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化工后处理厂设备室顶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42263发布日期:2024-03-18 18:1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化工后处理厂设备室顶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核化工后处理厂设备室顶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核化工后处理厂是在生产完成后进行核废料处理的场所,其主要功能是对产生的废物进行深度处理,去除放射性污染等;核化工后处理厂抗震ⅰ类厂房指的是核电厂中损坏会直接或间接导致事故工况、用来实施停堆或维持平安停堆并解除余热的构筑物,其在设计上要满足能抽绳平安停堆地震载荷的要求。

2、传统的核化工后处理厂抗震ⅰ类厂房大跨度设备室在顶板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做法是使用满堂支撑脚手架支撑厚度较大的设备室顶板模板,然后再进行顶板的浇注施工,并且需要在顶板上开设人工及通风孔,将设备组件吊运进设备室内,工人需要在现场焊接拼装设备,设备上焊缝数量多且检验较为复杂,导致施工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化工后处理厂设备室顶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采用结构以及工艺的改进来缩短施工工期并保证施工质量。

2、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核化工后处理厂设备室顶板结构,包括:

3、叠合板,所述叠合板包括预制底板和设置于所述预制底板顶部的现浇顶板;

4、墙体支座,浇筑成型于墙体顶部,所述墙体支座包括中间凸起部和两侧支撑部,所述凸起部的宽度小于墙体宽度,且所述凸起部的顶部与所述预制底板的顶部齐平,所述支撑部与墙体两侧面齐平,所述支撑部用于所述预制底板的支撑;

5、其中,所述墙体支座在所述叠合板吊装到位后,现场浇筑与所述预制底板形成整板。

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底板底部还具有第一钢覆面,所述第一钢覆面与所述预制底板均采用工厂预制方式成型。

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底板底部还具有设备室顶预埋件、与所述设备室顶预埋件连接的支架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工艺管道。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叠合板包括两块,两块所述预制底板均采用三边支撑的方式浇注固定于所述墙体支座上。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底板内的钢筋与所述预制底板的搭接面的侧面齐平设置。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底板在拼缝处留有背肋即与所述背肋垂直连接的通长垫板。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底板的拼缝处通过在所述通长垫板下贴第二钢覆面后浇筑混凝土封堵。

12、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核化工后处理厂设备室顶板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在设备室墙体上绑扎钢筋,所述钢筋用于墙体支座的浇注;

14、在墙体上安装第三钢覆面,所述第三钢覆面用于所述墙体支座的浇注模板;

15、吊装叠合板并对叠合板进行定位;

16、浇注混凝土于所述设备室墙体上形成墙体支座;

17、绑扎现浇顶板部分的钢筋,进行现浇顶板的混凝土浇筑。

1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顶板施工结束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19、将设备室内设备的顶管道与所述预制底板下的工艺管道进行连接。

2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预制底板间拼缝的处理,还包括以下步骤:

21、焊接通长垫板于扁钢上,并贴合第二钢覆面,浇筑混凝土至与所述预制底板的上表面齐平。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取消了传统的满堂脚手架,设备室内的设备以及叠合板在预制厂完成预制以后,吊车将设备吊装就位然后再将叠合板吊装就位,通过采用预制底板作为现浇混凝土底板,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现浇楼板的支模、拆模工序,直接在墙体上浇筑墙体支座与预制底板形成整板,该种结构不仅缩短了施工的周期,同时也使得顶板的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核化工后处理厂设备室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化工后处理厂设备室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底部还具有第一钢覆面,所述第一钢覆面与所述预制底板均采用工厂预制方式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化工后处理厂设备室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底部还具有设备室顶预埋件、与所述设备室顶预埋件连接的支架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工艺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化工后处理厂设备室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包括两块,两块所述预制底板均采用三边支撑的方式浇注固定于所述墙体支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化工后处理厂设备室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内的钢筋与所述预制底板的搭接面的侧面齐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化工后处理厂设备室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在拼缝处留有背肋即与所述背肋垂直连接的通长垫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化工后处理厂设备室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的拼缝处通过在所述通长垫板下贴第二钢覆面后浇筑混凝土封堵。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核化工后处理厂设备室顶板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化工后处理厂设备室顶板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顶板施工结束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化工后处理厂设备室顶板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预制底板间拼缝的处理,还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化工后处理厂设备室顶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叠合板,叠合板包括预制底板和设置于预制底板顶部的现浇顶板;墙体支座,浇筑成型于墙体顶部,墙体支座包括中间凸起部和两侧支撑部,凸起部的宽度小于墙体宽度,且凸起部的顶部与预制底板的顶部齐平,支撑部与墙体两侧面齐平,支撑部用于预制底板的支撑;其中,墙体支座在叠合板吊装到位后,现场浇筑与预制底板形成整板。本发明通过采用预制底板作为现浇混凝土底板,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现浇楼板的支模、拆模工序,直接在墙体上浇筑墙体支座与预制底板形成整板,该种结构不仅缩短了施工的周期,同时也使得顶板的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玲,孔庆勋,张剑,叶颖,张睿,刘敏,谢文,陈金,邓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