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空腔混凝土加固办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09284发布日期:2024-01-16 11:4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高层空腔混凝土加固办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加固,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层空腔混凝土加固办法。


背景技术:

1、建筑空腔结构,即为有梁无楼板的特殊混凝土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由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体系柱距、结构层高变化大,导致空腔混凝土的施工难度大。

2、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空腔结构,现有技术一般是采用铝模区域支撑系统设计和基础设计进行施工,然而由于超高层建筑的总体高度过高以及项目的空腔施工区域高度较高,仅按照传统的铝模区域支撑系统设计和基础设计进行施工,费时费力,工人的施工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不利于保障主体结构的强度和安全性,且随着层数的增高,费时费力的程度和对于主体结构的强度和安全性要求急剧加大,导致成本急剧升高,因此亟需一种安全且节省成本的加固方法与传统的铝模区域支撑系统设计相配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超高层空腔混凝土加固办法。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高层空腔混凝土加固办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一:根据空腔区域的结构设计主梁排布方式,并对搁置主梁进行结构内力计算;

4、步骤二:根据空腔区域的结构设计联梁排布方式,并对搁置联梁进行结构内力计算;

5、步骤三:主梁整体稳定性验算;

6、步骤四:依据空腔区域的结构,设计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方案;

7、步骤五:按照单独列出的梁的铝模搭设,顺序进行施工,空腔区域每隔两层楼高将工字钢主联梁加固体系平铺于梁上,作为本区域架体支承基础;

8、步骤六:此区域混凝土强度达标之后,将此部分工字钢主联梁加固体系拆除运输至下一区域循环使用直至对应施工结束。

9、作为优选,步骤五包括:基础设置;支撑系统支设;安装梁的铝模模板;安装梁钢筋;收尾加固检查;浇筑混凝土;模板拆除。

10、作为优选,所述工字钢为18号工字钢。

11、作为优选,每隔两层楼高将工字钢主联梁加固体系平铺于梁上,作为空腔区域架体支承基础,梁两侧立杆跨层直通,梁底采用托梁双立杆回顶支设。

12、作为优选,所述工字钢主联梁加固体系数量为二,通过两套工字钢主联梁加固体系和对应连接构件循环使用直至全部空腔区域的混凝土施工完毕。

13、作为优选,工字钢采用u型锚固螺栓进行加固,所述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通过普通钢管横杆与核心筒区域连接,楼板上对应开设有u型孔,采用u型锚固螺栓进行加固步骤如下:

14、c1:将u型锚固螺栓依次穿过下垫板和楼板,u型锚固螺栓下端与下垫板远离楼板的一端贴合;

15、c2:将工字钢放入u型锚固螺栓两根螺纹杆之间,所述工字钢下端与楼板远离下垫板的一侧贴合;

16、c3:将工字钢两侧分别放入硬木楔,硬木楔侧面与u型锚固螺栓贴合;

17、c4:将上垫板穿过u型锚固螺栓的两根螺纹杆,所述上垫板与工字钢远离楼板的一端贴合;

18、c5:将u型锚固螺栓的两根螺纹杆上端分别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母下端与上垫板贴合。

19、作为优选,所述螺母组为双螺母,所述下垫板为木质下垫板。

20、作为优选,步骤一包括:

21、a1:确认主梁与建筑物的连接方式、连接部件的混凝土强度,并确认主梁的计算模型和允许挠度;

22、a2:对主梁进行验算,验算内容包括荷载标准值、荷载设计值、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极限挠度和支座反力。

23、作为优选,步骤二包括:

24、b1:确认联梁与主梁及建筑物的连接方式、连接部件的混凝土强度的基本参数,并确认联梁的计算模型和允许挠度;

25、b2:对联梁进行验算,验算内容包括荷载标准值、荷载设计值、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极限挠度和支座反力。

26、作为优选,步骤三包括:对主梁进行受弯构件整体稳定性分析,若不合格则重新设计主梁的长、宽等参数并再次进行稳定性验算,直至主梁整体稳定性符合要求为止。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28、(1)相较于传统的铝模区域支撑系统为同类项目的施工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施工方法,增加了施工附着点,减少了高空作业的风险,若采用传统支撑体系,则需连续搭设架体直至空腔区域结束,采用本加固方法,只需主备两套主联梁加固体系及连接构件,即可循环使用至全部空腔区域的混凝土施工完毕,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省了项目成本;

29、(2)通过调整支撑系统设计,拓宽了施工作业面,保障了施工条件,通过调整基础设计,增加了支撑强度,保障了施工质量与整体美观;

30、(3)工字钢采用u型锚固螺栓进行加固,连接安全可靠且便于安装与拆卸;

31、(4)螺母组为双螺母,双螺母锁紧效果好,上垫板为钢制上垫板从而与工字钢紧密贴合,下垫板为木质下垫板具有一定的弹性,保证了u型锚固螺栓与工字钢紧密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超高层空腔混凝土加固办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空腔混凝土加固办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包括:基础设置;支撑系统支设;安装梁的铝模模板;安装梁钢筋;收尾加固检查;浇筑混凝土;模板拆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高层空腔混凝土加固办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为18号工字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层空腔混凝土加固办法,其特征在于:每隔两层楼高将工字钢主联梁加固体系平铺于梁上,作为空腔区域(1)架体支承基础,梁两侧立杆跨层直通,梁底采用托梁双立杆回顶支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层空腔混凝土加固办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主联梁加固体系数量为二,通过两套工字钢主联梁加固体系和对应连接构件循环使用直至全部空腔区域(1)的混凝土施工完毕。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层空腔混凝土加固办法,其特征在于:工字钢采用u型锚固螺栓(2)进行加固,所述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通过普通钢管横杆与核心筒区域连接,楼板(4)上对应开设有u型孔,采用u型锚固螺栓(2)进行加固步骤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高层空腔混凝土加固办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组为双螺母,所述下垫板(3)为木质下垫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空腔混凝土加固办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空腔混凝土加固办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空腔混凝土加固办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包括:对主梁进行受弯构件整体稳定性分析,若不合格则重新设计主梁的长、宽等参数并再次进行稳定性验算,直至主梁整体稳定性符合要求为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建筑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层空腔混凝土加固办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设计主梁排布方式,步骤二设计联梁排布方式,并对搁置联梁进行结构内力计算,步骤三主梁整体稳定性验算,步骤四设计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方案,步骤五空腔区域每隔两层楼高将工字钢主联梁加固体系平铺于梁上,作为本区域架体支承基础,步骤六将此部分工字钢主联梁加固体系拆除运输至下一区域循环使用直至对应施工结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增加了施工附着点,减少了高空作业的风险;采用本加固方法,只需主备两套主联梁加固体系及连接构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省了项目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戚英杰,王健勇,周清友,殷飞,杨义晨,郭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