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型吊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1009发布日期:2023-07-18 18:5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型吊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室内装饰,尤其涉及一种异型吊顶结构。


背景技术:

1、铝方通是近年来常用的公共建筑吊顶材料之一,该材料刚性好、质量轻、强度高、耐候耐腐蚀性好、施工快捷、可回收利用。近年来较多的体育场馆、文化服务类等异型公共建筑的吊顶普遍采用铝方通作为吊顶材料,尤其是采用大规模不规则间距的铝方通吊顶方案以达到各种异型吊顶的造型效果。

2、铝方通吊装方案常采用铝方通专用卡齿龙骨吊装,由于铝方通专用卡齿龙骨为工厂化成品加工,卡齿间距为有规律的排布,造成铝方通的排布也只能有规律排布,不能任意调整间距与角度;如果按照卡齿龙骨方案执行,每根铝方通吊点位置则需独立设置卡齿龙骨,造成顶部龙骨浪费且杂乱无章,而铝方通不是整体面层,卡齿龙骨杂乱状况都在视线范围内,影响观感效果;卡齿龙骨与轻钢主龙骨的固定孔位影响铝方通与卡尺龙骨的安装定位,需要进行特殊定制加工;且公共空间的铝方通吊顶内部各专业设施设备多,标高空间不足,卡齿龙骨会降低吊顶标高,无法实现设计效果。

3、针对上述问题,亟待开发一种可对铝方通排布间距、角度、标高进行调节,且造型美观、制造简单的异型吊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铝方通吊顶安装中卡齿龙骨存在的铝方通安装造型单一,排布间距、角度及标高难以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异型吊顶结构,通过设计组装铝方通专用可调节吊件,使得铝方通相对于龙骨可实现滑动、旋转及固定;可调节吊件在轻钢主龙骨上也可以移动,最终调整至定位线后可安装牢固;可调节吊件可实现任意调整铝方通平面定位、高度定位、角度定位;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

2、一种异型吊顶结构,包括吊杆、龙骨和沿龙骨长度方向上纵向设置的铝方通,其特征是,吊杆与龙骨之间通过龙骨吊件可拆卸连接;龙骨与铝方通之间设有用于对铝方通进行角度调节的可调节吊件,所述龙骨与铝方通通过可调节吊件活动连接;

3、所述可调节吊件包括吊件本体、隐形滑块组合、第一螺栓和2个垫片;吊件本体上端与所述龙骨滑动连接;吊件本体下端与隐形滑块组合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转动连接;隐形滑块组合滑动套设在所述铝方通外;2个垫片分别垫设于吊件本体的上表面和隐形滑块组合的下表面,第一螺栓的端部配设有第一螺母。

4、进一步的,所述吊件本体为i型吊件,i型吊件包括第一上挂板、第一长竖板、第一短竖板和第一下连接板,第一长竖板和第一短竖板垂直固设于第一上挂板的两端;第一下连接板垂直固设于第一长竖板的底端;第一长竖板上活动配设有紧固螺杆;第一上挂板、第一长竖板和第一短竖板围成的空间部分悬挂在所述龙骨的顶部;紧固螺杆的端部与所述龙骨侧壁抵接。

5、进一步的,所述隐形滑块组合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隐形上滑块和隐形下滑块,隐形上滑块包括上平面压板和沿长度方向上固设于上平面压板两端的2个第一限位板;隐形下滑块包括下平面压板和沿宽度方向垂直固设于下平面压板两端的2个第二限位板。

6、进一步的,所述铝方通包括“u”型的铝方通主体和垂直于铝方通主体两侧端部的2个连接部,2个连接部滑动套接于所述上平面压板和第二限位板上端面之间;且2个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外表面均与铝方通主体的内侧壁紧贴设置;第一限位板的宽度与2个连接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连接板、上平面压板和下平面压板上均开设有环形通孔;垫片中心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第一螺栓贯穿环形通孔和第一圆形通孔。

8、进一步的,所述龙骨吊件包括下托板、第二长竖板、第二短竖板和上连接板,第二长竖板和第二短竖板垂直固设于下托板的两端;上连接板垂直固设于第二长竖板的顶端;第二长竖板和第二短竖板之间活动配设有第二螺栓;下托板、第二长竖板和第二短竖板围成的u形空间部分套设在所述龙骨的外部,所述龙骨上端与第二螺栓抵接;所述吊杆可拆卸连接于上连接板上。

9、进一步的,所述吊件本体为ii型吊件,ii型吊件包括第三上挂板、第三长竖板、第三短竖板和第三下连接板,第三长竖板和第三短竖板垂直固设于第三上挂板的两端;第三下连接板垂直固设于第三长竖板的底端;第三长竖板和第三短竖板之间活动配设有第三螺栓;第三上挂板、第三长竖板和第三短竖板围成的u形空间部分悬挂在所述龙骨的顶部,所述龙骨下端与第三螺栓抵接;第三下连接板上还开设有所述环形通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可调节吊件使得安装时可任意调节铝方通间距以及旋转角度。可调节吊件上端通过吊件本体与龙骨滑动连接,并通过对应螺栓进行固定,实现对铝方通排布间距的调节;可调节吊件下端通过隐形上滑块和隐形下滑块相互配合将铝方通的连接部夹持在二者中间;吊件本体与隐形滑块组合通过第一螺栓转动连接,吊件本体与隐形滑块组合上开设环形通孔,第一螺栓与环形通孔配合用于对铝方通进行顺利旋转,实现对铝方通角度的调节;

12、2.可调节吊件可任意调节铝方通的间距,在平面上任意旋转铝方通的角度,实现在共平面内的不等距排布;也可对标高进行相应调节,实现波浪形等多曲面不等距异性吊顶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异型吊顶结构,包括吊杆(1)、龙骨(2)和沿龙骨(2)长度方向上纵向设置的铝方通(3),其特征是,吊杆(1)与龙骨(2)之间通过龙骨吊件(4)可拆卸连接;龙骨(2)与铝方通(3)之间设有用于对铝方通(3)进行角度调节的可调节吊件(5),所述龙骨(2)与铝方通(3)通过可调节吊件(5)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型吊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吊件本体为i型吊件(51),i型吊件(51)包括第一上挂板(511)、第一长竖板(512)、第一短竖板(513)和第一下连接板(514),第一长竖板(512)和第一短竖板(513)垂直固设于第一上挂板(511)的两端;第一下连接板(514)垂直固设于第一长竖板(512)的底端;第一长竖板(512)上活动配设有紧固螺杆(5122);第一上挂板(511)、第一长竖板(512)和第一短竖板(513)围成的空间部分悬挂在所述龙骨(2)的顶部;紧固螺杆(5122)的端部与所述龙骨(2)侧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型吊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隐形滑块组合(52)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隐形上滑块(521)和隐形下滑块(522),隐形上滑块(521)包括上平面压板(5211)和沿长度方向上固设于上平面压板(5211)两端的2个第一限位板(5212);隐形下滑块(522)包括下平面压板(5221)和沿宽度方向垂直固设于下平面压板(5221)两端的2个第二限位板(52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异型吊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铝方通(3)包括“u”型的铝方通主体(31)和垂直于铝方通主体(31)两侧端部的2个连接部(32),2个连接部(32)滑动套接于所述上平面压板(5211)和第二限位板(5222)上端面之间;且2个所述第二限位板(5222)的外表面均与铝方通主体(31)的内侧壁紧贴设置;第一限位板(5212)的宽度与2个连接部(32)之间的距离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型吊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下连接板(514)、上平面压板(5211)和下平面压板(5221)上均开设有环形通孔(515);垫片(54)中心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541),所述第一螺栓(53)贯穿环形通孔(515)和第一圆形通孔(5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异型吊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龙骨吊件(4)包括下托板(41)、第二长竖板(42)、第二短竖板(43)和上连接板(44),第二长竖板(42)和第二短竖板(43)垂直固设于下托板(41)的两端;上连接板(44)垂直固设于第二长竖板(42)的顶端;第二长竖板(42)和第二短竖板(43)之间活动配设有第二螺栓(46);下托板(41)、第二长竖板(42)和第二短竖板(43)围成的u形空间部分套设在所述龙骨(2)的外部,所述龙骨(2)上端与第二螺栓(46)抵接;所述吊杆(1)可拆卸连接于上连接板(4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异型吊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吊件本体为ii型吊件(6),ii型吊件(6)包括第三上挂板(61)、第三长竖板(62)、第三短竖板(63)和第三下连接板(64),第三长竖板(62)和第三短竖板(63)垂直固设于第三上挂板(61)的两端;第三下连接板(64)垂直固设于第三长竖板(62)的底端;第三长竖板(62)和第三短竖板(63)之间活动配设有第三螺栓(66);第三上挂板(61)、第三长竖板(62)和第三短竖板(63)围成的u形空间部分悬挂在所述龙骨(2)的顶部,所述龙骨(2)下端与第三螺栓(66)抵接;第三下连接板(64)上还开设有所述环形通孔(5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型吊顶结构,涉及室内装饰技术领域,包括吊杆、龙骨和沿龙骨长度方向上纵向设置的铝方通,吊杆与龙骨之间通过龙骨吊件可拆卸连接;龙骨与铝方通之间设有用于对铝方通进行角度调节的可调节吊件,龙骨与铝方通通过可调节吊件活动连接;可调节吊件包括吊件本体、隐形滑块组合、第一螺栓和2个垫片;吊件本体上端与所述龙骨滑动连接;吊件本体下端与隐形滑块组合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转动连接;隐形滑块组合滑动套设在所述铝方通外。本技术可有效解决现有铝方通吊顶安装中卡齿龙骨存在的铝方通安装造型单一,排布间距、角度及标高难以调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党雅蓉,张浩,张帆,房剑,武斌,李健,孔德志,王波,罗新,张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建工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