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的导水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69437发布日期:2023-09-08 06:00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的导水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的导水槽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面作为建筑物外部结构的一部分,既有发电功能,又具有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功能,如导水槽式光伏屋面就是一种典型的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面,其不设置有防水功能的屋面压型钢板,直接用光伏组件来实现建筑防水功能。

2、由于实际屋面的排水坡度方向的长度较长,考虑到导水槽的运输长度限制,导水槽的长度往往不超过6米,运到现场后再进行对接。因此,导水槽之间的相互稳牢固连接和接头位置的防渗漏是要解决的两个根本问题,现有导水槽种类繁多,结构形式多样且复杂,但绝大部分导水槽牢固性及防水性能较差。

3、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的导水槽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的导水槽结构,具有较强的牢固性和防水性。

2、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的导水槽结构,包括位于光伏组件与屋面檩条之间的多个相接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固定在所述屋面檩条上,所述导水槽两侧上方分别架设一个所述光伏组件,两个所述光伏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导水槽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配套压块,所述配套压块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配套压块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凹槽固定在所述导水槽上。

5、优选的,所述配套压块两端压住两个所述光伏组件端部。

6、优选的,所述导水槽内设置有一对平行隔板,两块平行隔板与所述导水槽两侧之间形成两个第一集水容腔;两块平行隔板之间连接中间槽,所述中间槽内形成第二集水容腔。

7、优选的,沿屋面坡度方向从高到低,所述导水槽依次分为b段、c段和a段,其中,

8、a段截面宽度为l1、截面高度为h1、截面外包厚度为t1;

9、b段截面宽度为l1+2*t2、截面高度为h1+t2、截面外包厚度为t2;

10、c段截面宽度为l1+2*t2、截面高度为h1+t2、截面外包厚度为t2。

11、优选的,沿屋面坡度方向,上方所述导水槽的a段端部与下方所述导水槽的b段端部采用凹凸口承插式连接。

12、优选的,每相邻两个所述导水槽的连接处涂有防水硅胶。

13、优选的,所述导水槽的a段底部开设燕尾凹槽,b段底部开设与燕尾凹槽匹配的燕尾凸块。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并且通过平行隔板对导水槽内部结构设计,提高牢固性和防水性的同时,较快地排水。通过凹凸口承插式连接和防水硅胶,有效连接的同时防止相接处渗漏。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的导水槽结构,包括位于光伏组件(2)与屋面檩条(3)之间的多个相接的导水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1)固定在所述屋面檩条(3)上,所述导水槽(1)两侧上方分别架设一个所述光伏组件(2),两个所述光伏组件(2)之间设置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与所述导水槽(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的导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为配套压块,所述配套压块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配套压块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凹槽固定在所述导水槽(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的导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压块两端压住两个所述光伏组件(2)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的导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1)内设置有一对平行隔板(7),两块平行隔板(7)与所述导水槽(1)两侧之间形成两个第一集水容腔(51);两块平行隔板(7)之间连接中间槽(6),所述中间槽(6)内形成第二集水容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的导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屋面坡度方向从高到低,所述导水槽(1)依次分为b段、c段和a段,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的导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屋面坡度方向,上方所述导水槽(1)的a段端部与下方所述导水槽(1)的b段端部采用凹凸口承插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的导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导水槽(1)的连接处涂有防水硅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的导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1)的a段底部开设燕尾凹槽(81),b段底部开设与燕尾凹槽(81)匹配的燕尾凸块(8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的导水槽结构,包括位于光伏组件与屋面檩条之间的多个相接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固定在所述屋面檩条上,所述导水槽两侧上方分别架设一个所述光伏组件,两个所述光伏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导水槽固定连接。具有较强的牢固性和防水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士炯,尹亚鸿,丁美志,江宝国,关振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通用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