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8301发布日期:2024-03-05 14:4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运输系统,特别是指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1、工地运输安全是保证工地顺利施工的重要环节,在现代化建设中建筑构件常常需要从地面运输到施工目标点位,这些建筑构件的抵达关系到工程难易程度以及工期的快慢,在工地建筑构件的运输过程中,需要对路线、设备进行合理规划,根据路况信息和运输起点、终点进行预先估计,但是现有技术中都是使用人员的经验进行预先判断,无法进行准确预判和高效管理,且在工地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运输安全,加强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不受运输因素的影响。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121257a,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智能运输方法及系统,运送至施工现场的构件,根据施工图纸做出的编码系统进行编号,并与安装位置一一对应,经过编码的构件,按照施工顺序运至施工现场塔吊的起吊范围内;由塔吊按照顺序将构件吊运到运输小车上,构件由运输小车横移运送至每个智能悬挂起重机组的上件位置,由智能悬挂起重机组吊起构件送至安装工位,空载的运输小车返回去接下一个构件,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每完成一层或两层楼房施工,可爬升支撑底座在智能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自行向上爬升至新的施工位,进行下一轮施工。

3、当前的建筑构件运输系统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系统,用于克服当前的建筑构件运输系统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系统,包括,

3、陆地车,其用以装载、运输建筑构件并用以实时定位运输过程中所述建筑构件的所处位置;

4、提升机构,其包括第一塔吊和第二塔吊,用以将所述陆地车运输至起吊初始位置的所述建筑构件进行竖直方向的提升;

5、终端运输设备,其用以装载、运输经所述提升机构提升至起吊终点位置的所述建筑构件,并用以实时定位运输过程中所述建筑构件的所处位置;

6、施工定位设备,其用以获取施工现场各处的实时具体位置信息以及各原料点位和各目标点位的实时位置信息;

7、控制总成,其与所述陆地车、所述提升机构、所述终端运输设备和所述施工定位设备分别相连,所述控制总成能够根据所述施工定位设备获取的具体位置信息构建施工现场的空间三维模型,通过所述空间三维模型中所述原料点位和所述目标点位的位置确定所述建筑构件的主要运输路线和次要运输路线,以及合适的所述塔吊个数和对于不同路线建筑构件运输数量的分配。

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总成在所述空间三维模型中对地面路况进行分析的条件下,基于不同的起吊初始位置设有所述陆地车的不同行驶轨迹,且各行驶轨迹均为行驶时间最短的路径。

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总成在各楼层设置有不同起吊终点位置的条件下,基于不同所述塔吊提升至终点位置的不同设置有所述建筑构件的不同提升轨迹,且各提升轨迹的提升时间均不相同,

10、其中,所述不同起吊终点位置包括,第一起吊终点位置和第二起吊终点位置。

1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总成在所述空间三维模型中对楼层内路况进行分析的条件下,基于不同的所述起吊终点位置设置有所述终端运输设备的不同终端轨迹,且所述建筑构件沿不同终端轨迹从不同起吊终点位置运输至所述目标点位所用终端时间不同。

12、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总成能够将各所述行驶轨迹、所述提升轨迹和所述终端轨迹组合为不同的运输路线,控制总成将组合后的各所述运输路线对应的运输时间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对不同塔吊运输所述建筑构件的所述运输路线进行等级评价。

1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总成能够根据各所述运输路线对应的所述运输时间对各运输路线进行等级评价,

14、若所述第一塔吊与所述第一起吊终点位置组合的第一运输路线对应的第一运输时间小于第一塔吊与所述第二起吊终点位置组合的第二运输路线对应的第二运输时间,则控制总成判定所述第一运输路线为第一甲级路线;

15、若所述第二塔吊与所述第一起吊终点位置组合的第三运输路线对应的第三运输时间小于第二塔吊与所述第二起吊终点位置组合的第四运输路线对应的第四运输时间,则控制总成判定所述第三运输路线为第二甲级路线。

1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总成能够确定运输所述建筑构件的主要运输路线和次要运输路线,控制总成对所述第一甲级路线和所述第二甲级路线所对应的第一甲级运输时间和第二甲级运输时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制定运输路线。

17、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总成在所述建筑构件数量超过预设塔吊数量评价值条件下,设置有所述塔吊数量不同的运输方案。

18、进一步地,若所述建筑构件数量小于所述塔吊数量评价值,则所述控制总成判定所述塔吊个数为1,

19、若所述建筑构件数量大于等于所述塔吊数量评价值,则所述控制总成判定所述塔吊个数为2。

2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总成在所述不同运输方案的条件下,基于各运输方案中所述塔吊个数的不同设置有不同的运输任务量分配比例,且所述运输任务量均优先分配所述主要运输路线。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施工定位设备获取的位置信息构建空间三维模型,根据空间三维模型对施工现场的路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针对不同原料点位、不同目标点位运输途中阻碍最少,耗时最短的运输路线,有利于简化运输过程中的人工操作步骤,对于减少人工操作失误,促进智能化在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系统中的应用,易于推广实施,且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建筑构件安全有效地运输到施工现场,经济效益明显。

22、尤其,通过控制总成根据空间三维模型对地面的路况进行分析,确定地面上原料点位距各塔吊起吊初始位置间阻碍最少,耗时最短的行驶轨迹,减少施工进度对材料的影响,实施精准的施工并有效控制运输的成本和时间。

23、尤其,通过构建空间三维模型以及实时更新的位置信息对运输途中可能发生的堵塞及路况障碍都会被进行提前估计,减少了建筑构件运输过程中发生运输事故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路况的影响造成的运输时间长,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构件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运输效率,使得建筑构建的施工安装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24、尤其,通过在建筑构件的运输准备过程中,清查运输路况、制定具体运输路线、制定运输方案,避免了运输过程中不必要耗时事故的发生,对于影响了运输效率的路线、方案及时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建筑构件安全有效地运输到施工现场。

25、尤其,通过建筑构件的数量确定引用塔吊的个数,对引用的塔吊进行运输任务量的分配,对于控制总成确定的主要运输路线所对应的塔吊进行较大份额的分配,对于控制总成确定的次要运输路线所对应的塔吊进行较小份额的分配,使得运输耗时短的主要运输路线进行更多建筑构件的运输,提高了运输效率,减少了整体运输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总成在所述空间三维模型中对地面路况进行分析的条件下,基于不同的起吊初始位置设有所述陆地车的不同行驶轨迹,且各行驶轨迹均为行驶时间最短的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总成在各楼层设置有不同起吊终点位置的条件下,基于不同所述塔吊提升至终点位置的不同设置有所述建筑构件的不同提升轨迹,且各提升轨迹的提升时间均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总成在所述空间三维模型中对楼层内路况进行分析的条件下,基于不同的所述起吊终点位置设置有所述终端运输设备的不同终端轨迹,且所述建筑构件沿不同终端轨迹从不同起吊终点位置运输至所述目标点位所用终端时间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总成能够将各所述行驶轨迹、所述提升轨迹和所述终端轨迹组合为不同的运输路线,控制总成将组合后的各所述运输路线对应的运输时间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对不同塔吊运输所述建筑构件的所述运输路线进行等级评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总成能够根据各所述运输路线对应的所述运输时间对各运输路线进行等级评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总成能够确定运输所述建筑构件的主要运输路线和次要运输路线,控制总成对所述第一甲级路线和所述第二甲级路线所对应的第一甲级运输时间和第二甲级运输时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制定运输路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总成在所述建筑构件数量超过预设塔吊数量评价值条件下,设置有所述塔吊数量不同的运输方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总成在所述不同运输方案的条件下,基于各运输方案中所述塔吊个数的不同设置有不同的运输任务量分配比例,且所述运输任务量均优先分配所述主要运输路线。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运输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系统,包括,陆地车、提升机构、终端运输设备、施工定位设备和控制总成,通过施工定位设备获取的位置信息构建空间三维模型,根据空间三维模型对施工现场的路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针对不同原料点位、不同目标点位运输途中阻碍最少,耗时最短的运输路线,并通过建筑构件的数量确定引用塔吊的个数,对引用的塔吊进行运输任务量的分配,使得运输耗时短的主要运输路线进行更多建筑构件的运输。本发明有利于简化运输过程中的人工操作步骤,对于减少人工操作失误,促进智能化在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系统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建筑构件安全有效地运输到施工现场。

技术研发人员:陈颂,田兴,李跃,张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