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狭窄空间平面网架起步跨空中对接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514294发布日期:2023-12-29 16:5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狭窄空间平面网架起步跨空中对接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平面网架安装施工,具体涉及一种狭窄空间平面网架起步跨空中对接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1、由于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很多堆放在露天场地的物料,考虑到会污染环境,需要进行空间封闭,这就需要在物料上方构建工业厂房。由于空间平面网架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好,可以适用于大跨度的工业厂房,平面网架结构迅速发展。通常这种情况下,业主都会要求边生产边施工厂房,这样给施工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

2、传统的平面网架的起步跨施工方法有:1、一个或多个跨距内作为起步跨,多台吊车同时抬吊;2、一个或多个跨距内作为起步跨,利用满堂脚手架进行起步网架的安装。这两种方法都需要清空起步网架下方的场地,同时起步网架两侧需要足够场地进行吊车的站位,这样要求施工场地宽阔。吊装过程中,多台吊车同时起吊,并持续保持同步,直到网架就位。吊装过程中,同步指挥难度大,吊车司机操作困难,安装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狭窄空间平面网架起步跨空中对接安装方法。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狭窄空间平面网架起步跨空中对接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制作网架单元:将原有整体的平面网架从中间断开分成两个条状网架单元,使得原有的平面网架的长度变短;

5、s2、选择提升单元:根据两片网架单元的重量,选择吊车站位以及吊车旋转半径,根据相关参数选择合适吊车;

6、s3、搭设支撑装置:根据平面网架的尺寸制作用于临时支撑平面网架的支撑装置,将制作好的支撑装置吊装到位,并在支撑装置上固定有液压顶;

7、s4、对接安装:将其中的一片网架单元吊起,一端就位,另外一端落在支撑装置的液压顶上面;然后再将另外一片网架单元吊起,一端在支撑装置上和第一片网架单元进行空中对接,对接完成后另外一端即可就位。

8、可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型钢框架、操作平台以及挡块,所述操作平台安装于型钢框架上,所述挡块设于操作平台相对的两侧面用于对网架单元进行限位。

9、可选的,所述型钢框架上还设置有爬梯。

10、可选的,所述型钢框架包括多个h型钢梁。

11、可选的,每个所述h型钢梁内交叉设置有多个斜支撑。

12、可选的,所述网架单元吊装就位前,在网架单元预定就位的位置安装有用于定位网架单元的支座。

13、可选的,所述吊车设置有一台。

14、可选的,当两个网架单元对接安装完成后,即可拆除支撑装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发明方法只需要将平面网架分成两个单片网架单元进行拼装,在起步网架中部立好支撑装置,这样利用一台吊车即可实现平面网架在空中对接,最后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起步单元;此方法所需安装空间很小,解决了边生产边施工的难题,同时单台吊车即可完成,减少了多机抬吊的风险,减少了施工费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狭窄空间平面网架起步跨空中对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平面网架起步跨空中对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型钢框架、操作平台以及挡块,所述操作平台安装于型钢框架上,所述挡块设于操作平台相对的两侧面用于对网架单元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狭窄空间平面网架起步跨空中对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框架上还设置有爬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狭窄空间平面网架起步跨空中对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框架包括多个h型钢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狭窄空间平面网架起步跨空中对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h型钢梁内交叉设置有多个斜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平面网架起步跨空中对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架单元吊装就位前,在网架单元预定就位的位置安装有用于定位网架单元的支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平面网架起步跨空中对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车设置有一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平面网架起步跨空中对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个网架单元对接安装完成后,即可拆除支撑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狭窄空间平面网架起步跨空中对接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网架单元:将原有整体的平面网架从中间断开分成两个条状网架单元,使得原有的平面网架的长度变短;S2、选择提升单元:根据两片网架单元的重量,选择吊车站位以及吊车旋转半径,根据相关参数选择合适吊车;S3、搭设支撑装置:根据平面网架的尺寸制作用于临时支撑平面网架的支撑装置,将制作好的支撑装置吊装到位,并在支撑装置上放置好液压顶;S4、对接安装:将其中的一片网架单元吊起,一端就位,另外一端落在支撑装置的液压顶上面。本发明方法所需安装空间很小,解决了边生产边施工的难题,同时单台吊车即可完成,减少了多机抬吊的风险,减少了施工费用。

技术研发人员:余桂亮,陈志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防城港中一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