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预留孔洞吊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28408发布日期:2023-11-22 19:22阅读:60来源:国知局
楼板预留孔洞吊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具体的,涉及一种楼板预留孔洞吊模装置。


背景技术:

1、主体结构混凝土楼板施工时会在楼板上预留多个放线孔及小型洞口,装饰装修前要将楼板放线孔及小型洞口植筋、吊模、浇筑混凝土。传统的采用搭设脚手架做支撑来安装模板或吊模的方式承载荷载小、模板固定不牢靠、易出现跑浆,砼表面易错台、有接槎。另外,搭设脚手架做支撑时工序繁多、工作量大,会耗费大量人力、增加施工成本,后期拆模难度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楼板预留孔洞吊模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支撑体系牢固,可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楼板预留孔洞吊模装置,包括:模板本体,截面呈“t”形,包括水平的第一板体和竖直的第二板体;若干斜撑,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的外端,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的中部;升降组件,包括内立杆、外立杆和横杆,所述内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的下端,内部固定设有向下端外延伸的直齿条,所述外立杆的上端套设在所述内立杆上,内部设有与所述直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内立杆、外立杆上均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横杆穿设在所述卡槽内;调节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外立杆的一侧,其内端插设在所述齿轮上;垫板,设在所述外立杆的下端。

3、优选地,所述模板本体的材质为铝合金。

4、优选地,所述斜撑共四个,均匀地分布在所述模板本体上。

5、优选地,所述斜撑、内立杆和外立杆均为方管。

6、根据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楼板预留孔洞吊模装置,包括模板本体、若干斜撑、升降组件、调节杆和垫板。其中,模板本体的截面呈“t”形,包括水平的第一板体和竖直的第二板体,各个斜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板体的外端,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板体的中部,可以对模板本体起到很好的固定及支撑作用。升降组件包括内立杆、外立杆和横杆,内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板体的下端,外立杆的上端套设在内立杆上,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杆,下端设有垫板。另外,在内立杆的内部还设有向下端外延伸的直齿条,外立杆内部设有与上述直齿条相啮合的齿轮,调节杆的内端插设在该齿轮上,可以带动齿轮和直齿条传动。

7、此外,内立杆和外立杆上还均匀设有若干可容横杆穿过的卡槽,在实际使用时,将该装置移动至楼板预留孔洞下方的楼板地面上,转动调节杆带动齿轮和直齿条传动将内立杆调节至适当位置后,便可将横杆插设在卡槽内对该装置进行固定,此时便可将模板本体固定在预留孔洞的底部。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各个结构间相互连接、相互支撑可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楼板预留孔洞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预留孔洞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预留孔洞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楼板预留孔洞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楼板预留孔洞吊模装置,该楼板预留孔洞吊模装置包括:模板本体,截面呈“T”形,包括水平的第一板体和竖直的第二板体;若干斜撑,一端固定在第一板体外端,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板体中部;升降组件,包括内立杆、外立杆和横杆,内立杆上端固定在第二板体下端,内部固定设有向下端外延伸的直齿条,外立杆上端套设在内立杆上,内部设有与直齿条相啮合的齿轮,内立杆、外立杆上均匀设有若干可容横杆穿过的卡槽;调节杆转动连接在外立杆一侧,内端插设在齿轮上;垫板设在外立杆下端。该装置通过调节升降组件高度来将模板本体固定在预留孔洞底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支撑牢固,可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郑纪明,尚波,尹伟,张贺喜格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