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电线杆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7756发布日期:2023-04-19 12:5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装式电线杆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力装置,具体为一种组装式电线杆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1、电线杆顾名思义就是指用于架设电线的杆子,是供电、通讯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2、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电线杆多为水泥材质,将其底端深埋入地下进行安装,因其稳固性不强易发生倾倒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电线杆多采用一种组装式的电线杆进行替代,将地基桩通过水泥固定在地面中,然后通过起吊设备将电线杆吊起,再将电线杆底部的法兰和地基桩上的法兰对齐,最后通过多组螺栓进行固定,此种组装式电线杆具有占地面积小、杆外形美观、杆材料不易被盗等优点。

3、但是,起吊设备吊起电线杆向地基桩上放置时,其二者端部的法兰孔不易进行对齐,从而影响螺栓的固定,导致电线杆安装固定的时间较长,致使其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且螺栓暴露在外长时间受风吹雨淋易发生锈蚀的现象,从而导致其无法进行拆卸,在后期电线杆搬迁或受外部事物碰撞发生损坏需更换时则影响其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电线杆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起吊设备吊起电线杆向地基桩上放置时,其二者端部的法兰孔不易进行对齐,从而影响螺栓的固定,导致电线杆安装固定的时间较长,致使其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且螺栓暴露在外长时间受风吹雨淋易发生锈蚀的现象,从而导致其无法进行拆卸,在后期电线杆搬迁或受外部事物碰撞发生损坏需更换时则影响其工程进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式电线杆固定结构,所述组装式电线杆固定结构包括;

3、电线杆本体;电线杆本体的表面设有定位板,且电线杆本体的表面设有加劲板;

4、防护壳体;防护壳体的表面设有垫片,且防护壳体的表面设有卡合板;及

5、定位槽;开设于地基桩的表面。

6、优选的,所述定位板固定在电线杆本体的底部表面,且定位板设有两组,两组定位板分布设于电线杆本体的底部表面两侧,且两组定位板呈对称分布。

7、优选的,所述电线杆本体的底端表面开设有法兰孔,法兰孔开设有多个,多个法兰孔呈均匀分布,且法兰孔设于定位板的外侧。

8、优选的,所述加劲板固定在电线杆本体的底端表面,且加劲板设有多个,多个加劲板呈均匀分布。

9、优选的,所述定位槽开设于地基桩的顶端表面,且定位槽设有两组,两组定位槽分别设于地基桩的表面两侧,且两组定位槽呈对称分布,且定位槽和定位板相配合。

10、优选的,所述电线杆本体的底端设于地基桩的顶端表面,且定位板设于定位槽中,且地基桩的顶端表面开设有法兰孔,法兰孔开设有多个,多个法兰孔和电线杆本体底端表面开设的法兰孔数量尺寸均相同,且电线杆本体的底端和地基桩的顶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

11、优选的,所述防护壳体套设在电线杆本体上,且垫片固定在防护壳体的内端顶部表面,且垫片抵持在电线杆本体的表面。

12、优选的,所述防护壳体的底端设于电线杆本体的底部,且防护壳体设于螺栓的外侧,且卡合板固定在防护壳体的内壁表面,且卡合板设于多个,多个卡合板和多个加劲板相匹配,且卡合板卡合在加劲板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装式电线杆固定结构;起吊设备吊起电线杆本体向地基桩上放置时,通过转动电线杆本体使定位板处于定位槽的上方,然后起吊设备松动吊绳使定位板进入到定位槽中,此时电线杆本体底端和地基桩顶端开设的法兰孔便自动对齐,然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有效提高电线杆本体安装固定的效率,向下移动防护壳体使其套设在电线杆本体的底端,防护壳体有效对螺栓进行防护,避免长时间风吹雨淋造成其锈蚀,从而提高其使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组装式电线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式电线杆固定结构包括;电线杆本体(1);电线杆本体(1)的表面设有定位板(8),且电线杆本体(1)的表面设有加劲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电线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8)固定在电线杆本体(1)的底部表面,且定位板(8)设有两组,两组定位板(8)分布设于电线杆本体(1)的底部表面两侧,且两组定位板(8)呈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电线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杆本体(1)的底端表面开设有法兰孔,法兰孔开设有多个,多个法兰孔呈均匀分布,且法兰孔设于定位板(8)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电线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板(4)固定在电线杆本体(1)的底端表面,且加劲板(4)设有多个,多个加劲板(4)呈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电线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5)开设于地基桩(3)的顶端表面,且定位槽(5)设有两组,两组定位槽(5)分别设于地基桩(3)的表面两侧,且两组定位槽(5)呈对称分布,且定位槽(5)和定位板(8)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电线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杆本体(1)的底端设于地基桩(3)的顶端表面,且定位板(8)设于定位槽(5)中,且地基桩(3)的顶端表面开设有法兰孔,法兰孔开设有多个,多个法兰孔和电线杆本体(1)底端表面开设的法兰孔数量尺寸均相同,且电线杆本体(1)的底端和地基桩(3)的顶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电线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2)套设在电线杆本体(1)上,且垫片(6)固定在防护壳体(2)的内端顶部表面,且垫片(6)抵持在电线杆本体(1)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电线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2)的底端设于电线杆本体(1)的底部,且防护壳体(2)设于螺栓的外侧,且卡合板(7)固定在防护壳体(2)的内壁表面,且卡合板(7)设于多个,多个卡合板(7)和多个加劲板(4)相匹配,且卡合板(7)卡合在加劲板(4)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力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装式电线杆固定结构包括;电线杆本体的表面设有定位板,且电线杆本体的表面设有加劲板,防护壳体的表面设有垫片,且防护壳体的表面设有卡合板,定位槽开设于地基桩的表面;有益效果为:通过转动电线杆本体使定位板处于定位槽的上方,然后起吊设备松动吊绳使定位板进入到定位槽中,此时电线杆本体底端和地基桩顶端开设的法兰孔便自动对齐,然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有效提高电线杆本体安装固定的效率,向下移动防护壳体使其套设在电线杆本体的底端,防护壳体有效对螺栓进行防护,避免长时间风吹雨淋造成其锈蚀,从而提高其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孟,刘清举,刘晓峰,刘学彦,左宾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瑞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