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加梯延性抗震连接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68438发布日期:2024-02-02 20:49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既有建筑加梯延性抗震连接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抗震连接支座领域,尤其涉及既有建筑加梯延性抗震连接支座。


背景技术:

1、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以及旧房改造工程的不断推进,为旧楼装配电梯成为改造过程中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2、电梯在多高层建筑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电梯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设置配套的电梯井道,以便于电梯的安装和使用,现有的老式多层楼房大多没有安装电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楼房配套附属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人们对老式多层楼房没有电梯的情况越来越不满,但由于老式多层楼房在建造过程中没有预留电梯井道,需要在楼房外加装电梯;

3、而外加电梯,其主结构、钢结构每个模块与原来建筑旧墙之间的有效连接技术是确保井道结构整体稳定及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但现有的电梯井架与既有建筑物连接方式的承载力弱,甚至起不到抗震作用,缺乏三个方向的延迟以及调节作用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既有建筑加梯延性抗震连接支座,目的在于解决既有建筑加梯和进行模块化安装后,电梯钢结构井架与既有住宅旧墙有效连接,减少地震相互影响,当发生地基沉降及井架变形、井架运行震动和侧移时候,实现与既有建筑之间精准对接,以及牢靠有效的连接问题。

2、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既有建筑加梯延性抗震连接支座,包括原建筑本体、钢柱,所述钢柱通过抗震连接机构与原建筑本体相连接,所述抗震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槽钢,所述连接槽钢为u型钢,所述连接槽钢内部直角处进行圆角处理;

4、所述抗震连接机构用于抵消侧向内力作用和地震条件下产生的位移变形和竖向沉降带来的变形。

5、优选的,所述连接槽钢上贯穿开设有多个连接槽型孔,所述连接槽钢内部设置有滑动垫片,所述滑动垫片上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连接槽型孔相对应,所述滑动垫片下方设置有第二焊接连接件,所述第二焊接连接件右侧设置有第三焊接连接件,所述第三焊接连接件上固定连接有连墙件,所述连墙件上固定连接有化学锚栓,所述化学锚栓与原建筑本体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二焊接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贯穿设置有多个连接槽型孔,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耳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滑动垫片、连接槽钢通过高强螺栓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三焊接连接件包括连墙件耳板,所述连墙件耳板、第四连接耳板上皆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四连接耳板位于两个连墙件耳板中间,所述第四连接耳板与连墙件耳板通过连接销钉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连接槽钢上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槽钢内部设置有第一焊接连接件,所述第一焊接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高强螺栓与连接槽钢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钢柱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滑动垫片在制作时的压力要大于30mpa,所述聚四氟乙烯板本身的抗拉强度大于15mpa,所述聚四氟乙烯板的拉伸率大于150%。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槽钢上的连接槽型孔与第二连接板上的连接槽型孔互成直角90°分布设计。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发明将这种电梯井道与原有建筑的拉结点首先设计成为铰接点,有效降低了对电梯井架的影响;两个方向的连接槽型孔,增加了水平面上位移量,采用聚四氟乙烯板作为滑动垫片除了具有减震作用外,还充分利用了高强聚四氟乙烯特性充当滑动垫片作用,降低摩擦力增加滑动性。

13、2、本发明既可以减少地震影响、削减竖向地基沉降作用,又可以抵消电梯井架侧移和变形的影响,能够实现三个维度的自动调节,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和一定的抗震性能,能适应主体结构的层间变形位移和变形特征;在电梯运行时产生了些许侧向变形情况下,通过本既有建筑加梯抗震延性支座来抵消相应的变形。



技术特征:

1.既有建筑加梯延性抗震连接支座,包括原建筑本体(1)、钢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3)通过抗震连接机构与原建筑本体(1)相连接,所述抗震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槽钢(2),所述连接槽钢(2)为u型钢,所述连接槽钢(2)内部直角处进行圆角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加梯延性抗震连接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钢(2)上贯穿开设有多个连接槽型孔(6),所述连接槽钢(2)内部设置有滑动垫片(14),所述滑动垫片(14)上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8),所述第二连接孔(8)与连接槽型孔(6)相对应,所述滑动垫片(14)下方设置有第二焊接连接件,所述第二焊接连接件右侧设置有第三焊接连接件,所述第三焊接连接件上固定连接有连墙件(13),所述连墙件(13)上固定连接有化学锚栓(12),所述化学锚栓(12)与原建筑本体(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建筑加梯延性抗震连接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接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板(9),所述第二连接板(9)上贯穿设置有多个连接槽型孔(6),所述第二连接板(9)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耳板(16),所述第二连接板(9)、滑动垫片(14)、连接槽型孔(6)钢通过高强螺栓(7)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既有建筑加梯延性抗震连接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焊接连接件包括连墙件耳板(11),所述连墙件耳板(11)、第四连接耳板(16)上皆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四连接耳板(16)位于两个连墙件耳板(11)中间,所述第四连接耳板(16)与连墙件耳板(11)通过连接销钉(10)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加梯延性抗震连接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钢(2)上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5),所述连接槽钢(2)内部设置有第一焊接连接件,所述第一焊接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4),所述第一连接板(4)通过高强螺栓(7)与连接槽型孔(6)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与钢柱(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建筑加梯延性抗震连接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垫片(14)采用聚四氟乙烯板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既有建筑加梯延性抗震连接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垫片(14)在制作时的压力大于30mpa,所述聚四氟乙烯板本身的抗拉强度大于15mpa,所述聚四氟乙烯板的拉伸率大于15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既有建筑加梯延性抗震连接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钢(2)上的连接槽型孔(6)与第二连接板(9)上的连接槽型孔(6)互成直角90°分布设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既有建筑加梯延性抗震连接支座,包括原建筑本体、钢柱,所述钢柱通过抗震连接机构与原建筑本体相连接,所述抗震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槽钢,所述连接槽钢为U型钢,所述连接槽钢内部直角处进行圆角处理;所述抗震连接机构用于抵消侧向内力作用和地震条件下、产生的位移变形和竖向沉降带来的变形;将这种电梯井道与原有建筑的拉结点首先设计成为铰接点,有效降低了对电梯井架的影响;两个方向的连接槽,增加了水平面上位移;采用聚四氟乙烯板作为滑动垫片除了具有减震作用外,还充分利用了高强聚四氟乙烯特性充当滑动垫片作用,降低摩擦力增加滑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生明,张钢英,袁富贵,陈瀚,曲金光,陈建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阿格坦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