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热桥石材钢构组合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1472发布日期:2023-10-11 13:0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热桥石材钢构组合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钢结构与砌筑墙体的建筑,具体为一种无热桥石材钢构组合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1、墙体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的能力。

2、现有技术中,房屋的建造方法主要采用砖混结构、钢混结构和钢结构等,其共同特点是建筑材料及围护材料制作涉及煅烧、破碎、球磨、冶炼、化工、有机粘合等复杂与深加工工艺,存在高能耗、高污染、高资源消耗和高二氧化碳排放的“四高”痛点,抗老化能力差,建筑使用寿命短,隔热保温效果差,导致建筑运营维护能耗与碳排放高,施工周期长、效率低、劳动强度高、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热桥石材钢构组合墙体结构,具备减少能耗,降低建筑成本等优点,解决了加工周期长、效率低、劳动强度高、成本较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热桥石材钢构组合墙体结构,包括不少于两个的本层石材砖,相对两个所述本层石材砖的内外侧通过榫卯方式啮合有木质连接柱,所述木质连接柱的上下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钢挂件,所述本层石材砖的上下两侧分别贴合有上层石材砖和下层石材砖,所述本层石材砖的内侧插设有用于支撑的钢构件。

3、进一步,所述木质连接柱上下两端的钢挂件分别插入其相邻的上层石材砖和下层石材砖的内部。

4、进一步,所述木质连接柱为切割有榫卯口的硬杂木,所述钢挂件的形状为l型。

5、进一步,所述墙体内外侧的中间为空腔,宽度在100mm-400mm之间,空腔内无热桥。

6、进一步,所述本层石材砖开凿有榫卯口,且内外两侧墙体相对四块本层石材砖之间通过木质连接柱卯合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8、1、该无热桥石材钢构组合墙体结构,通过钢石组合结构墙体发挥钢结构和天然石材的优势,降低所使用钢材和石材的重量,减少高污染、深加工、高能耗建筑材料的使用,通过石材与钢构件组合承重、石材砌筑围护墙体,实现保温与结构多功能一体化,通过标准化、智能化、模块化等优化组合简化装配流程,提高装配率,干法施工,节约施工时间,减少能耗,降低建筑成本,大幅延长建筑物寿命。

9、2、该无热桥石材钢构组合墙体结构,制作的钢结构石材围护墙体可以大大减少墙体所用的石材体积和重量,并使钢材使用减量化,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既可以利用天然石材的超强承重力,又可以结合钢结构的承重力、强度高、柔性好、整体刚性与抵抗变形能力强等优良特性,

10、3、该无热桥石材钢构组合墙体结构,通过石材与钢构件组合承重、石材砌筑围护墙体,实现保温与结构多功能一体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热桥石材钢构组合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不少于两个的本层石材砖(1),相对两个所述本层石材砖(1)的外侧通过榫卯方式啮合有木质连接柱(2),所述木质连接柱(2)的上下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钢挂件(3),所述本层石材砖(1)的上下两侧分别贴合有上层石材砖(4)和下层石材砖(5),所述本层石材砖(1)的内侧插设有用于支撑的钢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热桥石材钢构组合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连接柱(2)上下两端的钢挂件(3)分别插入其相邻的上层石材砖(4)和下层石材砖(5)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热桥石材钢构组合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连接柱(2)为切割有榫卯口的硬杂木,所述钢挂件(3)的形状为l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热桥石材钢构组合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内外侧的中间为空腔,宽度在100mm-400mm之间,空腔内无热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热桥石材钢构组合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层石材砖(1)开凿有榫卯口,且内外两侧墙体相对四块本层石材砖(1)之间通过木质连接柱(2)卯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热桥石材钢构组合墙体结构,包括不少于两个的本层石材砖,相对两个所述本层石材砖的内外侧通过榫卯方式啮合有木质连接柱,所述木质连接柱的上下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钢挂件,所述本层石材砖的上下两侧分别贴合有上层石材砖和下层石材砖。该无热桥石材钢构组合墙体结构,通过钢石组合结构墙体发挥钢结构和天然石材的优势,降低所使用钢材和石材的重量,减少高污染、深加工、高能耗建筑材料的使用,通过石材与钢构件组合承重、石材砌筑围护墙体,实现保温与结构多功能一体化,通过标准化、智能化、模块化等优化组合简化装配流程,提高装配率,干法施工,节约施工时间,减少能耗,降低建筑成本,大幅延长建筑物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徐丁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丁来
技术研发日:202303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