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底板及叠合楼板

文档序号:35170857发布日期:2023-08-18 15:3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预制底板及叠合楼板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底板及叠合楼板。


背景技术:

1、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大力推广,而装配式建筑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就是装配式叠合楼板,它是采用工厂预制底板在现场进行拼装,然后在预制底板上再浇筑一层现浇混凝土层。目前叠合楼板在现场施工时,相邻预制底板之间拼缝位置需要单独支设模板再浇筑上部现浇层以对相邻的预制底板进行连接;另外,预制底板的现行做法是在预制构件加工厂使用钢模台做底模和角钢做边模,现有的预制底板具有伸出钢筋,绑扎钢筋前需要在边模上根据楼板配筋开设u型槽使钢筋能够伸出,然后绑扎钢筋再浇筑混凝土。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叠合楼板由于四周有钢筋出漏,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要考虑钢筋避让问题,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极易遭到破坏,导致运输成本增高,施工要求精度高;2、预制底板之间通过端部伸出的钢筋浇筑后的混凝土板带进行连接,板带需要单独支模,再浇筑上部现浇层,增加了施工成本和工期,降低了施工效率;3、混凝土板带现浇的过程中易出现渗浆的现象,影响预制底板底面的观感,需要打磨处理,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底板及叠合楼板,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预制底板之间形成装配连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底板,包括:包括预制底板本体,所述预制底板本体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预制有多个所述密拼块,所述密拼块上成型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端预制有多个所述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槽上固定有高强螺杆;一个所述预制底板本体的各所述密拼块能够进入至另一个所述预制底板的所述定位槽上,且各所述定位槽上的所述高强螺杆能够穿过并伸出一个所述密拼块上的所述通孔,通过高强螺母螺纹连接于伸出所述密拼块上的所述高强螺杆能够将两个所述预制底板固定且连接后的两个所述预制底板的底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4、优选的,所述预制底板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钢筋桁架和第二钢筋桁架,所述第二钢筋桁架设置于所述第一钢筋桁架的上方,且所述第一钢筋桁架和所述第二钢筋桁架之间设置有垫块,所述密拼块内设置有螺旋钢筋,所述螺旋钢筋与所述第二钢筋桁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直角弯起钢筋,所述直角弯起钢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钢筋桁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高强螺杆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高强螺杆外露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密拼块的厚度。

6、优选的,所述预制底板本体、所述密拼块和所述定位槽一体混凝土浇筑而成。

7、优选的,还包括多个第一粘接槽和多个第二粘接槽,所述第一粘接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底面,所述第二粘接槽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底面,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和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端拼接在一起后,所述第一粘接槽和对应所述第二粘接槽对应形成一个通槽,所述通槽用于粘接碳纤维增强复材条带。

8、优选的,还包括多个高强度空心钢管,各所述高强度空心钢管埋设在所述预制底板本体上且凸出所述预制底板本体的顶面。

9、优选的,所述预制底板本体的顶面和所述高强度空心钢管外露的部分均为毛面。

10、优选的,还包括多个吊钩,各所述吊钩固定设置于所述预制底板本体的顶部。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叠合楼板,包括

12、如上所述的预制底板;

13、现浇混凝土层,所述现浇混凝土层固定设置于所述预制底板的顶部;

14、多个碳纤维增强复材条带,所述碳纤维增强复材条带的两端分别于两个预制底板拼接处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底部固定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底板及叠合楼板,通过在预制板底本体的端部设置密拼块和定位槽,定位槽上固定设置有高强螺杆,与一个预制底板本体连接的各密拼块用于卡接于与另一个预制底板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定位槽上,高强螺杆用于穿过通孔后将两个所述预制底板固定,连接后的两个所述预制底板的底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烘通过在预制底板本体上伸出钢筋后进行支模浇筑混凝土形成的板带进行连接,无需考虑钢筋间的避让,降低运输成本和对施工精度的要求;无需进行支模提供了施工效率,另外因为取消了连接用的现凝土板带就不会出现凝土板带现浇的过程中易出现渗浆的现象,就不需要打磨处理,减少了工作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底板本体,所述预制底板本体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预制有多个密拼块,所述密拼块上成型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端预制有多个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槽上固定有高强螺杆;一个所述预制底板本体的各所述密拼块能够进入至另一个所述预制底板的所述定位槽上,且各所述定位槽上的所述高强螺杆能够穿过并伸出一个所述密拼块上的所述通孔,通过高强螺母螺纹连接于伸出所述密拼块上的所述高强螺杆能够将两个所述预制底板固定且连接后的两个所述预制底板的底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钢筋桁架和第二钢筋桁架,所述第二钢筋桁架设置于所述第一钢筋桁架的上方,且所述第一钢筋桁架和所述第二钢筋桁架之间设置有垫块,所述密拼块内设置有螺旋钢筋,所述螺旋钢筋与所述第二钢筋桁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直角弯起钢筋,所述直角弯起钢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钢筋桁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高强螺杆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本体、所述密拼块和所述定位槽一体混凝土浇筑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粘接槽和多个第二粘接槽,所述第一粘接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底面,所述第二粘接槽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底面,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和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端拼接在一起后,所述第一粘接槽和对应所述第二粘接槽对应形成一个通槽,所述通槽用于粘接碳纤维增强复材条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高强度空心钢管,各所述高强度空心钢管埋设在所述预制底板本体上且凸出所述预制底板本体的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本体的顶面和所述高强度空心钢管外露的部分均为毛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吊钩,各所述吊钩的底部预埋固定设置于所述预制底板本体的顶部。

8.一种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碳纤维增强复材条带,所述碳纤维增强复材条带的两端分别于两个预制底板拼接处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底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底板及叠合楼板,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包括预制底板本体,预制底板本体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预制有多个密拼块,密拼块上成型有通孔;第二连接端预制有多个定位槽,且定位槽上固定有高强螺杆;一个预制底板本体的各密拼块能够进入至另一个预制底板的定位槽上,且各定位槽上的高强螺杆能够穿过并伸出一个密拼块上的通孔,通过高强螺母螺纹连接于伸出密拼块上的高强螺杆能够将两个预制底板固定且连接后的两个预制底板的底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使预制底板之间形成装配连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豪,李治,曾隽一,孙小博,余沅霖,黄涛,卢筱欣,胡亚静,刘梁,宋煜彰,李基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