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梁芯模脱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45339发布日期:2024-03-18 18:19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梁芯模脱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道路桥梁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箱梁芯模脱模方法。


背景技术:

1、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有时会需要架桥。桥的施工方式的一种为,制作桥墩台,在墩台上假设横梁,在横梁之间加速预制箱梁,然后在箱梁上现浇钢筋混凝土桥面。箱梁预制过程为通过在箱梁外模内搭建钢筋骨架,在钢筋骨架内放入箱梁芯模,浇筑入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取下箱梁外模的侧模板和端模板,进行养护,养护好后抽出芯模。现有的预制箱梁进行心里芯模脱模为在箱梁芯模同心里粘结在一起的状态下直接拉出箱梁芯模的,故抽出箱梁芯模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抽出芯模省力的箱梁芯模脱模方法,解决了箱梁预制时抽出箱梁芯模费力的问题。

2、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箱梁芯模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箱梁芯模设计为能够朝内收拢的管状结构,脱模时,先使芯模朝内收拢到同箱梁的内表面脱开,然后将箱梁芯模拉出箱梁。先收缩脱落箱梁内表面,然后抽出箱梁芯模,使得脱模时省力。

3、作为优选,所述箱梁芯模由芯模底板、芯模顶板、芯模左侧板和芯模右侧板合围而成,所述芯模底板包括底板左段和底板右段,所述芯模顶板包括顶板左段和顶板右段,所述芯模左侧板包括左侧板上段和左侧板下段,所述芯模右侧板包括右侧板上段和右侧板下段,底板左段和底板右段通过若干底板部铰链连接在一起,底板左段的右端面和底板右段的左端面抵接在一起,底板部铰链位于箱梁芯模内部,顶板左段和顶板右段能够分合地抵接在一起,左侧板上段和左侧板下段通过若干左侧板部铰链连接在一起,左侧板上段的下端面和左侧板下段的上端面抵接在一起,左侧板部铰链位于箱梁芯模内部,右侧板上段和右侧板下段通过若干右侧板部铰链连接在一起,右侧板上段的下端面和右侧板下段的上端面抵接在一起,右侧板部铰链位于箱梁芯模内部,底板左段同左侧板下段固接在一起,左侧板上段同顶板左段固接在一起,顶板右段和右侧板上段固定在一起,右侧板下段同底板右段固定在一起,左侧板下段和右侧板下段之间通过横向伸缩结构连接在一起,横向伸缩结构用于驱动左侧板下段和右侧板下段以底板铰链为轴转动,芯模底板和芯模顶板之间通过竖向伸缩结构连接在一起,竖向伸缩结构用于驱动顶板右段以右侧板铰链为轴转动和驱动顶板左段以左侧板铰链为轴转动;箱梁芯模朝内收缩时,顶板右段、顶板左段、左侧板上段、左侧板下段、右侧板上段、左侧板下段、底板左段和底板右段的运动轨迹都位于箱梁的内周面围成的空间内;脱模时:先使竖向伸缩结构收缩,驱动顶板右段和右侧板上段以右侧板铰链为轴朝箱梁芯模内转动而同箱梁内表面脱、驱动顶板左段和左侧板上段以左侧板铰链为轴朝箱梁内部转动而同箱梁内表面脱离;再在保证箱梁底板能够转动的前提下收缩横向伸缩结构,使得左侧板下段和底板左段以底板部铰链为轴转动而同箱梁内表面脱离、右侧板下段和底板右段以底板部铰链为轴转动而同箱梁内表面脱离;最后拉出箱梁芯模即可。本技术方案能够使芯模先同箱梁脱开,然后进行拉出,从而使得取下箱梁芯模时省力,省力则能够实现更长长度的箱梁的制作。保证底模板能够转动的方式可以为:先朝上抬芯模底板、左侧板下段和右侧板下段到箱梁底板能够转动进行合拢的位置。

4、作为优选,所述竖向伸缩结构包括左竖向气缸和右竖向气缸,右竖向气缸的缸体通过右纵向下铰轴铰接在底板右段的内表面上,所述右竖向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右纵向上铰轴铰接在顶板右段的内表面上,左竖向气缸的缸体通过左纵向下铰轴铰接在底板左段的内表面上,所述左竖向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左纵向上铰轴铰接在顶板左段的内表面上,所述横向伸缩结构包括横向气缸,横向气缸的左端通过纵向左铰轴铰接在左侧板下段的内表面上、右端通过纵向右铰轴铰接在右侧板下段的内表面上。

5、作为优选,顶板右段的左端面和顶板左段的右端面斜面配合抵接在一起。能够更为方便地实现顶板左段和右端的可靠密封连接而防止产生漏浆。

6、作为优选,还包括纵向滑槽,纵向滑槽的内表面和外表面都为圆弧面,纵向滑槽的内表面所在的圆柱的中心线为底板部铰链的轴线,纵向滑槽的内表面所在的圆柱和纵向滑槽的外表面所在的圆柱同轴,纵向滑槽的左端穿设在所述底板左段的下表面内、右端穿设在所述底板右段的下表面内。本技术方案,保证了芯模底板直接为能够保证芯模底板能够转动的位置,也即无需上抬动作,能够直接通过横向伸缩机构伸缩来驱动左侧板下段和底板左段以底板部铰链为轴转动而同箱梁脱离、驱动右侧板下段和底板右段以底板部铰链为轴转动而同箱梁脱离。提高了箱梁芯模脱模时的方便性。

7、作为优选,所述底板右段的左端面和底板左段的右端面斜面配合抵接在一起,所述底板右段的左端面按压在底板左段的右端面上,所述底板左段的下表面上设有至少一排支撑滚球,同一排支撑滚球中的支撑滚球沿纵向分布,所述支撑滚球支撑在所述纵向滑槽的内表面上。能够使得拉出箱梁芯模时更为省力通槽。纵向滑槽可以取下二次利用,也可以保留在箱梁芯模上。取下纵向滑槽的方法为:时纵向滑槽的两端超出箱梁,在箱梁芯模合拢后,上抬纵向滑槽的两端使得纵向滑槽同相邻芯模脱开,然后拉出相邻芯模,再拉出纵向滑槽,该方式能够避免上抬纵向滑槽使纵向滑槽同箱梁脱开的过程中产生断裂。

8、作为优选,箱梁外模包括底模板板、可拆卸连接在底模板横向两端的两块侧模板和可拆卸连接在底模板纵向两端的两块端模板,箱梁外模装配好时,所述端模板套设在所述箱梁芯模上,所述端模板密封抵接在侧模板的端面上,所述端模板密封抵接在端模上表面上,所述顶板右段的内表面上设有顶板右段部连接耳,顶板左段的内表面上设有顶板左段部连接耳,所述左侧板上段的内表面上设有左侧板上段部连接耳,所述左侧板下段的内表面上设有左侧板下段部连接耳,所述右侧板上段的内表面上设有右侧板上段部连接耳,所述右侧板下段的内表面上设有右侧板下段部连接耳,所述端模板设有若干端模板部连接耳,若干端模板固定螺栓一一对应地穿过所述端模板部连接耳后一一对应地螺纹连接在所述顶板右段部连接耳、顶板左段部连接耳、左侧板上段部连接耳、左侧板下段部连接耳、右侧板上段部连接耳和右侧板下段部连接耳上而使得端模板同侧模板的端面抵接在一起。固定端模板时方便,而且固定端模板的结构能够起到辅助固定箱梁芯模而避免箱梁芯模合拢的作用。能够提高实现端模板同时同侧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拉出相邻芯模时省力。



技术特征:

1.一种箱梁芯模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箱梁芯模设计为能够朝内收拢的管状结构,脱模时,先使芯模朝内收拢到同箱梁的内表面脱开,然后将箱梁芯模拉出箱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梁芯模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梁芯模由芯模底板、芯模顶板、芯模左侧板和芯模右侧板合围而成,所述芯模底板包括底板左段和底板右段,所述芯模顶板包括顶板左段和顶板右段,所述芯模左侧板包括左侧板上段和左侧板下段,所述芯模右侧板包括右侧板上段和右侧板下段,底板左段和底板右段通过若干底板部铰链连接在一起,底板左段的右端面和底板右段的左端面抵接在一起,底板部铰链位于箱梁芯模内部,顶板左段和顶板右段能够分合地抵接在一起,左侧板上段和左侧板下段通过若干左侧板部铰链连接在一起,左侧板上段的下端面和左侧板下段的上端面抵接在一起,左侧板部铰链位于箱梁芯模内部,右侧板上段和右侧板下段通过若干右侧板部铰链连接在一起,右侧板上段的下端面和右侧板下段的上端面抵接在一起,右侧板部铰链位于箱梁芯模内部,底板左段同左侧板下段固接在一起,左侧板上段同顶板左段固接在一起,顶板右段和右侧板上段固定在一起,右侧板下段同底板右段固定在一起,左侧板下段和右侧板下段之间通过横向伸缩结构连接在一起,横向伸缩结构用于驱动左侧板下段和右侧板下段以底板铰链为轴转动,芯模底板和芯模顶板之间通过竖向伸缩结构连接在一起,竖向伸缩结构用于驱动顶板右段以右侧板铰链为轴转动和驱动顶板左段以左侧板铰链为轴转动;箱梁芯模朝内收缩时,顶板右段、顶板左段、左侧板上段、左侧板下段、右侧板上段、左侧板下段、底板左段和底板右段的运动轨迹都位于箱梁的内周面围成的空间内;脱模时:先使竖向伸缩结构收缩,驱动顶板右段和右侧板上段以右侧板铰链为轴朝箱梁芯模内转动而同箱梁内表面脱、驱动顶板左段和左侧板上段以左侧板铰链为轴朝箱梁内部转动而同箱梁内表面脱离;再在保证箱梁底板能够转动的前提下收缩横向伸缩结构,使得左侧板下段和底板左段以底板部铰链为轴转动而同箱梁内表面脱离、右侧板下段和底板右段以底板部铰链为轴转动而同箱梁内表面脱离;最后拉出箱梁芯模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箱梁芯模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伸缩结构包括左竖向气缸和右竖向气缸,右竖向气缸的缸体通过右纵向下铰轴铰接在底板右段的内表面上,所述右竖向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右纵向上铰轴铰接在顶板右段的内表面上,左竖向气缸的缸体通过左纵向下铰轴铰接在底板左段的内表面上,所述左竖向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左纵向上铰轴铰接在顶板左段的内表面上,所述横向伸缩结构包括横向气缸,横向气缸的左端通过纵向左铰轴铰接在左侧板下段的内表面上、右端通过纵向右铰轴铰接在右侧板下段的内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箱梁芯模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顶板右段的左端面和顶板左段的右端面斜面配合抵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3或4所述的一种箱梁芯模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纵向滑槽,纵向滑槽的内表面和外表面都为圆弧面,纵向滑槽的内表面所在的圆柱的中心线为底板部铰链的轴线,纵向滑槽的内表面所在的圆柱和纵向滑槽的外表面所在的圆柱同轴,纵向滑槽的左端穿设在所述底板左段的下表面内、右端穿设在所述底板右段的下表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箱梁芯模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右段的左端面和底板左段的右端面斜面配合抵接在一起,所述底板右段的左端面按压在底板左段的右端面上,所述底板左段的下表面上设有至少一排支撑滚球,同一排支撑滚球中的支撑滚球沿纵向分布,所述支撑滚球支撑在所述纵向滑槽的内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箱梁芯模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箱梁外模包括底模板板、可拆卸连接在底模板横向两端的两块侧模板和可拆卸连接在底模板纵向两端的两块端模板,箱梁外模装配好时,所述端模板套设在所述箱梁芯模上,所述端模板密封抵接在侧模板的端面上,所述端模板密封抵接在端模上表面上,所述顶板右段的内表面上设有顶板右段部连接耳,顶板左段的内表面上设有顶板左段部连接耳,所述左侧板上段的内表面上设有左侧板上段部连接耳,所述左侧板下段的内表面上设有左侧板下段部连接耳,所述右侧板上段的内表面上设有右侧板上段部连接耳,所述右侧板下段的内表面上设有右侧板下段部连接耳,所述端模板设有若干端模板部连接耳,若干端模板固定螺栓一一对应地穿过所述端模板部连接耳后一一对应地螺纹连接在所述顶板右段部连接耳、顶板左段部连接耳、左侧板上段部连接耳、左侧板下段部连接耳、右侧板上段部连接耳和右侧板下段部连接耳上而使得端模板同侧模板的端面抵接在一起。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箱梁芯模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箱梁芯模设计为能够朝内收拢的管状结构,脱模时,先使芯模朝内收拢到同箱梁的内表面脱开,然后将箱梁芯模拉出箱梁。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抽出芯模省力的箱梁芯模脱模方法,解决了箱梁预制时抽出箱梁芯模费力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国,罗旺,梁安泉,刘应魁,任凌风,姚国栋,王远宇,康敬喜,罗晓高,潘正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