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压抗折轻型板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49113发布日期:2023-09-07 21:3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抗压抗折轻型板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抗压盖板,具体涉及一种抗压抗折轻型板材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建筑材料中,承力盖板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另一种是复合材料加钢筋结构。这两种盖板结构对均布载荷、集中载荷的承载能力很强,常见于井盖、沟渠盖板等。其弱点也很明显,第一,产生裂缝后承载能力就会降低,安全隐患增加,从而不得不进行承重管制,例如用警戒措施限制汽车压过。第二,钢筋混凝土盖板的单位重量很大,例如2000*500*150mm的尺寸,其重量达到千斤,需要机械配合使用,以人力难以搬运。第三,复合材料加钢筋结构的盖板,承载力有限,当使用年限很长时,表面、边角就会粉末化,整体结构会变脆,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板材的承载能力,并减小单块板材单元的重量。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压抗折轻型板材结构,包括金属边框、金属薄板和水泥纤维板,所述水泥纤维板的两侧外表面分别设有所述金属薄板,且金属薄板与水泥纤维板贴合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薄板的边缘与水泥纤维板的边缘同时包覆有所述金属边框并贴合固定在金属边框的内侧。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5、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薄板、金属边框包围在水泥纤维板外表面,避免了水泥纤维板表面、边角粉末化而导致的整体结构变脆;通过金属边框、金属薄板与水泥纤维板贴合固定,提高了板材的抗冲击韧性和抗拉能力;板材受到冲击时表面无裂纹产生,且即使超载也不会突然断裂,依然具有一定的荷载能力,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可制成更小的单块板材单元,减轻了重量,同时提高了单块板材的抗折弯性能和抗压性能,使用时可将若干块板材单元叠加,其强度可叠加。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薄板与水泥纤维板之间设有结构胶层。

8、采用如上进一步方案,金属薄板与水泥纤维板形成一体,避免金属薄板独自变形和褶皱,同时,结构胶具有抗裂变性,可减小水泥纤维板受力产生裂纹的倾向。

9、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薄板的边缘与水泥纤维板的边缘同时与金属边框内侧的结构胶层粘接固定。

10、采用如上进一步方案,结构胶具有抗裂变性,防止结构分离,使金属边框、金属薄板与水泥纤维板形成一体,板材整体性受力,提高整体强度。

11、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边框的垂直断面呈“[”形,所述金属薄板与水泥纤维板的边缘伸入“[”形的凹陷部位并与凹陷部位内部贴合。

12、采用如上进一步方案,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抗压抗折轻型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边框(1)、金属薄板(2)和水泥纤维板(3),所述水泥纤维板(3)的两侧外表面分别设有所述金属薄板(2),且金属薄板(2)与水泥纤维板(3)贴合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薄板(2)的边缘与水泥纤维板(3)的边缘同时包覆有所述金属边框(1)并贴合固定在金属边框(1)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抗折轻型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板(2)与水泥纤维板(3)之间设有结构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抗折轻型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板(2)的边缘与水泥纤维板(3)的边缘同时与金属边框(1)内侧的结构胶层粘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抗折轻型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边框(1)的垂直断面呈“[”形,所述金属薄板(2)与水泥纤维板(3)的边缘伸入“[”形的凹陷部位并与凹陷部位内部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压抗折轻型板材结构,包括金属边框、金属薄板和水泥纤维板,所述水泥纤维板的两侧外表面分别设有所述金属薄板,且金属薄板与水泥纤维板贴合固定连接,金属薄板的边缘与水泥纤维板的边缘同时包覆有金属边框并贴合固定在金属边框的内侧。本技术通过金属薄板、金属边框包围在水泥纤维板外表面,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高了板材的抗冲击韧性和抗拉能力;板材受到冲击时表面无裂纹产生,且即使超载也不会突然断裂,依然具有一定的荷载能力,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可制成更小的单块板材单元,减轻了重量,同时提高了单块板材的抗折弯性能和抗压性能,使用时可将若干块板材单元叠加,其强度可叠加。

技术研发人员:李仕模,汪翔,薄英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逐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