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外墙导墙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07349发布日期:2024-04-01 14:1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外墙导墙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导墙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结构施工过程中,地下室外墙前后工序交接位置容易出现漏浆、错台的问题,并且外墙墙根位置、模板接茬位置易出现渗水现象。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外墙浇筑成型后观感差,且影响结构质量。

2、传统地下室外墙导墙模板一般一模以“木模板+止水螺杆”为主要形式。

3、上述安装形式存在诸多弊端:

4、1、施工工序复杂,模板安装过程中,调平难度大,安装耗时,影响工效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良萎不齐。

5、2、安装效率低、施工速度慢,每人每天平均安装10-15㎡,导墙模板形状复杂,在空间有限内,导墙模板安装效率大大降低。

6、3、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或技术水平不足,无法满足施工质量标准。

7、4、材料损耗率大,施工成本增加。由于不合理裁剪、下料人员技术水平不足等原因,导致材料损耗严重。

8、5、回收率几乎为零,周转次数有限,位置狭小拆除时极易造成模板破损,施工过程中文明施工难落实。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下室外墙导墙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下室外墙施工工序复杂、模板安装效率低、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

2、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地下室外墙导墙模板体系,包括单元模板和固定装置,其中,单元模板包括导墙侧模,导墙侧模的两侧边设置限位孔,两个侧边中间预留钢筋孔;固定装置包括横向设置在导墙侧模背面的副龙骨,垂直设置在副龙骨外侧的主龙骨,两侧主龙骨的顶部通过横梁连接固定,主龙骨的底部通过对拉螺杆连接固定;相邻两个单元模板之间通过螺栓穿过限位孔进行连接固定。

4、所述导墙侧模的外侧设置龙骨加固孔,主龙骨穿过龙骨加固孔进行限位固定。

5、所述龙骨加固孔设置在副龙骨的下侧。

6、所述对拉螺杆和横梁均为可调节结构,根据导墙宽度调节导墙侧模的间距。

7、所述横梁的一端具有上下的通孔,调节好导墙侧模间距后,通过楔子进行固定。

8、相邻两个单元模板拼接后,墙体内部钢筋通过钢筋孔伸出外侧。

9、地下室外墙导墙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步骤1、根据墙体完成面线将相邻两块导墙侧模立于完成面线处;

11、步骤2、两块侧模安放完成后,使用止水螺杆穿过相邻侧模上的限位孔,进行初步加固,保持相邻模板对接平整;

12、步骤3、下方副龙骨放至下方龙骨加固孔上方,将主龙骨安装至龙骨加固孔中,使其上下贯通,随后再将上部副龙骨安装至上部龙骨加固孔上方;

13、步骤4、调整对拉螺杆,直到导墙模板达到设计宽度,最后将主龙骨上部加固件通过楔子楔紧,完成模板安装。

14、两侧导墙侧模之间的模板间距调节范围为1-5mm。

15、步骤4中固定主龙骨之前,确保完成面平整,无胀模情况出现。

16、所述龙骨固定孔采用钢筋制作成需要的孔径,焊接在模板的背面。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装置主要由模板+固定装置组成。模板通过限位孔有效解决模板衔接处漏浆、错台、接茬明显的问题,使其完成面平整、光滑。通过预留钢筋孔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木模无法预留钢筋拉勾的问题,确保结构施工安全。

19、2、固定装置通过主副龙骨与龙骨加固孔相结合,使模板安装更牢固、施工更便捷固定装置占用空间较小,安装、固定操作简便,避免因墙体钢筋预留空间狭小导致模板安装、拆除困难的问题出现。

20、3、与传统支撑形式比较,此固定装置整体性更好、便捷、无需进行现场加工。有效地降低空间占比,同时施工质量也得到保障。

21、4、该装置各部件均由厂家制作组装,安装简便,节省材料,节约施工工期。该装置可以多次周转、重复利用,有效降低了传统木模板的碳足迹。

22、5、该装置实现了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的装配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室外墙导墙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模板和固定装置,其中,单元模板包括导墙侧模,导墙侧模的两侧边设置限位孔,两个侧边中间预留钢筋孔;固定装置包括横向设置在导墙侧模背面的副龙骨,垂直设置在副龙骨外侧的主龙骨,两侧主龙骨的顶部通过横梁连接固定,主龙骨的底部通过对拉螺杆连接固定;相邻两个单元模板之间通过螺栓穿过限位孔进行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导墙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墙侧模的外侧设置龙骨加固孔,主龙骨穿过龙骨加固孔进行限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导墙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加固孔设置在副龙骨的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导墙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杆和横梁均为可调节结构,根据导墙宽度调节导墙侧模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导墙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一端具有上下的通孔,调节好导墙侧模间距后,通过楔子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导墙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单元模板拼接后,墙体内部钢筋通过钢筋孔伸出外侧。

7.地下室外墙导墙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导墙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侧导墙侧模之间的模板间距调节范围为1-5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导墙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固定主龙骨之前,确保完成面平整,无胀模情况出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导墙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固定孔采用钢筋制作成需要的孔径,焊接在模板的背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外墙导墙模板体系,包括单元模板和固定装置,其中,单元模板包括导墙侧模,导墙侧模的两侧边设置限位孔,两个侧边中间预留钢筋孔;固定装置包括横向设置在导墙侧模背面的副龙骨,垂直设置在副龙骨外侧的主龙骨,两侧主龙骨的顶部通过横梁连接固定,主龙骨的底部通过对拉螺杆连接固定;相邻两个单元模板之间通过螺栓穿过限位孔进行连接固定。本装置主要由模板+固定装置组成。模板通过限位孔有效解决模板衔接处漏浆、错台、接茬明显的问题,使其完成面平整、光滑。通过预留钢筋孔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木模无法预留钢筋拉勾的问题,确保结构施工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涛,罗放,杨迎春,马路辉,弓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