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井道施工操作架体底部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08854发布日期:2023-07-27 20:1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建筑井道施工操作架体底部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1、常规的建筑采光井、电梯井、管道井等井道侧立面多为钢筋剪力墙结构,在施工阶段需在井道内部搭设施工操作架体。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架体一次搭设高度受限,现场多采用在钢筋剪力墙底部预留孔洞,并通过在预留孔洞内放置工字钢的方式分段进行悬挑支撑架的搭设。但该做法对钢筋剪力墙结构存在一定影响,后期需要额外进行补洞工序,而且后期预留洞口修补质量难以保证,容易形成渗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建筑井道施工操作架体底部支撑体系,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井道施工操作架体底部支撑体系,包括附着托座、工字钢梁和定位立杆,所述附着托座抵靠在井道的剪力墙内壁上并与埋设在剪力墙上的预埋锚件固定相连,所述工字钢梁水平设置,其梁体两端搭在附着托座上并通过u型环与附着托座固定相连,所述定位立杆通过夹持座安装在工字钢梁的梁体上,且其杆体竖直向上延伸形成搭设架体立杆的生根插杆。

4、优选地,所述附着托座包括贴设在剪力墙内壁上的附墙立板,所述附墙立板的底端焊接固定有一水平设置的承托横板,且承托横板两侧与附墙立板两侧分别焊接有一块防脱侧板,所述附墙立板、承托横板和防脱侧板围成容纳工字钢梁的空间,所述承托横板底部焊接固定有一块l型底托,所述l型底托开口向下,其横板焊接固定在承托横板的底端面上,且其立板与附墙立板平齐。

5、优选地,所述承托横板一侧防脱侧板的顶部标高低于另一侧防脱侧板的顶部标高,较低一侧的防脱侧板顶部形成安装工字钢梁的缺口,吊装工字钢梁时,从缺口一侧向另一侧靠近,待工字钢梁抵住另一侧防脱侧板时再向下吊放工字钢梁即可方便地将工字钢梁搭在承托横板上。

6、优选地,所述预埋锚件包括对应设置于附墙立板四角位置的四根预埋螺杆,所述预埋螺杆内侧端焊接固定有锚定板并埋设在剪力墙内,其杆体另一端沿附墙立板上开设的通孔贯穿附墙立板并通过成对设置的紧固螺母将附墙立板拉结固定在剪力墙上。

7、优选地,所述夹持座横跨在工字钢梁的上翼缘处,夹持座包括贴设在工字钢梁上翼缘顶面上的上钩板,所述上钩板顶面中部垂直焊接有定位立杆,其一端板面向下弯折形成钩住工字钢梁上翼缘一侧边沿的拉结弯钩,另一端板面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有夹紧工字钢梁上翼缘另一侧边沿的下夹板,夹持座的设置,能够方便地实现定位立杆的安拆及其在工字钢梁上搭设位置的调整,使得整个架体的受力更加稳定,同时,还避免了对工字钢梁的焊接损伤,提高了周转使用次数。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固定在预埋锚件上的附着托座为工字钢梁的搭设提供了生根支撑点,无需在剪力墙上开设洞口,消除了传统预留洞穿墙悬挑做法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而且无需后期修补,消除了渗漏隐患,节约了修补带来的额外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井道施工操作架体底部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附着托座(3)、工字钢梁(4)和定位立杆(6),所述附着托座(3)抵靠在井道的剪力墙(1)内壁上并与埋设在剪力墙(1)上的预埋锚件(2)固定相连,所述工字钢梁(4)水平设置,其梁体两端搭在附着托座(3)上并通过u型环(5)与附着托座(3)固定相连,所述定位立杆(6)通过夹持座(7)安装在工字钢梁(4)的梁体上,且其杆体竖直向上延伸形成搭设架体(8)立杆的生根插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井道施工操作架体底部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托座(3)包括贴设在剪力墙(1)内壁上的附墙立板(301),所述附墙立板(301)的底端焊接固定有一水平设置的承托横板(302),且承托横板(302)两侧与附墙立板(301)两侧分别焊接有一块防脱侧板(303),所述附墙立板(301)、承托横板(302)和防脱侧板(303)围成容纳工字钢梁(4)的空间,所述承托横板(302)底部焊接固定有一块l型底托(304),所述l型底托(304)开口向下,其横板焊接固定在承托横板(302)的底端面上,且其立板与附墙立板(301)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井道施工操作架体底部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横板(302)一侧防脱侧板(303)的顶部标高低于另一侧防脱侧板(303)的顶部标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井道施工操作架体底部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锚件(2)包括对应设置于附墙立板(301)四角位置的四根预埋螺杆(202),所述预埋螺杆(202)内侧端焊接固定有锚定板(201)并埋设在剪力墙(1)内,其杆体另一端沿附墙立板(301)上开设的通孔贯穿附墙立板(301)并通过成对设置的紧固螺母(203)将附墙立板(301)拉结固定在剪力墙(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井道施工操作架体底部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7)横跨在工字钢梁(4)的上翼缘处,夹持座(7)包括贴设在工字钢梁(4)上翼缘顶面上的上钩板(701),所述上钩板(701)顶面中部垂直焊接有定位立杆(6),其一端板面向下弯折形成钩住工字钢梁(4)上翼缘一侧边沿的拉结弯钩,另一端板面通过紧固螺栓(703)固定有夹紧工字钢梁(4)上翼缘另一侧边沿的下夹板(70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井道施工操作架体底部支撑体系,包括附着托座、工字钢梁和定位立杆,所述附着托座抵靠在井道的剪力墙内壁上并与埋设在剪力墙上的预埋锚件固定相连,所述工字钢梁水平设置,其梁体两端搭在附着托座上并通过U型环与附着托座固定相连,所述定位立杆通过夹持座安装在工字钢梁的梁体上,且其杆体竖直向上延伸形成搭设架体立杆的生根插杆。本技术通过可拆卸固定在预埋锚件上的附着托座为工字钢梁的搭设提供了生根支撑点,无需在剪力墙上开设洞口,消除了传统预留洞穿墙悬挑做法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而且无需后期修补,消除了渗漏隐患,节约了修补带来的额外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彬,吴波,王天坛,邱翰文,吕善勇,汪亮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