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辐射制冷膜的箱式房及制冷膜涂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9156发布日期:2023-11-17 22:5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辐射制冷膜的箱式房及制冷膜涂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箱式房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辐射制冷膜的箱式房及制冷膜涂覆工艺。


背景技术:

1、箱式房是一种可移动、可重复使用的建筑产品。也称为“组合箱式房”或者“集装箱式房”。采用模数化设计、工厂化生产,以箱体为基本单元,可单独使用,也可通过水平及竖直方向的不同组合形成宽敞的使用空间,竖直方向可以叠层。

2、常规箱式房为固定框架结构,当需要临时增加箱式房内部空间时,需要额外再布置一个箱式房,将两个箱式房装配在一起,而这种临时增加的情况往往对空间大小要求交底,直接采用两个箱式房需要运输、吊装,过程繁琐,且两个箱式房对土地的占用面积也随之加倍,导致空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常规箱式房在面对需要临时增加空间时过程繁琐、空间资源浪费的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带辐射制冷膜的箱式房。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带辐射制冷膜的箱式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带辐射制冷膜的箱式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垂直设有侧板,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垂直设有门板,所述门板与侧板合围形成有使用区域,且所述门板和侧板上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和侧板上均涂覆有辐射制冷膜;

4、所述侧板包括两个支撑板、第一板体和两个第二板体,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与两个门板对应,且每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固定,两个所述第二板体分布在第一板体的两侧且相互间通过铰链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板体在远离第一板体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滑动轴,所述顶板和底板上均开设有供滑动轴插入并移动的滑槽;

5、两个所述第二板体远离第一板体的一侧均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内转动连接有辊轴,所述辊轴上缠绕有帘布,所述帘布的头部连接有拉杆,所述支撑板背离门板的一侧开设有供拉杆嵌入的拉槽,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拉杆的固定组件;当所述第一板体位于使用区域外侧并与两个第二板体形成夹角时,所述第一板体与两个第二板体合围成房外区域;

6、所述顶板上转动连接有盖板,当所述盖板转动至与顶板垂直位置时,所述盖板将两个房外区域上方遮住。

7、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螺纹连接在支撑板内侧壁,且锁紧螺钉端部穿进拉槽内与拉杆抵紧。

8、可选的,所述铰链包括两个页片,两个所述叶片分别固定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朝向使用区域的一侧,其中一个所述页片上设有两个沿竖直方向相对分布的销套,另一个所述页片上固定有销轴,所述销轴位于两个销套之间并与销套同轴分布,所述销轴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直径与销套内径相同,每个所述销套侧壁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端部穿进销套内并与限位轴垂直相抵。

9、可选的,所述限位螺钉上同轴固定有旋钮。

10、可选的,所述盖板底面在对应两个房外区域位置设有用于罩住房外区域外围的软质护罩。

11、可选的,所述顶板和底板在相对的一侧均设有与侧板相对的角钢,所述角钢的两个外侧面均覆盖有第一弹性密封垫,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侧壁均嵌设有第二弹性密封垫,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沿底板长度方向排列时,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的第二弹性密封垫相互抵紧。

12、可选的,所述第一板体的两侧均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密封槽,两个所述第二板体上均开设有与第一密封槽对应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槽底开设有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固定有第一密封杆,所述第二密封槽内滑动插接有第二密封杆,所述第二密封杆通过弹簧与第三密封槽槽底连接,且所述第二密封杆与相对的第一密封杆间连接有防水布。

13、可选的,所述角钢侧壁转动连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内穿设有定位杆,所述第二板体侧壁设有供定位杆插入的导套,当所述定位杆插入导套内时,所述第二板体垂直于底板长度方向。

14、可选的,所述顶板上开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滑动连接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竖直设有芯轴,所述芯轴竖直穿过盖板;

15、所述盖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铰接有两个伸缩筒,每个所述伸缩筒内滑动连接有锚杆,所述锚杆侧壁垂直设有螺柱,所述螺柱穿出伸缩筒外且穿出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块,所述伸缩筒上开设有供螺柱移动的腰型槽。

16、一种带辐射制冷膜的箱式房的制冷膜涂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7、s1、施工前保证基底清洁无尘、无锈蚀;

18、s2、将漆搅拌均匀,根据现场涂覆工具和环境调整漆的粘度,如果粘度偏高,用去离子水或者纯净水兑稀,兑稀比例小于10%,搅拌均匀后用滤网过滤;

19、s3、采用空气雾化喷涂、高压无气喷涂、刷涂或者辊涂。

20、s4、施工需涂覆两遍,第一次施工不易涂覆过厚,干膜厚度不超过40微米,干燥时间不低于30 min,用手指触摸无不粘连后方可涂刷第二遍, 涂覆完成后干膜厚度维持在100-150微米。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在箱式房的外侧通过第一板体和两个第二板体围成的房外区域,使得使用区域的面积增加,当需要房外区域时,操作者可移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使其沿底板长度方向排列,重新构成房外区域的侧板,满足了临时增加区域的要求,相较于直接拼装两个箱式房,房外区域的构成简单,且所需占地面积缩小,节省了资源浪费;

23、2.铰链既可满足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间的转动,亦可对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进行固定,具有稳固房外区域的作用;

24、3、帘布、第一弹性密封垫、第二弹性密封垫、防水布增加了使用区域和房外区域的密封性,减小了外界灰尘、雨水等进入区域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辐射制冷膜的箱式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垂直设有侧板(4),所述底板(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垂直设有门板(2),所述门板(2)与侧板(4)合围形成有使用区域,且所述门板(2)和侧板(4)上设有顶板(3),所述顶板(3)和侧板(4)上均涂覆有辐射制冷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辐射制冷膜的箱式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锁紧螺钉(49),所述锁紧螺钉(49)螺纹连接在支撑板(43)内侧壁,且锁紧螺钉(49)端部穿进拉槽(48)内与拉杆(47)抵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辐射制冷膜的箱式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包括两个页片(6),两个所述叶片(6)分别固定在第一板体(41)和第二板体(42)朝向使用区域的一侧,其中一个所述页片(6)上设有两个沿竖直方向相对分布的销套(61),另一个所述页片(6)上固定有销轴(62),所述销轴(62)位于两个销套(61)之间并与销套(61)同轴分布,所述销轴(62)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轴(621),所述限位轴(621)直径与销套(61)内径相同,每个所述销套(61)侧壁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钉(63),所述限位螺钉(63)端部穿进销套(61)内并与限位轴(621)垂直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辐射制冷膜的箱式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钉(63)上同轴固定有旋钮(6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辐射制冷膜的箱式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底面在对应两个房外区域位置设有用于罩住房外区域外围的软质护罩(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辐射制冷膜的箱式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和底板(1)在相对的一侧均设有与侧板(4)相对的角钢(9),所述角钢(9)的两个外侧面均覆盖有第一弹性密封垫(91),所述第一板体(41)和第二板体(42)侧壁均嵌设有第二弹性密封垫(92),当所述第一板体(41)和第二板体(42)沿底板(1)长度方向排列时,所述第一板体(41)和第二板体(42)上的第二弹性密封垫(92)相互抵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辐射制冷膜的箱式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41)的两侧均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密封槽(101),两个所述第二板体(42)上均开设有与第一密封槽(101)对应的第二密封槽(102),所述第二密封槽(102)槽底开设有第三密封槽(103),所述第一密封槽(101)内固定有第一密封杆(104),所述第二密封槽(102)内滑动插接有第二密封杆(105),所述第二密封杆(105)通过弹簧(106)与第三密封槽(103)槽底连接,且所述第二密封杆(105)与相对的第一密封杆(104)间连接有防水布(10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辐射制冷膜的箱式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9)侧壁转动连接有定位套(71),所述定位套(71)内穿设有定位杆(72),所述第二板体(42)侧壁设有供定位杆(72)插入的导套(73),当所述定位杆(72)插入导套(73)内时,所述第二板体(42)垂直于底板(1)长度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辐射制冷膜的箱式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上开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调节槽(201),所述调节槽(201)内滑动连接有调节座(202),所述调节座(202)上竖直设有芯轴(203),所述芯轴(203)竖直穿过盖板(5);

10.一种带辐射制冷膜的箱式房的制冷膜涂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带辐射制冷膜的箱式房及制冷膜涂覆工艺,包括底板,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垂直设有侧板,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垂直设有门板,门板与侧板合围形成有使用区域,且门板和侧板上设有顶板,顶板和侧板上均涂覆有辐射制冷膜;侧板包括两个支撑板、第一板体和两个第二板体,两个支撑板分别与两个门板对应,且每个支撑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固定,两个第二板体分布在第一板体的两侧且相互间通过铰链连接,两个第二板体在远离第一板体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滑动轴,顶板和底板上均开设有供滑动轴插入并移动的滑槽;本申请具有方便增加箱式房临时空间、提升空间资源利用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于相平,李林,刘亚,荆志良,孔维涛,夏禹,全有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