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型腔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15168发布日期:2023-07-07 16:05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型腔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建筑一体化,特别涉及一种带型腔的模具。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光伏与建筑的结合形式,通过分步施工完成;光伏屋顶施工为:先结构找平,做防水工程,然后是保温工程、混凝土压铺工程,验收合格后,再制造钢结构工程,最后才能将光伏组件安装在钢结构上。再比如目前墙体工程施工步骤是:先施工完砌体工程,然后施工墙体找平工程,然后施工外墙保温工程,然后饰面工程完成后,最后施工制作安装幕墙钢结构工程,最后再钢结构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工艺繁杂,建筑垃圾余量大,劳动强度大,工期长。

2、目前自保温砌块复合结构是将保温芯材放入带型腔的固体水泥预制砌块内,组合而成,带型腔的固体水泥预制砌块是由胶凝材料,粗细骨料,水及其他外加剂按照适量的比例混合,通过钢质模具,利用压机的震动压制成型,形成预留有填充保温芯材的空腔的水泥砌块,等水砌块硬化后,将保温芯材塞入空腔中,二者之间物理空隙大,无法形成紧固的结构,热桥部位多,砌筑砂浆易开裂渗水。还有一种模具浇注方式,将芯材置入事先装配好的模具中,在芯材与模具的间隙中浇注浆料,在浆料固化后,拆除模具,将产品从模具取出。此种生产工艺工业化量产程度低,需要模具数量巨大,模具易损坏,报废率高,因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型腔的模具,解决了现有的自保温砌块复合结构中保温芯材与水泥砌块物理空隙大,无法形成紧固的结构,热桥部位多,砌筑砂浆易开裂渗水;以及模具数量巨大,模具易损坏,报废率高,因此成本高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型腔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保温芯材件以及注浆槽,所述保温芯材件为立方体结构,所述注浆槽开设在所述保温芯材件上且呈环形,

3、所述保温芯材件包括第一保温芯材件和第二保温芯材件,所述第一保温芯材件置于所述注浆槽内侧,所述第二保温芯材件置于所述注浆槽外侧,所述第二保温芯材件可剥离,所述注浆槽用于注入水泥混凝土浆料及加强筋网格片形成水泥砌块。

4、注浆槽为环形,且注浆槽内用于注入水泥形成水泥砌块,此时第一保温芯材件置于水泥砌块内侧且与所述水泥砌块能紧密贴合,不存在物理空隙,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保温砌块复合结构中保温芯材与水泥砌块物理空隙大,无法形成紧固的结构,热桥部位多,砌筑砂浆易开裂渗水的问题。

5、保温芯材件中的第一保温芯材件起到保温的作用,是形成结构自保温砌块中的保温材料,第二保温芯材件可以剥离,注浆槽注浆后形成水泥砌块,浆料固化后,可以将芯材外围护模具作用结构剥离,从而得到自保温砌块复合结构;其中保温芯材件在本实用新型中起到保温的作用外还起到模具的作用,避免了模具的使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保温砌块复合结构制作时模具数量巨大,模具易损坏,报废率高,因此成本高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注浆槽一侧短边向外凸起且注浆后形成榫头,所述注浆槽另一侧短边设有向内凹陷且注浆后形成卯眼,所述卯眼与所述榫头榫卯配合。

7、注浆槽中的两侧短边上分别向外凸起和向内凹陷,注浆后剥离第二保温芯材件,水泥砌块的两侧短边分别形成榫头和卯眼,方便多块自保温砌块复合结构之间进行榫卯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保温芯材件长边上设有向内的凹槽。

9、所述凹槽与注浆槽连通,在注浆后,保温芯材件与注浆材料通过凹槽连接得更加紧密,避免注浆后的水泥砌块在第一保温芯材件长边上移动。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保温芯材件两侧的长边上均设有向内的凹槽。

11、所述第一保温芯材件两侧的长边设有凹槽或者一侧的长边设有凹槽均可。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凹槽的底部低于所述注浆槽的底部。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保温芯材件一侧长边内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凸槽,所述凸槽与所述注浆槽连通。

14、所述凸槽在对注浆槽注浆时,桨液会流入凸槽内,在注浆完毕后,剥离第二保温芯材件后,凸槽之间形成凹型结构,可将光伏板安装在凸槽之间,光伏板与凹型结构之间形成通道;光伏板能实现发电的作用,考虑到发电需要散热以及线路的穿梭,所述通道用于光伏板散热和线路穿梭。

1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凸槽为弧形。

1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凸槽为方形。

1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保温芯材件为泡沫芯材。

1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保温芯材件上表面设有可拆卸的镶嵌件,所述第一保温芯材件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二保温芯材件顶部。

19、第一保温芯材上表面的镶嵌件拆卸后,第一保温芯材件与水泥砌块之间形成上卯眼,第一保温芯材件底部伸出水泥砌块,第二芯材件剥离后,使得第一保温芯材件底部形成与上卯眼之间卯榫配合的下榫头。

2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保温芯材件上表面设有与所述镶嵌件镶嵌的圆形槽。

21、圆形槽用于镶嵌件与第一保温芯材件镶嵌。

2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保温芯材件截面为梯形或者矩形。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注浆槽为环形,且注浆槽内用于注入水泥混凝土浆料及加强筋网格片形成水泥砌块,此时第一保温芯材件置于水泥砌块内侧且与所述水泥砌块能紧密贴合,不存在物理空隙,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保温砌块复合结构中保温芯材与水泥砌块物理空隙大,无法形成紧固的结构,热桥部位多,砌筑砂浆易开裂渗水的问题;保温芯材件中的第一保温芯材件起到保温的作用,第二保温芯材件可以剥离,注浆槽注浆后形成水泥砌块,从而得到自保温砌块复合结构;其中保温芯材件在本实用新型中起到保温的作用外还起到模具的作用,避免了浆料模具制造工艺,节省了模具材料及简化了工艺,大大降低了成本,可实现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及绿色智造;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保温砌块复合结构制作时模具数量巨大,模具易损坏,报废率高,因此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型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保温芯材件(1)以及注浆槽(2),所述保温芯材件(1)为立方体结构,所述注浆槽(2)开设在所述保温芯材件(1)上且呈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型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槽(2)一侧短边向外凸起且注浆后形成榫头(13),所述注浆槽(2)另一侧短边设有向内凹陷且注浆后形成卯眼(14),所述卯眼(14)与所述榫头(13)榫卯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型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芯材件(11)长边上设有向内的凹槽(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型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芯材件(11)两侧的长边上均设有向内的凹槽(1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型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温芯材件(12)一侧长边内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凸槽(16),所述凸槽(16)与所述注浆槽(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型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槽(16)为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型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槽(16)为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型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芯材件(1)为泡沫芯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型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芯材件(11)上表面设有可拆卸的镶嵌件(4),所述第一保温芯材件(11)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二保温芯材件(12)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型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芯材件(11)上表面设有与所述镶嵌件(4)镶嵌的圆形槽(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型腔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保温芯材件以及注浆槽,所述保温芯材件为立方体结构,所述注浆槽开设在所述保温芯材件上且呈环形,所述保温芯材件包括第一保温芯材件和第二保温芯材件,所述第一保温芯材件置于所述注浆槽内侧,所述第二保温芯材件置于所述注浆槽外侧,所述第二保温芯材件可剥离,所述注浆槽用于注入水泥混凝土浆料形成水泥砌块;本技术消除了芯材与混凝土物理之间间隙,形成紧固的一体化结构,减少了热桥,解决了砌块易开裂、渗水等问题,免去了浆料模具制造工艺,节省了模具材料及简化了工艺,大大降低了成本;可实现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及绿色智造。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林,刘跃群,董荣珍,陆平,徐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景辰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