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2386发布日期:2024-03-13 21:02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混凝土泵送装置一般都是通过超长的管道进行高空混凝土输送,由于管道较长,所以在输送时,泵车还要额外伸出四只支撑腿,来实现整体的稳定和平衡,而对于一些超高层建筑,管道就会非常长非常高,管道的重心偏离就会比较大,并且高处的风也会比较大,很容易使得泵车发生倾翻,并且由于工地环境复杂,也无法无限制加长支撑腿,很容易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装置。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装置,包括转臂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转臂单元有若干,各转臂单元首尾相连,相邻的两个转臂单元之间通过连接单元连接;

3、所述转臂单元包括底座和转杆,所述底座和转杆均为圆柱形,所述底座和转杆同轴设置,所述底座和转杆正对的端部均设有t型槽,所述底座与转杆之间设有工字型转柱,所述转柱的两端分别位于底座和转杆的t型槽内,所述底座的t型槽的底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转柱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t型槽的槽底连接,所述转杆的t型槽的底部设有橡胶块,所述底座和转杆的正对的一端的外侧均设有环形槽,两个环形槽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两个环形槽内均设有一个转环,所述转环的外圈上设有两个连接柱,两个连接柱位于转环的同一直径线上,两个转环的连接柱正对设置,位于转环同侧的两个连接柱内穿设有螺栓;

4、所述转杆的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矩形槽,所述连接单元位于矩形槽内,所述连接单元包括限位柱和连接套,所述限位柱为方形,所述限位柱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柱内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入矩形槽的侧壁内,所述限位柱可绕转轴转动,所述连接套为u型,所述连接套内设有与限位柱匹配的方形卡槽,所述卡槽的正对的两个侧壁上设有导向条,所述限位柱的外侧对应两个导向条的位置设有两个导向槽,所述限位柱卡入连接套的方形卡槽内,所述导向条位于导向槽内,所述连接套的槽口处设有限位螺杆,所述限位柱的两端均设有一个环形限位槽,所述转杆的设有矩形槽的端部设有两个定位螺钉,所述定位螺钉由转杆的外侧面伸入至导向槽内,所述螺钉的尖端顶入限位柱的限位槽底部,两个螺钉关于转轴对称,所述限位柱的远离螺钉的一端设有两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一端固定在转杆的矩形槽的侧壁上,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位于限位柱的远离螺钉的一侧的限位槽内。

5、作为优选,所述转柱的伸入转杆的t型槽的一端的端面设有若干凸起。

6、作为优选,位于起始端的转臂单元的底座的远离连接单元的一端设有法兰。

7、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8、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柱的四个侧面上均设有导向槽。

9、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柱和螺钉同轴设置。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装置通过设置转臂单元来对其支撑腿进行辅助支撑,延长了泵车的支撑半径,提升了泵车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转臂单元可以实现自身的旋转,以及通过连接单元实现两个转臂单元的夹角固定,从而使得整个支撑腿可以实现弯曲连接,绕过地面上各种障碍物,提升了适用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臂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转臂单元有若干,各转臂单元首尾相连,相邻的两个转臂单元之间通过连接单元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柱的伸入转杆的t型槽的一端的端面设有若干凸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起始端的转臂单元的底座的远离连接单元的一端设有法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四个侧面上均设有导向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和螺钉同轴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装置,包括转臂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转臂单元有若干,各转臂单元首尾相连,相邻的两个转臂单元之间通过连接单元连接,所述转臂单元包括底座和转杆,所述底座和转杆均为圆柱形,所述底座和转杆同轴设置,所述转杆的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矩形槽,所述连接单元位于矩形槽内,所述连接单元包括限位柱和连接套,该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装置通过设置转臂单元来对其支撑腿进行辅助支撑,延长了泵车的支撑半径,提升了泵车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转臂单元可以实现自身的旋转,以及通过连接单元实现两个转臂单元的夹角固定,从而使得整个支撑腿可以实现弯曲连接,绕过地面上各种障碍物,提升了适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戴学五,焦淼,吴培杰,许月好,孙雨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