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驳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7427发布日期:2023-08-20 11:0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驳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驳接头,涉及一种驳接头。


背景技术:

1、驳接头是玻璃幕墙配件,与驳接爪组合使用,驳接爪主要作为支承驳接头,并传递荷载作用到固定的支撑结构体系上,是连接玻璃幕墙的一个重要配件,驳接爪在玻璃幕墙中就起到了衔接的作用,通过驳接头将荷载传递给钢结构或其他主体结构上,它的力学性能在此显得尤为重要,使用驳接爪连接的玻璃幕墙外观通透,由于无墙体,采光好,可使室内空间和室外环境融合,驳接爪支承结构多样,可满足不同建筑结构和装饰效果的需要,部分驳接爪件采用球铰连接,具有吸收变形能力,在安全性上也有很大的保障。现有驳接头零配件多,安装复杂,成本高,驳接头使用长时间后,球头螺杆与驳接头底座容易发生脱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驳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驳接头。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3、一种驳接头,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内设有球头槽,所述圆柱体上方设有垫片与后夹板,且后夹板设于垫片上方,所述球头槽内设有球头,所述球头设于球头螺杆下端,且球头螺杆插入圆柱体内,所述球头螺杆中段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上设有弹簧垫片,所述弹簧垫片上设有第一偏心垫片,所述球头螺杆顶部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下方设有第二偏心垫片,且第二偏心垫片套于球头螺杆上。

4、在上述的一种驳接头,所述底座底部为梯形状,所述底座上平面中心固定连接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内开设有通孔与球头槽,且通孔位于圆柱体内部上方,所述通孔连通于球头槽,且球头槽与底座内底面之间有距离,所述圆柱体底部开设有上开口,且上开口位于通孔外圈。

5、在上述的一种驳接头,所述圆柱体周向面上端滑动连接垫片,所述圆柱体周向面顶部滑动连接后夹板,且后夹板下平面与垫片上平面紧密贴合,所述后夹板与垫片内均设有套孔,同时套孔与圆柱体周向面紧密贴合。

6、在上述的一种驳接头,所述后夹板、垫片与底座同心同圆,且垫片下平面与底座上平面之间有距离,所述后夹板上端为凸形状,所述后夹板上平面斜面上开设有四个凹槽,且凹槽与套孔之间有距离。

7、在上述的一种驳接头,所述球头槽内滑动连接球头,所述球头上方固定连接球头螺杆,且球头螺杆上下杆不同径,同时上杆直径大于下杆,所述球头螺杆下方杆下端插入通孔内,且球头螺杆下方杆直径小于通孔直径,所述球头螺杆下方杆周向面顶部开设有两个咬合口,且两个咬合口相互对称。

8、在上述的一种驳接头,所述球头螺杆上方杆外设有外螺纹,所述球头螺杆上杆下端螺纹连接螺母,且螺母下平面与球头螺杆上下杆交接处齐平。

9、在上述的一种驳接头,所述螺母上方放置弹簧垫片,且弹簧垫片套于球头螺杆上杆,所述弹簧垫片外径小于螺母外径。

10、在上述的一种驳接头,所述弹簧垫片上方放置第一偏心垫片,且第一偏心垫片套于球头螺杆上杆,所述第一偏心垫片内设有偏心孔,且偏心孔内与球头螺杆上杆周向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偏心垫片外径大于螺母外径。

11、在上述的一种驳接头,所述球头螺杆顶部螺纹连接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内螺纹槽,且内螺纹槽螺纹连接球头螺杆底部,所述内螺纹槽开口向下,且内螺纹槽槽底与套筒顶部之间有距离。

12、在上述的一种驳接头,所述套筒下平面放置第二偏心垫片,且第二偏心垫片内设有偏心孔,所述第二偏心垫片套于球头螺杆上杆,且第二偏心垫片与第一偏心垫片同径。

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上方设有圆柱体,在圆柱体上套有后夹板与垫片,后夹板依附垫片与底座之间形成距离夹紧安装配件用,在圆柱体内插入球头螺杆,因首先在圆柱体内放入球头,且通孔小于球头,所以圆柱体与球头螺杆形成整体,在球头螺杆上方设有螺母、弹簧垫片与第一偏心垫片,且三者与上方套筒、第二偏心垫片之间形成距离,同时全部零件以螺纹连接,这样整个结构能有效延长驳接头的使用寿命,且驳接头零件数量减少使装配驳接头时没有那么复杂,使用寿命更长,比其他驳接头成本更低,结构更简单,安全性更好。

15、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驳接头,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圆柱体(101),所述圆柱体(101)内设有球头槽(11),所述圆柱体(101)上方设有垫片(5)与后夹板(2),且后夹板(2)设于垫片(5)上方,所述球头槽(11)内设有球头(31),所述球头(31)设于球头螺杆(3)下端,且球头螺杆(3)插入圆柱体(101)内,所述球头螺杆(3)中段设有螺母(9),所述螺母(9)上设有弹簧垫片(8),所述弹簧垫片(8)上设有第一偏心垫片(6),所述球头螺杆(3)顶部设有套筒(4),所述套筒(4)下方设有第二偏心垫片(7),且第二偏心垫片(7)套于球头螺杆(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驳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为梯形状,所述底座(1)上平面中心固定连接圆柱体(101),所述圆柱体(101)内开设有通孔(15)与球头槽(11),且通孔(15)位于圆柱体(101)内部上方,所述通孔(15)连通于球头槽(11),且球头槽(11)与底座(1)内底面之间有距离,所述圆柱体(101)底部开设有上开口(14),且上开口(14)位于通孔(15)外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驳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101)周向面上端滑动连接垫片(5),所述圆柱体(101)周向面顶部滑动连接后夹板(2),且后夹板(2)下平面与垫片(5)上平面紧密贴合,所述后夹板(2)与垫片(5)内均设有套孔(16),同时套孔(16)与圆柱体(101)周向面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驳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夹板(2)、垫片(5)与底座(1)同心同圆,且垫片(5)下平面与底座(1)上平面之间有距离,所述后夹板(2)上端为凸形状,所述后夹板(2)上平面斜面上开设有四个凹槽(10),且凹槽(10)与套孔(16)之间有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驳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槽(11)内滑动连接球头(31),所述球头(31)上方固定连接球头螺杆(3),且球头螺杆(3)上下杆不同径,同时上杆直径大于下杆,所述球头螺杆(3)下方杆下端插入通孔(15)内,且球头螺杆(3)下方杆直径小于通孔(15)直径,所述球头螺杆(3)下方杆周向面顶部开设有两个咬合口(13),且两个咬合口(13)相互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驳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螺杆(3)上方杆外设有外螺纹,所述球头螺杆(3)上杆下端螺纹连接螺母(9),且螺母(9)下平面与球头螺杆(3)上下杆交接处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驳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9)上方放置弹簧垫片(8),且弹簧垫片(8)套于球头螺杆(3)上杆,所述弹簧垫片(8)外径小于螺母(9)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驳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垫片(8)上方放置第一偏心垫片(6),且第一偏心垫片(6)套于球头螺杆(3)上杆,所述第一偏心垫片(6)内设有偏心孔(12),且偏心孔(12)内与球头螺杆(3)上杆周向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偏心垫片(6)外径大于螺母(9)外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驳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螺杆(3)顶部螺纹连接套筒(4),所述套筒(4)内设有内螺纹槽(41),且内螺纹槽(41)螺纹连接球头螺杆(3)底部,所述内螺纹槽(41)开口向下,且内螺纹槽(41)槽底与套筒(4)顶部之间有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驳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下平面放置第二偏心垫片(7),且第二偏心垫片(7)内设有偏心孔(12),所述第二偏心垫片(7)套于球头螺杆(3)上杆,且第二偏心垫片(7)与第一偏心垫片(6)同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驳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驳接头。本技术,包括底座,通过底座上方设有圆柱体,在圆柱体上套有后夹板与垫片,后夹板依附垫片与底座之间形成距离夹紧安装配件用,在圆柱体内插入球头螺杆,因首先在圆柱体内放入球头,且通孔小于球头,所以圆柱体与球头螺杆形成整体,在球头螺杆上方设有螺母、弹簧垫片与第一偏心垫片,且三者与上方套筒、第二偏心垫片之间形成距离,同时全部零件以螺纹连接。本技术结构能有效延长驳接头的使用寿命,且驳接头零件数量减少使装配驳接头时没有那么复杂,使用寿命更长,比其他驳接头成本更低,结构更简单,安全性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汪祥宇,李斌,王海刚,何宇,张海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兴三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