支撑杆一及支撑杆二平行,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之间倾斜设置有对角杆,对角杆的一端穿过中间杆,且对角杆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端穿过支撑杆一或支撑杆二的顶底端;

4、顶杆和底杆的外侧均套有轻质槽钢,并通过螺栓固定在轻质槽钢内,同时固定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轻质槽钢的内壁上。

5、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一、支撑杆二、顶杆和底杆均采用轻质槽钢支撑,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大小、形状完全相同,顶杆和底杆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且顶杆和底杆的两端分别插入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内端,并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6、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顶底端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支撑板呈u状,支撑板的一端和固定板的一端上侧固定连接,固定板的另一端呈锥形,固定板的下端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顶杆或底板内侧,呈锥形的一端穿过插接孔,同时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杆一或支撑杆二的内端。

7、优选的,所述中间杆的上端插入顶杆的内侧,下端插入底杆的内侧,并位于顶杆和底杆之间,中间杆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顶杆和底杆之间,且中间杆的侧壁上开设有穿孔。

8、优选的,所述顶杆或底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设有角板,角板呈直角三角形状,角板的内端设有空腔,空腔的底端和侧端均开设有圆孔,角板的底端和侧端可通过螺栓或者焊接在相邻的底杆和支撑杆二的内端侧壁上,或支撑杆一和顶杆的内端侧壁上。

9、优选的,所述中间杆穿过穿孔,两端分别插入支撑板内,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内,所述顶杆、底杆和轻质槽钢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固定孔,顶杆、底杆位于轻质槽钢的内侧,且螺栓的一端穿过固定孔将顶杆或底杆固定在轻质槽钢内并组成墙体。

10、优选的,所述墙体水平方向安装时,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侧壁上均均匀开设有若干螺栓孔,通过螺栓孔和螺栓可将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一或者两个支撑杆二以及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固定在一起。

11、优选的,所述墙体竖直方向安装时,竖直方向的两组墙体之间连接有基础墙,其中一组墙体上的固定板或角板的一侧设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固定板或角板以及基础墙后和对应的固定板或角板,然后和螺母螺纹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墙体转动连接时,在相邻的两组墙体的相邻侧的上下端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连接板。

13、一种模块化的装配式金属墙板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4、s1、首先,将对角杆的一端穿过中间杆上的穿孔,并将中间杆固定在顶杆和底杆中间;

15、s2、然后,将支撑板和固定板安装在支撑杆一或支撑杆二的内侧;

16、s3、接着,将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分别套在顶杆和底杆的两端并固定住,同时对角杆的上下端插入两个支撑板内,并通过螺栓固定住;

17、s4、最后,将顶杆和底杆的外侧均套接轻质槽钢,并通过螺栓和固定在轻质槽钢内,即完成墙体的组装。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模块化的金属剪力墙结构单元便于施工,通过螺栓或者焊接进行连接固定,连接简单,装配率较高,可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减小施工成本,对施工技术要求较低;

20、2、由轻钢制成,可以进行长墙结构的支撑和施工,并能承受风和地震的载荷;

21、3、同时通过可拆卸连接件的使用可以对墙体和可拆卸连接件进行替换,避免因为一面墙体的开裂和连接件的损坏影响整面墙体的使用性能,提高了装配率,节约资源;

22、4、可以完全被周转利用,大大降低成本,模块化的装配式金属墙板,施工工艺简单,各部分配件均可以拆卸再次使用,节约了资源,降低了后期改造和维修的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的装配式金属墙板,包括:支撑杆一(1)、支撑杆二(2)、顶杆(3)和底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1)和支撑杆二(2)竖直设置,顶杆(3)水平位于支撑杆一(1)和支撑杆二(2)的上端,底杆(4)水平位于支撑杆一(1)和支撑杆二(2)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的装配式金属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1)、支撑杆二(2)、顶杆(3)和底杆(4)均采用轻质槽钢支撑,支撑杆一(1)和支撑杆二(2)大小、形状完全相同,顶杆(3)和底杆(4)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且顶杆(3)和底杆(3)的两端分别插入支撑杆一(1)和支撑杆二(2)的内端,并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的装配式金属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1)和支撑杆二(2)的顶底端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插接孔(11),所述支撑板(6)呈u状,支撑板(6)的一端和固定板(10)的一端上侧固定连接,固定板(10)的另一端呈锥形,固定板(10)的下端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顶杆(3)或底板(4)内侧,呈锥形的一端穿过插接孔(11),同时支撑板(6)固定在支撑杆一(1)或支撑杆二(2)的内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的装配式金属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杆(9)的上端插入顶杆(3)的内侧,下端插入底杆(4)的内侧,并位于顶杆(3)和底杆(4)之间,中间杆(7)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顶杆(3)和底杆(4)之间,且中间杆(9)的侧壁上开设有穿孔(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的装配式金属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3)或底杆(4)远离支撑板(6)的一端设有角板(12),角板(12)呈直角三角形状,角板(12)的内端设有空腔,空腔的底端和侧端均开设有圆孔,角板(12)的底端和侧端可通过螺栓或者焊接在相邻的底杆(4)和支撑杆二(2)的内端侧壁上,或支撑杆一(1)和顶杆(3)的内端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的装配式金属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杆(9)穿过穿孔(8),两端分别插入支撑板(6)内,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6)内,所述顶杆(3)、底杆(4)和轻质槽钢(13)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固定孔(14),顶杆(3)、底杆(4)位于轻质槽钢(13)的内侧,且螺栓的一端穿过固定孔(14)将顶杆(3)或底杆(4)固定在轻质槽钢(13)内并组成墙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的装配式金属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水平方向安装时,所述支撑杆一(1)和支撑杆二(2)的侧壁上均均匀开设有若干螺栓孔(5),通过螺栓孔和螺栓可将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一(1)或者两个支撑杆二(2)以及支撑杆一(1)和支撑杆二(2)固定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的装配式金属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竖直方向安装时,竖直方向的两组墙体之间连接有基础墙(15),其中一组墙体上的固定板(10)或角板(12)的一侧设有固定螺栓(16),固定螺栓(16)的一端依次穿过固定板(10)或角板(12)以及基础墙(15)后和对应的固定板(10)或角板(12),然后和螺母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的装配式金属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转动连接时,在相邻的两组墙体的相邻侧的上下端通过轴销(18)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7)。

10.一种模块化的装配式金属墙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金属墙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块化的装配式金属墙板及使用方法,包括:支撑杆一、支撑杆二、顶杆和底杆,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竖直设置,顶杆水平位于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上端,底杆水平位于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下端;顶杆和底杆之间安装有中间杆,中间杆和支撑杆一及支撑杆二平行,模块化的金属剪力墙结构单元便于施工,通过螺栓或者焊接进行连接固定,连接简单,装配率较高,可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减小施工成本,对施工技术要求较低,同时通过可拆卸连接件的使用可以对墙体和可拆卸连接件进行替换,避免因为一面墙体的开裂和连接件的损坏影响整面墙体的使用性能,提高了装配率,节约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华,马贤涛,刘小飞,唐亚冬,朱瑞强,冯泽权,朱磊,尚刘威,高志龙,陈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