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用组合式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0745发布日期:2024-03-22 10:23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用组合式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定位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用组合式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1、在件数施工中,经常需要通过模板对各类建筑结构进行支护定位、支护塑性等作业,尤其是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对模板支护定位的稳定性、精度及可靠性均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对模板定位的需要,当前开发了多种的模板定位支护设备,但在使用中发现,当前的模板支护定位设备往往均不同程度存在设备结构单一,从而仅能满足特定结构的模板及特定施工场合使用的的需要,同时当收到外力冲击、因建筑重力作用、地质形变等因素造成局部位移、沉降时,当前的支护设备往往无法有效的对冲击作用力进行吸收、减缓,同时也无法在保持支护作用力稳定的同时实现对位移量进行补充,从而导致对模板支护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均相对较差。

2、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定位机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前瓦斯气抽采作业时设备及抽采钻孔产气量稳定性差、设备及抽采钻孔使用寿命短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用组合式固定支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用组合式固定支架,包括定位底座、连接槽、承载板、承载立柱、定位立柱,定位底座下端面与地平面平行分布,其上端面设定位与其上端面平行分布的连接槽,定位底座通过连接槽与至少一个承载板连接,且承载板板面与定位底座上端面呈0°—90°夹角,承载板上端面及下端面均设至少1—3与其上端面及下段面垂直分布的连接孔,承载板中,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相邻两个承载板间通过至少一条承载立柱连接,承载立柱两端分别嵌于相邻两承载板端面的连接孔内,并与连接孔同轴分布,此外,位于最上方的承载板上端面通过连接孔与1-3条定位立柱连接,且定位立柱轴线与承载板上端面垂直分布。

4、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底座包括定位板、驻锄、强化筋、导向滑槽、定位销及铰链,所述定位板共两个,两定位板后端面间通过若干铰链铰接,且两定位板间环绕铰链铰接轴进行0°—180°范围旋转,所述定位板前端面与至少两个驻锄连接,且驻锄沿定位板前端面轴线方向均布,两定位板的后板面间另通过至少一条强化筋连接,所述强化筋两端分别与定位板板面间通过导向滑槽滑动连接,且强化筋两端与导向滑槽间另通过定位销连接,同时各强化筋均与铰链旋转轴垂直分布并沿铰链旋转轴方向分布,同时两定位板的前板面均设至少一条轴线与铰链旋转轴平行分布的导向滑槽,各铰链外侧面另设一条与其旋转轴平行分布的导向滑槽,且所述的各导向滑槽中,其中至少一条导向滑槽与连接槽间连接并平行分布。

5、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滑槽与铰链间通过滑套连接,所述滑套为与铰链同轴分布的圆弧槽状结构,且滑套同时包覆在各铰链外,所述滑套下端面另通过若干沿其轴线均布的弹簧分别与铰链两侧的定位板前板面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中,两定位板间夹角为180°时,两定位板的后板面与地平面平行分布并相抵,同时两定位板均通过驻锄与地平面连接;当两定位板间夹角为0°时,两定位板的后板面间相抵并平行分布,同时位于下方的定位板的前端面与地平面平行分布并相抵,同时通过驻锄与地平面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当两定位板间夹角为0°—180°之间范围(不包含0°和180°)时,采用两定位板的后板面间相抵并平行分布,同时位于下方的定位板的前端面与地平面平行分布并相抵,同时通过驻锄与地平面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两定位板间夹角为0°—180°之间范围(不包含0°和180°)时,采用两定位板前端面同时与地平面相抵并平行分布,同时两定位板前端面均通过驻锄与地平面连接,且两定位板与地平面间构成等腰三角形结构,铰链位于顶角位置。

9、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承载板上端面及下端面设置的连接孔间同轴分布,且上端面及下端面设置的连接孔总长度不大于承载板高度的50%,所述连接孔孔口位置处设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包覆在承载立柱、定位立柱外,且连接孔与承载立柱、定位立柱间通过锁紧螺母间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立柱、定位立柱均为至少两级杆体结构,且当同一承载板所连接的承载立柱、定位立柱为两条及两条以上时,相邻的两条承载立柱及定位立柱之间设至少两条强化横担,强化横担与承载立柱、定位立柱间垂直分布,且各强化横担沿承载立柱、定位立柱轴线方向从上向下分布,所述强化横担包括承载杆、调节螺栓、卡箍,所述承载杆为轴向截面呈矩形的柱状结构,所述承载杆两端面分别与一条与其同轴分布的调节螺栓连接,并通过调节螺栓与卡箍连接,且卡箍包覆在承载立柱、定位立柱外。

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立柱上端面另设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为轴向截面呈“v”字形槽状结构,其下端面通过球头铰链与定位立柱上端面铰接,且限位盘上端面与水平面呈0°—90°夹角,所述限位盘上端面面积为定位立柱上端面面积的至少2倍,且限位盘上端面设至少两条相互平行分布、并与其上端面平行分布的防滑齿条,各防滑齿条对应的限位盘上端面设调节槽,且防滑齿条下半部嵌于调节槽内,与调节槽槽底间通过弹片连接,且防滑齿条侧壁与调节槽侧壁间滑动连接,同时防滑齿条上端面高出限位盘上端面0至其高度的2/3。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调节灵活性方便,可有效的满足多种复杂场地及多种建筑结构模板施工配套运行的需要,并可有效的提高模板支护定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模板支护定位及拆卸操作难度及劳动强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模板施工的灵活性、便捷性和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用组合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施工用模板用组合式固定支架包括定位底座、连接槽、承载板、承载立柱、定位立柱,所述定位底座下端面与地平面平行分布,其上端面设定位与其上端面平行分布的连接槽,所述定位底座通过连接槽与至少一个承载板连接,且承载板板面与定位底座上端面呈0°—90°夹角,所述承载板上端面及下端面均设至少1—3与其上端面及下段面垂直分布的连接孔,所述承载板中,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相邻两个承载板间通过至少一条承载立柱连接,所述承载立柱两端分别嵌于相邻两承载板端面的连接孔内,并与连接孔同轴分布,此外,位于最上方的承载板上端面通过连接孔与1-3条定位立柱连接,且定位立柱轴线与承载板上端面垂直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用组合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座包括定位板、驻锄、强化筋、导向滑槽、定位销及铰链,所述定位板共两个,两定位板后端面间通过若干铰链铰接,且两定位板间环绕铰链铰接轴进行0°—180°范围旋转,所述定位板前端面与至少两个驻锄连接,且驻锄沿定位板前端面轴线方向均布,两定位板的后板面间另通过至少一条强化筋连接,所述强化筋两端分别与定位板板面间通过导向滑槽滑动连接,且强化筋两端与导向滑槽间另通过定位销连接,同时各强化筋均与铰链旋转轴垂直分布并沿铰链旋转轴方向分布,同时两定位板的前板面均设至少一条轴线与铰链旋转轴平行分布的导向滑槽,各铰链外侧面另设一条与其旋转轴平行分布的导向滑槽,且所述的各导向滑槽中,其中至少一条导向滑槽与连接槽间连接并平行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用组合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槽与铰链间通过滑套连接,所述滑套为与铰链同轴分布的圆弧槽状结构,且滑套同时包覆在各铰链外,所述滑套下端面另通过若干沿其轴线均布的弹簧分别与铰链两侧的定位板前板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用组合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中,两定位板间夹角为180°时,两定位板的后板面与地平面平行分布并相抵,同时两定位板均通过驻锄与地平面连接;当两定位板间夹角为0°时,两定位板的后板面间相抵并平行分布,同时位于下方的定位板的前端面与地平面平行分布并相抵,同时通过驻锄与地平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用组合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当两定位板间夹角为0°—180°之间范围,且不包含0°和180°时,采用两定位板的后板面间相抵并平行分布,同时位于下方的定位板的前端面与地平面平行分布并相抵,同时通过驻锄与地平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用组合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定位板间夹角为0°—180°之间范围,且不包含0°和180°时,采用两定位板前端面同时与地平面相抵并平行分布,同时两定位板前端面均通过驻锄与地平面连接,且两定位板与地平面间构成等腰三角形结构,铰链位于顶角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用组合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承载板上端面及下端面设置的连接孔间同轴分布,且上端面及下端面设置的连接孔总长度不大于承载板高度的50%,所述连接孔孔口位置处设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包覆在承载立柱、定位立柱外,且连接孔与承载立柱、定位立柱间通过锁紧螺母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用组合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立柱、定位立柱均为至少两级杆体结构,且当同一承载板所连接的承载立柱、定位立柱为两条及两条以上时,相邻的两条承载立柱及定位立柱之间设至少两条强化横担,强化横担与承载立柱、定位立柱间垂直分布,且各强化横担沿承载立柱、定位立柱轴线方向从上向下分布,所述强化横担包括承载杆、调节螺栓、卡箍,所述承载杆为轴向截面呈矩形的柱状结构,所述承载杆两端面分别与一条与其同轴分布的调节螺栓连接,并通过调节螺栓与卡箍连接,且卡箍包覆在承载立柱、定位立柱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用组合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立柱上端面另设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为轴向截面呈“v”字形槽状结构,其下端面通过球头铰链与定位立柱上端面铰接,且限位盘上端面与水平面呈0°—90°夹角,所述限位盘上端面面积为定位立柱上端面面积的至少2倍,且限位盘上端面设至少两条相互平行分布、并与其上端面平行分布的防滑齿条,各防滑齿条对应的限位盘上端面设调节槽,且防滑齿条下半部嵌于调节槽内,与调节槽槽底间通过弹片连接,且防滑齿条侧壁与调节槽侧壁间滑动连接,同时防滑齿条上端面高出限位盘上端面0至其高度的2/3。


技术总结
本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用组合式固定支架,包括定位底座、连接槽、承载板、承载立柱、定位立柱,定位底座上端面通过连接槽与至少一个承载板连接,承载板上端面及下端面均设连接孔,承载板中,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相邻两个承载板间通过至少一条承载立柱连接,承载立柱两端分别嵌于相邻两承载板端面的连接孔内,此外,位于最上方的承载板上端面通过连接孔与1‑3条定位立柱连接,且定位立柱轴线与承载板上端面垂直分布。本新型可有效的满足多种复杂场地及多种建筑结构模板施工配套运行的需要,并可有效的提高模板支护定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雨,王尧江,姚发强,李鹏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