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电梯井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9550发布日期:2023-08-14 02:3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电梯井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建筑施工电梯井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1、电梯井是安装电梯的井道,井道的尺寸是按照电梯选型来确定的,井壁上安装电梯轨道和配重轨道,预留的门洞安装电梯门,井道顶部有电梯机房。

2、在现有的建筑施工现场,开槽建筑施工电梯井时,现有的施工电梯井通常是采用在井口上面铺一层隔板或是防护网即可,其安全性较差,容易导致施工人员不慎掉落至井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3、故而,目前急需一种防护安全性高的建筑施工电梯井防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电梯井防护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安全性较差,容易导致施工人员不慎掉落至井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的缺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建筑施工电梯井防护结构,其结构包括电梯井和用于防护所述电梯井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内部呈中空结构,所述防护板内部设有用于限位的弹簧、设于所述防护板内部并与所述弹簧相连接的推板、设于所述防护板外侧边的安装扣、设于所述防护板下表面且与所述电梯井相配合安装的插桩、用于防护且与所述插桩相连接的防护网、设于所述防护板上表面的限位槽块和与所述推板相连接且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槽块的拉绳。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电梯井内侧壁两边均开设有安装槽,且与所述插桩相配合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防护板设有两个且分别呈对称状安装于所述电梯井上表面。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推板与所述防护板呈活动相套合连接,所述防护板与所述推板均为混凝土结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防护网为安全级建筑施工用材料,且一侧与所述插桩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插桩为缠绕连接,用于实现二次防护效果,并实现防护网的可拆卸。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拉绳末端设有与所述安装扣相配合的系扣,用于配合推板收入防护板内部后,对其起到固定的作用。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插桩为木材质。

10、发明有益效果

11、相对比较于传统的一种建筑施工电梯井防护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梯井的上表面安装了可活动操作的混凝土盖板,配合设计推拉式的电梯井防护板,实现需要时拉绳开启,不需要使用电梯井时,将其洞口关闭,因其均是混凝土材质,故而可有效的保障电梯井的相对于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在电梯井内部还设置了一层防护网,对电梯井起到二次防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电梯井防护结构,包括电梯井和用于防护所述电梯井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内部呈中空结构,所述防护板内部设有用于限位的弹簧、设于所述防护板内部并与所述弹簧相连接的推板、设于所述防护板外侧边的安装扣、设于所述防护板下表面且与所述电梯井相配合安装的插桩、用于防护且与所述插桩相连接的防护网、设于所述防护板上表面的限位槽块和与所述推板相连接且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槽块的拉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电梯井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内侧壁两边均开设有安装槽,且与所述插桩相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电梯井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设有两个且分别呈对称状安装于所述电梯井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电梯井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与所述防护板呈活动相套合连接,所述防护板与所述推板均为混凝土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电梯井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35)为安全级建筑施工用材料,且一侧与所述插桩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插桩为缠绕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电梯井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末端设有与所述安装扣相配合的系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电梯井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桩为木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电梯井防护结构,其结构包括电梯井和用于防护电梯井的防护板。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电梯井的上表面安装了可活动操作的混凝土盖板,配合设计推拉式的电梯井防护板,实现需要时拉绳开启,不需要使用电梯井时,将其洞口关闭,因其均是混凝土材质,故而可有效的保障电梯井的相对于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在电梯井内部还设置了一层防护网,对电梯井起到二次防护。

技术研发人员:钟荣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梁禹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