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用盘扣式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2054发布日期:2023-07-24 01:5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建筑工程用盘扣式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盘扣式脚手架。


背景技术:

1、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现有的建筑工程用盘扣式脚手架包括若干横杆、若干斜杆和若干立杆,立杆上每隔一段距离焊接固定有圆盘式的连接块,连接块上开设有若干孔,通过插销将横杆的端部与圆盘式的连接块插接固定。

2、申请号为202022818258.6公开了一种承插式钢管脚手架,包括承插连接的立杆,立杆下端设置有可调底座、上端设置有u型顶托,立杆上套设有连接盘,连接盘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连接孔,相邻的立杆上的连接盘之间设置有水平杆和斜杆,水平杆的两端及斜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卡在连接盘上下两侧的扣接头,扣接头上开设有与连接孔对应的通孔,扣接头通过插销与连接盘固定连接。

3、每个立杆上端均设有一个顶托,顶托用于支撑结构梁、模板、龙骨等部件,立杆所承受的上部荷载很大,长时间使用会发生弯曲,影响横杆与立杆间的连接。为此,需要增加立杆的数量,从而使脚手架上端满足上方施工荷载,但会造成脚手架下端所承受的荷载过度富余;但这样做会使相邻两立杆的间距缩小,从原先的一米二的间距缩小到九十公分,并且立杆下端是支撑在地面上的,每个立杆都有数米高,从而导致单位体积空间内的含钢量大大增加,并使脚手架下部实际能承受的荷载远大于所要承受的荷载,造成设计冗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少作用于立杆的上部施工荷载,能延长立杆使用寿命,并能使单位体积空间内含钢量更少的建筑工程用盘扣式脚手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盘扣式脚手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顶端设有若干顶托,所述架体包括若干立杆和若干横杆,所述立杆上设有至少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连接块,所述横杆端部用于与连接块连接从而在固定在相邻两立杆之间,所述架体的相邻两立杆间设有呈拱形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左右两端均用于套设在立杆上的配合部,所述立杆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配合部的支撑块,部分或全部所述固定座中部上端竖立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与立杆横截面形状大小相同,当固定座支撑在支撑块上时,所述辅助杆顶端与立杆顶端齐平。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置固定座,且固定座上设有能用于固定顶托的辅助杆,通过增加比立杆短很多的辅助杆以分担上部施工荷载,能使立杆的使用寿命更长,并使脚手架使用安全性更高。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是拱形的,受力后能向左右两端均匀的分散,能更好地分担上部荷载。

4、其中,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杆不是支撑在地面上的,是位于固定座上的,相比数米高的立杆而言短很多,增加固定座和辅助杆并不会造成成本大幅度提高。本方案相比直接增加立杆的方式而言,能使单位体积空间内的含钢量大大减少,也不会增加脚手架下部所能的荷载上限,达到钢材的合理利用效果,能降低成本,也不会造成过多的设计冗余。进行本方案使用时,相邻立杆间的间隔不变,即可采用原先长度的横杆和斜杆,能使脚手架的装配和使用更为方便。

5、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块和支撑块形状结构大小相同。可以用现有的连接块(具有开孔的圆盘或多边形盘)充当支撑块,能使架体零部件类型更少,便于储运。

6、作为优选,所述配合部具有侧向开口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槽面具有弧面。侧向开口的配合部相比上下贯穿的环形配合部而言,更便于固定座与立杆间的装配,能减少两者装配时的接触面积,甚至不需要由上至下进行固定座两端的套设,装配更为方便。

7、作为优选,所述弧面所构成的开口角度至少为120°。在避免固定座发生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尽可能使配合部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8、作为优选,所述配合槽横截面呈c形或u形。配合槽所构成的不是上下贯穿圆孔槽结构,是侧向开口的结构,即使配合部在储运和使用过程中发生一定变形,也不影响使用,且加工方便,便于制造。

9、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中部上端设有套筒,所述辅助杆下端插配于所述套筒内。固定座与辅助杆间是插配的,固定座与辅助杆间易分离,便于储运,且可以按照实际需要在相应位置设置辅助杆,并在辅助杆顶端设置顶托。

10、作为优选,所述套筒设有径向贯穿的配合孔,所述配合孔处螺纹配合有锁定销。可以通过拧动锁定销的方式实现辅助杆与套筒间的可拆卸固定,便于脚手架的安装和储运。

11、作为优选,所述配合部下端设有支撑板,当固定座支撑在支撑块上时,所述支撑板下端面与支撑块上端面相贴。增加固定座配合部处与支撑块处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固定座的支撑效果,并便于力的传递。

12、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左右两端间的横向距离至少是固定座上缘与下缘间的竖向距离的两倍。通过上述设置以使固定座能承受更大的压力,且便于安装在顶托下方的空间处。

13、本实用新型具有能使单位体积空间内的含钢量大大减少,也不会增加脚手架下部所能的荷载上限,达到钢材的合理利用效果,能降低成本,也不会造成过多的设计冗余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能减少作用于立杆的上部施工荷载,能延长立杆使用寿命并提高安全性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用盘扣式脚手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顶端设有若干顶托,所述架体包括若干立杆和若干横杆,所述立杆上设有至少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连接块,所述横杆端部用于与连接块连接从而在固定在相邻两立杆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相邻两立杆间设有呈拱形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左右两端均用于套设在立杆上的配合部,所述立杆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配合部的支撑块,部分或全部所述固定座中部上端竖立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与立杆横截面形状大小相同,当固定座支撑在支撑块上时,所述辅助杆顶端与立杆顶端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盘扣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和支撑块形状结构大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盘扣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具有侧向开口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槽面具有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盘扣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所构成的开口角度至少为1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盘扣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横截面呈c形或u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盘扣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中部上端设有套筒,所述辅助杆下端插配于所述套筒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盘扣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设有径向贯穿的配合孔,所述配合孔处螺纹配合有锁定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盘扣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下端设有支撑板,当固定座支撑在支撑块上时,所述支撑板下端面与支撑块上端面相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盘扣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左右两端间的横向距离至少是固定座上缘与下缘间的竖向距离的两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盘扣式脚手架。一种建筑工程用盘扣式脚手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顶端设有若干顶托,所述架体包括若干立杆,所述立杆上设有至少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连接块,所述架体的相邻两立杆间设有呈拱形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左右两端均用于套设在立杆上的配合部,所述立杆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配合部的支撑块,部分或全部所述固定座中部上端竖立有辅助杆。本技术具有能使单位体积空间内的含钢量大大减少,也不会增加脚手架下部所能的荷载上限,达到钢材的合理利用效果,能降低成本,也不会造成过多设计冗余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韦德华,楼天琦,王冰馨,程振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华万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