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式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08318发布日期:2023-09-20 18:45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风式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通风式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中的建筑结构功能与质量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越来越多的建筑结构在不断的发展创新,结合古代与现代的技术手段,让人们的居住条件与环境变得更好。

2、但是现有方案中,如申请号为cn201922091981.6的一种通风式建筑结构,该通风建筑结构通过排风扇增强通风效果,通风式建筑结构在工地建筑住房以及厂房中使用较多,因此对于这一类的建筑结构需要对其进行拆装处理,以便于下次使用,一般的通风式建筑结构不便于进行拆装使用,导致建筑结构在拆装时容易损坏,从而导致可持续使用的次数减少,增加成本。

3、所以这里设计生产了一种通风式建筑结构,以便于解决通风式建筑结构不便于进行拆装使用,导致建筑结构在拆装时容易损坏,从而导致可持续使用的次数减少,增加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式建筑结构,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通风式建筑结构不便于进行拆装使用,导致建筑结构在拆装时容易损坏,从而导致可持续使用的次数减少,增加成本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通风式建筑结构,包括底板和排风扇,所述底板的侧壁均转动连接有侧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中间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顶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中间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上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翻板,所述翻板的内部中间均开凿设有通风口。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板的内部中间均开凿设有开口,所述排风扇均设置在开口的内部中间。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板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垫块均放置在翻板底部与底板两侧侧板的顶部之间。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风口的内部中间均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通风口均与开口对应且匹配。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板的两端顶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均设置在连接框的底部。

7、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先将翻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框的一侧,然后将侧板安装固定在底板的四壁,再将支撑板放置在底板的顶部中间通过螺栓固定,再将垫块放置在底板两侧侧板的顶部,从而配合将顶板固定在侧板的顶部之间,从而便于对建筑结构进行安装固定,同时便于后续再次拆装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通风式建筑结构,包括底板(1)和排风扇(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侧壁均转动连接有侧板(2),所述底板(1)的顶部中间滑动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顶板(4),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中间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框(8),所述连接框(8)上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翻板(9),所述翻板(9)的内部中间均开凿设有通风口(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的内部中间均开凿设有开口(5),所述排风扇(6)均设置在开口(5)的内部中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垫块(7),所述垫块(7)均放置在翻板(9)底部与底板(1)两侧侧板(2)的顶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10)的内部中间均固定连接有滤网(11),所述通风口(10)均与开口(5)对应且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的两端顶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12),所述液压杆(12)的输出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垫板(13),所述垫板(13)均设置在连接框(8)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式建筑结构,包括底板和排风扇,底板的侧壁均转动连接有侧板,底板的顶部中间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顶板,支撑板的顶部中间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框,连接框上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翻板,翻板的内部中间均开凿设有通风口,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先将翻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框的一侧,然后将侧板安装固定在底板的四壁,再将支撑板放置在底板的顶部中间通过螺栓固定,再将垫块放置在底板两侧侧板的顶部,从而配合将顶板固定在侧板的顶部之间,从而便于对建筑结构进行安装固定,同时便于后续再次拆装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贾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宴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